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道德生活研究

先秦道德生活研究

张继军,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40.0

书籍简介:

先秦时期的道德生活是中国传统道德生活和伦理精神的源头,它与先秦时期其它领域内的社会生活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道德生活的变迁正是这一系统内部诸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体现在道德生活中的每一个道德观念的产生与变化、每一种道德范畴所标识的主体与所规范的对象、每一套道德思想中所表现出来的理论旨趣等方面都与之紧密相关。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表现出了不同的要求、内容、面貌和特征;但与此同时,所有的这些变化和不同又都有着某种连续的性质和内在的逻辑关联,表现为相对统一的价值取向。本书即沿着这一思想理路,以回溯的方式,从考察中国传统道德生活的社会条件入手,对先秦时期的道德观念和伦理精神的历史渊源、发展演变、思想特质及其价值地位作出说明,其中重点勾勒出道德观念在不同时期的差异性和继承性以及各种德目之间的联系,以突出先秦道德生活自身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作者介绍:

张继军,男,山东省定陶县人,中国哲学专业博士,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博士后,现为黑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先秦哲学与伦理思想、儒家经典文献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书籍目录:

绪论

第1章 西周之前道德生活的萌芽

1.1 原始禁忌

1.1.1 原始禁忌的起源

1.1.2 原始“性”禁忌

1.1.3 中国早期的婚姻禁忌

1.1.4 原始禁忌与道德

1.2 殷商时期的“崇拜”

1.2.1 殷商时期“崇拜”的分类

1.2.2 帝神崇拜与祖先崇拜

1.3 早期社会的“尊老”“尚齿”观念

1.3.1 《礼记》等文献所载的“尊老”“尚齿的观念

1.3.2 “尊老”“尚齿”观念与“孝”

第2章 西周时期道德观念的产生

2.1 善恶观念的产生

2.2 “德”丰及其观念的产生

2.2.1 “德”字的出现

2.2.2 “德”字最初使用时的几种基本内涵

2.2.3 “德”之观念的形成

2.3 从亲属称谓看西周时期的社会伦理关系

2.3.1 关于亲属称谓的相关理论

2.3.2 殷商时期的系属称谓及其所反映的社会伦理关系

2.3.3 西周时期的亲属称谓及其所反映的社会伦理关系

2.4 宗法制度

2.5 “礼”的形成

2.6 “孝”观念的产生

2.6.1 关于“孝”观念的产生的讨论

2.6.2 “孝”观念的内容

2.7 “友”观念的产生

2.7.1 表征宗族关系的“友”

2.7.2 表征政治关系的“友”

2.8 其他道德德目

2.9 西周时期道德生活的特点

第3章 春秋时期道德生活的发展

3.1 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

3.1.1 政治局势

3.1.2 社会生产

3.1.3 宗法体系

3.2 春秋之“孝”与“友悌”

3.2.1 “孝”于先祖

3.2.2 “孝”于君父

3.2.3 “孝”观念的普遍化

3.2.4 “友”“悌”

3.3 “忠”观念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3.3.1 “忠”作为道德观念的最初内涵

3.3.2 “忠君”观念的产生及其道德要求

3.4 春秋时代的“信”观念

3.4.1 “信”观念的产生

3.4.2 “信”观念的道德内涵

3.4.3 “信”观念的表现及本质

3.4.4 “信”观念的平民化及普遍化倾向

3.5 “仁”观念的产生与丰富

3.5.1 “仁”字释义及“仁”观念的产生

3.5.2 “仁”字的用法

3.5.3 孔子关于“仁”的界说

3.5.4 “仁”“礼”关系

3.6 婚姻及贞节观念

3.6.1 春秋之前的婚姻观念

3.6.2 婚姻观念的规范化

3.6.3 “媵妾”婚与“□报”婚所反映的婚姻观念

3.6.4 “男尊女卑”及贞节观念的产生

3.7 其他道德观念

3.7.1 “让”

3.7.2 “义”与“义利”之辨

3.8 春秋时期道德生活的特点

第4章 战国时期道德生活的新变化

4.1 社会生活的新情况

4.2 “忠”“孝”观念的新变化

4.2.1 “孝”

4.2.2 “忠”

4.2.3 忠孝关系

4.3 其他道德观念的新变化

4.3.1 婚姻观念

4.3.2 “仁”“义”“礼”“法”的观念

4.4 夷夏之辨

4.4.1 “夷”“夏”释义

4.4.2 “夷”“夏”关系

4.4.3 儒家的“夷夏”观及其对道德生活的影响

4.5 游侠的道德生活

4.5.1 “游侠”的产生

4.5.2 游侠道德生活的体现

4.5.3 游侠品格与儒家道德思想的关系

4.6 隐士

4.6.1 “隐士”释义

4.6.2 隐士归隐的原因

4.6.3 儒家和道家隐逸思想中的道德观念

4.7 战国时期道德生活的特点

结语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先秦时期的道德生活是中国传统道德生活和伦理精神的源头。张继军的这本《先秦道德生活研究》力图避免把道德生活及其观念的变迁转换成对于伦理思想史的简单重复;所要着力凸显的是道德变迁的世俗化、生活化和普遍化特征。《先秦道德生活研究》以文献为基础,对先秦时期的道德变迁进行整体、系统的描述和分析,揭示其产生的源流、发展和变迁的内在机制和社会背景,重点突出其自身的系统性、关联性和逻辑性。

编辑推荐:

在中国传统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当中,道德生活始终都是以一种较为平和的姿态,默默地对周围的世界产生着影响。这一过程就像是一位洞察世事、淡薄名利的君子那样异常低调地渐次展开着,但同时,它对于社会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作用又是至为深刻和久远的。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先秦道德生活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010092638
如需购买下载《先秦道德生活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人民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4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3 × 1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先秦道德生活研究是人民出版社于20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82-092 的主题关于 伦理学-研究-中国-先秦时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