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48.0
世界上不同国家民族的自我想象和自我认同,总是在与特定他者形成的镜像关系中完成的。本书首先研究了中国形象在现代西方文化中的生长经过,然后从不同的文本和语境中探讨了俄罗斯的中国形象、日本的中国形象、印度的中国形象和东南亚的中国形象。
前言(周 宁)
第一章 西方的中国形象(周宁)
第一节 中国形象:乌托邦或意识形态
第二节 用一盏灯点亮另一盏灯:启蒙运动利用中国思想的过程与方式
第三节 停滞或进步:中国现代性的他者困境
第四节 中国的“东方性”:帝国主义文化地图上的中国形象
第五节 “被别人表述”:国民性批判的西方话语谱系
第六节 汉学或“汉学主义”
第二章 俄罗斯的中国形象(阎国栋刘亚丁)
第一节 双头鹰初遇东方龙
第二节 “中国风”的东渐:俄罗斯中国形象形成过程中的欧洲影响
第三节 熊看龙:俄罗斯中国想象的自我意识
第四节 哲人之邦·衰朽之邦·兄弟之邦:俄罗斯中国形象的三棱镜
第三章 日本的中国形象(吴光辉)
第一节 文明之帝国:模仿与自觉
第二节 文明之比较对象:尊崇与蔑视
第三节 文明的他者:现实与情感
第四章 印度的中国形象(尹锡南)
第一节 独立以前印度智者看中国
第二节 独立后印度人眼中中国形象的变迁
第五章 东南亚的中国形象(刘宏鲁虎施蕴玲)
第一节 建构中国隐喻;苏加诺的中国观及其对印尼社会与政治变革的影响
第二节 中国情结、异国理想:印尼人与美国人之中国观的比较研究
第三节 官方建构、华人族群和对华政策:马来西亚政治领袖东姑的中国观
第四节 菲律宾“华人问题”:马克思主义的解释
人类历史上最富文化创造力的时刻,都是文化间性空间最为开放的时刻,不论是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时代的欧洲还是春秋战国与盛唐时代的中国。我们不该一味到古代中国思想中寻找复兴的资源与灵感,从后殖民文化的西方中心主义滑到大国崛起梦幻的东方中心主义,而是勇敢地开放自身文化,向文化间性的自由乌托邦跃进,占领文化的间性空间,使它成为文化自我的一部分,激活自身的创造力。中国文化自觉的资源与动力不在发掘自身的传统,而在发现跨文化的间性乌托邦。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世界之中国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文本与文化:跨语际研究 | ||
9787305049187 《世界之中国》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 |||
出版地 | 南京 | 出版单位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4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460 | 印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