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5.0
本书是一部创业指南和有志于创业人士的“心灵鸡汤”。通过介绍那些以创业2~5年为主,创业初步成功的创业者的故事,他们的经历和经验,他们碰到的问题和挑战,他们得到的相关机构和人员的支持和帮助,给有志于创业的青年学生和社会人士一些更贴身和有参考价值的资讯和激励。全书内容来自近80个访谈。主编将访谈内容进行了分类整理和提炼,寻找其中关于创业成功的共性因素,分成灵感、行动、相信、改变、坚持、成功六篇,每篇又分成若干专题。又精选出十多个精彩访谈原味呈现。
序一快乐创业之路
序二拥抱创业时代
主编前言从最近的地方出发
第一篇灵感
1.创业是一次偶然?!
2.我的朋友……
3.没有人这样做!
4.有机会,就是想试试!
5.总比呆在老地方好!
6.创业可以遗传吗?
7.大学生怎么开始?
访谈回放
下一个目标:月收入5万元
单纯为钱是不能保持热情的
身体是创业的本钱
第二篇行动
1.找钱:创业资金从哪里来?
2.找机会: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吗?
3.找人:臭皮匠好找,诸葛亮难顶
4.找客户:单子是这样谈成的
5.找经验:学习就是力量
访谈回放
不想和大公司竞争
网购的潜力还大着呢!
生意,只能从小本做起
第三篇相信
1.问自己
2.性格决定创业?
3.创业和就业没什么两样1
4.做事先做人
5.我为人人,人人何必为我
6.学历重要吗?
访谈回放
上天厚爱时刻准备着的人
光靠嘴说没用
我不想成为什么家
第四篇改变
1.任何一段人生,都是在准备
2.主动求变
3.“贵人”就在身边
4.放弃是最重要的战略
5.万事改变难?
6.改变,并快乐着!
访谈回放
打三年工不如开三天店
公益创业,收获满满的善意
不必因为竞争把大家都磨垮
老天爷让你赚钱,也可以让你掉钱
第五篇坚持
1.做到一定程度,总会行的
2.打造你的耐挫力
3.起伏中见真情
4.坚持你的优势
5.不要为了钱而坚持
6.期待更好的创业环境
访谈回放
女性创业,把希望延续给下一代
未来五年,网络创业成功几率更高
诱惑永远多于成功,不坚持别创业
压力大了,赚钱的动力就大
第六篇成功
1.我成功了吗?
2.创业是分担社会责任的一种方式
3.点点滴滴都是成功
4.企业家是谁?
5.女性,创业更美丽!
6.成功有秘诀吗?
访谈回放
我们已进入电视2.0时代
创业是基因决定的
行动决定成功
附录附录
商业创业参考
公益创业参考
创业参考书目
创业投资机构
受访创业者名录
本书编辑和访谈小组
SOE成员参与感受(节录)
特别致谢
跋
前言
从最近的地方出发
任何事情,离我们最近的是起点,最远的是成功。可是,聚光灯总是喜欢照向成功,所以很多人在开始的时候反而看不清最近的地方,创业也会这样。
现在的创业书大多是这样的:创业者的人生总是跌宕起伏,做生意都会峰回路转,成功的日子或光鲜奢华或别出心裁,在公众面前出口成章、风度翩翩。远远看去,创业人生似乎就是一出又一出的戏,能够站到台上的主人公都是些天资高、机遇好、清一色优雅智慧的主儿。
这样的书很好看,可是我知道,手上的这本,不会是这样,也不应该是这样。
在开始编辑之前,我和资助人罗素.米勒先生交流了一下对“企业家”、“创业家”的理解。我们达成一个共识:拥有一整栋商业大楼的老板,和在这栋大楼脚下开一个“鞋铺”,替进进出出的上班族擦皮鞋的老头是一样的创业人生。我们希望,所有想创业的人在仰慕大楼老板人生的同时,也能看到修鞋老头的故事。如果想让大家将“创业那点事”看得更真切一些,那么这样的故事反而更现实、也更有必要。沿着这样的编辑思路,这本书会有三个方面的突出。
首先,和聚光灯照亮的成功终点相比,这本书中的创业者显然离开起点要比终点近很多,创业历史不长,但也恰好处在特别能够看清自己的时候。他们此时的分享是很朴素的,比被聚光灯照出来的、放大的光晕更有价值。
其次,大多数的创业书都是讲故事,完整地讲一个一个的故事。但是,人生是无法复制的,故事也不能充当教材。我们的做法是选择创业发展的六个主要阶段作为主线,让所有的创业者同时面对过程中的每一种选择,然后把他们的回答展示给读者。我们更关注创业经验本身,希望想创业的读者可以找到对自己有用的答案,轻松地将别人的人生经验转移到自己身上。
最后,大多数的创业故事编写者都是冲着聚光灯最亮的方向去,然后开始讲述聚光灯背后的故事。对于想学习创业的人来讲,聚光灯下烘烤过的故事总比正常现实温度高很多。同时,人的回忆是有选择的,靠回忆铺陈出来的过程不一定是可以依赖的经验。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原生态的创业者一起去经历,一起走向聚光灯。参与这本书的所有人就是在一起经历、一起消化、一起补充。
编辑这本书的过程,基本上是一次创业理性回归的过程,其用心是要让读者明白:创业距离并不遥远,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是起点;不管你是谁,你都可以像决定一种生活方式一样选择创业;创业的人生可能像戏剧一般魅惑,更可能是平淡、平静的。
中国人讲“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接受采访的创业人士都倾注了真诚,他们极其耐心地讲述细节、极富热情地描绘未来,以帮助大家激发创业想象力、读懂创业人生、找到起点、发现方法。所以,当这些访谈集中到一起,完整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欣喜地发现:真正踏上创业之路后,遭遇的问题看似各异,其实都有规律可循,各自的“巧妙”最后往往殊途同归。这就意味着,创业是可以被学习的。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为创业萌动者补充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参考信息。这样一来,这本书就更像一本创业的参考书朴素,却真的是有用。
眼下,在我们的视野里,似乎还没有哪一本创业书,将数量超过一百、不同的、进行中的、真实的创业者故事集中在一起。这一点只能是这本创业书有价值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在于,这是一本立体的创业书,它的背后是一个长远的项目、一群能够思考、能够行动的年轻人、一个回归理性的创业时代和一个企业家精神得到充分尊重和发扬的未来。作为SOE中国第一个项目的参与者,我感到非常荣幸,也非常感动。我看到很多机构给予了最诚挚的支持,很多年轻人付出了热情和行动,很多创业人士倾注了时间和智慧。项目执行人张利和李迈雷自身也在公益创业的行列中,因此,他们总是面带微笑地迎接种种复杂。罗素.米勒先生现在既是他们的公益偶像,也是他们的行动导师,老先生的严肃和严谨令我印象深刻。
和大多数从业界来到学界的学者一样,对于这样一个让青年人亲身探索企业家精神的项目,我们都会倾力参与和期待,因为我们希望年轻人能够在实践中快速地成长。同时,作为传播学领域的学者和多年的媒体工作者,我本人也衷心希望创业时代有更多朴素而实用的作品涌现,并为创业人士和企业家创造更良善的传播环境。
王昊青(上海交通大学全球传播研究院副院长)
2008年10月于上海
后记
当提笔为本书作跋时,我心中已是感慨万千。回想起20多年前,考上大学的人寥寥无几。那时,大学生毕业意味着捧上了拿不走也砸不烂的金饭碗。而如今,大学教育已相当普及,面临的就业竞争也愈来愈烈。每到春季人才招聘时,大学生在绵延数百米的长队里耐心地等待数小时,为的是得到一份工作合同。这样的场景在各个城市已司空见惯。
由于关注大学生就业,我常常和参加映绿活动的大学生、大学教书朋友的学生以及朋友已读大学的孩子聊天,了解年轻一代对未来的想法。我发现他们对毕业去向的选择竟惊人地相似:绝大多数人的首选是去跨国企业,拿高工资,带金帽子;其次是考公务员,走仕途路,戴黄帽子;家里条件好的出国深造,蓄势待发;实在不行还可以考研究生,走学术路,戴黑帽子。若四路皆不通,不少大学生宁愿暂时回家“啃老”,也要等待机会,以利再战,而不愿尝试别的机会……
去年年底,社会预科的张利来找我,告诉我多年来一直在新加坡、美国倡导和推动青年创业精神的RLissellMiller先生想支持张利在上海开展“中国大学生创业项目”,即组织大学生对部分成功的企业家进行访谈,并把他们创业的经验通过图书、网站等方式与年轻人分享,以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创业,播撒创业精神。而社会预科还是一支十分年轻的志愿团队,既没有实施公益项目的经验,也没有合法的组织身份,作为项目的资助者,Russell希望能找到一个有项目经验、有合法身份,又愿意提供项目支持、资金监管和团队辅导的公益组织进行合作,使青年创业精神能在中国开花结果。
作为公益组织的支持性机构,上海映绿公益事业发展中心一直致力于提升公益组织的能力和公信力、促进公益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与张利及Rusell进行沟通后,映绿决定作为支持监管机构为该项目提供包括法律、人事、财务、项目等方面的管理和支持。尽管这个项目提供的管理经费少得可怜,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工作量很大,风险高。尤其是项目流程十分复杂:从设备的购置与租赁,网站的设计,大学生志愿者的招募、筛选、培训和辅导,大学生对企业家进行访谈,信息的整理和确认,到采访材料的编辑,图书的出版以及项目推广、财务管理等环节都要考虑周全;参与者众多:从各个大学的志愿者、受访的企业家、培训的老师、到IT工程师、新媒体记者、创业协会负责人,到高校老师、出版社编辑……映绿既要在关键环节上把关,又要鼓励志愿者和项目团队发挥主导作用,既要保质保量,还要把握时问和控制预算……
经过各方的不断交流、沟通、磨合与实践,也经过无数人的共同努力,今天我们终于将项目的成果呈现在了读者的面前。尽管这颗果子可能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那么香、那么甜,但我们还是衷心地期望:我们年轻的读者和那些渴望自己创业的年轻人,能从中找到某种灵感、得到某些启发、学到某些知识、获得某些经验,哪怕有一点点价值,我们都会感到无限的欣慰!我们近一年的努力也算有了回报。我们也真诚地欢迎读者对本书提出意见,以便我们不断完善。最后,我谨向所有帮助、支持和参与本项目的机构和个人表示真诚的感谢!
上海映绿公益事业发展中心董事长庄爱玲(博士)
2008年9月8日于上海家中
创业是可以被学习的。本书用6080个创业访谈案例,介绍那些以创业25年为主,创业初步成功的创业者的故事,寻找其中关于创业成功的共性因素。该书用叙述和讲故事的形式展开叙述,以便使创业者少走弯路,少犯和减轻错误,获取宝贵的经验和精神支持。 创业可以学习,但是不能复制。对年轻创业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到合适的方法和教材。组织年轻人亲身探访创业者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再将探访所得编辑成书,自然就是很好的教材了。在推荐年轻人阅读这本《创业悟语》的同时,更希望大家参与到“企业家精神”的探索和实践之中。【作者简介】 王昊青,传播学博士,传媒和企业传播资深管理者,长期供职上海及海外主流媒体机构和大型跨国公司。曾创办并运营信息产业专业媒体。著有《悦读IT》、《互动创新之路》等书。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全球传播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副教授,主讲新媒体导论经、网络传播学、营销传播学等课程,并从事新媒体产业咨询和培训工作。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创业悟语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208082182 《创业悟语》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 |||
出版地 | 上海 | 出版单位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5.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4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创业悟语是上海人民出版社于200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279.23 的主题关于 企业管理-经验-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