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的诠释

跨文化的诠释

李天纲, 著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38.0

书籍简介:

经学和神学的相遇,是十六世纪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的必然现象。这主要是因为,明末清初,中国学术界正再一次兴起“经学”思潮。从万历时期学者“复古治经”,到乾嘉时期“家家许郑,人人贾马”,“经学”成为学界的显学。来华耶稣会士遇见的饱学之士,初不是什么“哲学家”、“文化学家”、“思想史家”,或者“儒家学者”,这些都是后来的概念。从最直接的意义上来说,耶稣会士最初遇见的是谈论“四书五经”的“经师”——“经学家”。

书籍目录:

代序

跨文化诠释:经学与神学的相遇

第一部分 东西同异之考辨

天儒异同考: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学说

一神和多元:儒教传统之下的“基督论”

汉学与西学:清代儒学发展的新路径

中西年代学:十七、十八世纪的校读

第二部分 重要文本之释读

《天主实义》与《孟子字义疏证》

从《名理探》看明末的西书中译

《同人公简》校释

《造物主垂象略说》校释

造物主垂象略说

第三部分 “中国礼仪之争”之启示

“礼仪之争”:康乾时代的世界史意义

“过十字门”:澳门与“中国礼仪之争”

从新出史料看“中国礼仪之争”及其意义

从两个文本看儒家“宗教性”争议的起源

第四部分 中西学术传统之估衡

明末以来中国基督教的文化传统

早期天主教与明清多元社会文化

跨文化语境中的“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还是“殖民主义”

附录 Chinese Renaissance: The Role of Early Jesuits in China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以明末清初来华的天主教耶稣会为媒介,研究16世纪以来的中西文化交流。全书围绕天主教和儒学的关系,讨论在当时学者之间发生的“基督论”、“年代学”、“儒家宗教性”和“中国礼仪之争”等问题。作者在文本研读和事实考订的基础上,采用中西比较的方法,对涉及的内容进行“跨文化诠释”。书中引用的中外文资料,很多是近年来学术界新披露的档案文献,还有不少是作者从明清史籍中查考的相关记载。作者认为:明清之际,欧洲耶稣会士和中国儒生之间有着比一般估计的“天文”、“地理”、“历算”、“火炮”等器物层面更加深入的精神交往,甚而在儒家“经学”和天主教“神学”之间,展开过深入的学术探讨。用“跨文化诠释”的方法,重现、审视和判定四百年前发生的“经学与神学相遇”的历史,作者提出:中西方学者之间的初次相遇,给世界激发的是一种“人文主义”,而非“殖民主义”。【作者简介】李天纲,1957年生于上海。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获博士学位。现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教授。研究领域包括上海史、中西文化交流史和中国宗教史。兼任美国旧金山大学利玛窦中西文化历史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学宗教与当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心、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香港城市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近代史研究所、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宗教学会理事。   著有《中国礼仪之争:历史、文献和意义》(1998)、《文化上海》(1998)、《大清帝国城市印象》(2002)、《人文上海》(2004)、《天主教三柱石论教文笺注》(2007)、《马相伯与近代中国思想》(英文,1996)等。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跨文化的诠释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802253209
《跨文化的诠释》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新星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5000

书籍信息归属:

跨文化的诠释是新星出版社于2007.0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203 的主题关于 文化交流-文化史-研究-中国、西方国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