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36.0
本书对黄土高原与黄河流域相结合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国内学术著作中尚属少见。结合黄河治理方针,利用黄河水资源,将把防洪与利用洪水做到有机统一, 同时对黄土高原上的水土治理、荒漠化治理与沙尘暴治理进行全面系统论述,并论证了为解决西北干旱区的脆弱生态进行增加水源的新途径。该书既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又能指导现实治理工作。 国土资源工作者,林业、农业、水利技术工作者和行政管理人士,以及各大专院校师生等。
前言
第一篇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治理
第一章 黄河因穿越黄土高原而得名
第二章 自然环境变迁和黄土高原土壤侵蚀
第三章 森林与治理水保土
第四章 山区的综合治理开发
第五章 从采伐天然林到保护天然林的转变
第六章 实施天然林保护
第七章 晋西背“三北”防护林建设
第八章 绿化太行山
第九章 白龙江流域水土流失
第十章 西山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第十一章 自然保护区建设
第二篇 黄河生态
第十二章 黄河治理方略回顾
第十三章 治黄方针面临的抉择
第十四章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问题
第十五章 黄河水资源利用
第十六章 黄河采取调水沙井并非最佳选择
第三篇 荒漠化?沙尘暴?水
第十七章 全球荒漠化公约行动
第十八章 西北地区干旱、沙漠化
第十九章 再造沙漠化土地的良性循环
第二十章 荒漠化土地应实施统一治理
第二十一章 沙尘暴: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因素
第二十二章 跨流域调水改造西北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黄河之所以成为“黄河”主要是它所经过的上中游地区即所称黄土高原地区,由于长期积淀的疏松轻质土壤,在漫长的堆积过程中以及近代不断的垦殖放牧过程中的植被破坏,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使黄河成为多泥沙、善淤积、易徙易决的河道。对于黄土高原、黄河的生态治理与恢复,就有不同的治理方针与技术路线之争。围绕这一主题,《重建黄河生态环境》着重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黄河泥沙是否能治理,就有要使黄河变清与否的争论和以工程措施为主还是以生物措施为主之争。
第二,据考证资料,近200万年以来,随着黄土高原的逐步形成,就有水土流失的存在。地质年代的水土流失,纯粹属于地质大循环的产物,使黄河在很早年代就是“黄”的,但随气候变迁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农牧交替,植被几度兴衰,使水土流失有了阶段性变化。林草植被建设,主要是顺应自然生态规律,防止土壤加速侵蚀,减轻自然灾害。
第三,以生物措施为主,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针是治山治水的根本途径。论证了坡耕地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防护林建设、封山育林、自然保护区建设的重大作用。
第四,在林业建设中,作者早在工986年工0月就提出了“解决防护林及风景林的经济补偿问题”,推动了这一重大林业经济问题的讨论,为国家在1998年7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确认国家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作了初期的理论准备。
第五,黄河泥沙问题,是加固加高堤防、修筑大坝拦泥,还是与加强黄土高原区植被建设相结合,提出了黄河的治理方针需作重大改变的政策建议。
第六,对于黄河流域需水量不断增大,特别是西北地区光热土资源丰富的实际,论述西北地区多用水的合理性,提出“黄河终将成为我国最大的内陆河”的判断。这个命题,林一山先生早年虽也曾提出,但作者认为黄河成为内陆河并非下游地区全面干涸荒芜,而是根据全流域已建成梯级水利枢纽体系的现实,完全可以人工调控下游的供水量。因此,黄河下段已非天然河流概念,而是属于人工输水渠的性质,可以根据下游包括河口湿地供水需要以人工调控水量。
第七,黄河泥沙问题,历来采取“以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方针,2002年以来水利主管部门为了掌握水沙运行规律,进行了几次调水调沙试验,取得了可喜成绩。作为科学试验,探索自然规律是有益的。但是,根据黄河流域干旱缺水的实际,以200亿t宝贵的水资源去冲刷16亿t泥沙,如能全部冲下去,则对渤海湾加速淤积、加速污染造成危害、黄土区的土地资源破坏,以及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等方面都是不利的。而且冲沙水量巨大,200亿t即相当于(甚至大于)拟议中南水北调西线方案的调水量,如能改用于西北生态建设就没有必要建造西线调水工程。因此得出的结论是:黄河调水调沙并非最佳选择。对于黄河汛期的排洪排涝问题,作者赞成这样的观点:给洪水出路并非必须排入大海,黄河流域有吸纳洪水的广阔空间。实行这样的方略,就不会产生像“上宁夏该不该种水稻’的爭论了。
第八,我国荒漠化治理一直是边治理边破坏,破坏的速度超过了治理的速度。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后,国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使荒漠化治理有了很大进展。我国2005年6月14日第三次荒漠化检测结果显示,1999-2004年,荒漠化面积一改历年来逐年增加的趋势,变成年均减少7585km2,林业主管部门正式宣布,生态建设正处在“治理与破坏相对峙的阶段”。
但是,在充分估计到治理荒漠化的同时,应该考虑到,同期干旱区主要省份的降雨量也明显增加这一因素。以新疆为例,从1987年起,新疆就出现了气候由暖干转向暖湿的信号。同时,对荒漠化面积减少显示了“人为因素和降雨变化对荒漠化进程的共同影响”,需要正确判断与对待。
第九,要认真对待“盐漠化问题”。因为盐漠化除了有一般沙漠化的共性,其产生的盐尘暴更具有腐蚀作用,对建筑物、农田、人身均造成危害。盐碱化土地的治理比较难,因此要加大盐碱化土地治理试验和防治力度,特别要鼓励系统外科技人员、环保志愿者的积极性,给予实际的支持。
第十,解决西北干旱荒漢化的根本途径在于增加水量,包括节流与开源。因此提出远距离跨流域调水的设想建议,此建议议论旷日持久,进程曲曲折折,作者在这项大工程的研究中所起到的作用仅仅是扬弃了“朔天运河”的观点思想,从为了解决航运改变为调水解决西北干旱问题这个命题。作者曾向中央建议,得到中央领导的肯定,从而推进了全国性的关于“大西线调水”方案的大讨论,这项工程尚有漫长的路要走,需要有关学科的共同努力,作者本人也在不断探索争论中获益匪浅。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重建黄河生态环境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生态系列丛书 | ||
9787508442211 《重建黄河生态环境》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6.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0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373 | 印数 | 3000 |
重建黄河生态环境是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于200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X321.22 的主题关于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