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年代:2007
定价:13.0
本书对魏晋时期最富特色的诗体玄言诗进行了至今最为全面深入的研究。从各个角度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玄言诗的发展过程,文体特点及历史评价等问题。
序
绪论研究缘起与基本设想
一玄言诗的概念界定及本书的研究范围
1.“玄”的原始意义追寻
2.魏晋时“玄”及其相关语的运用
3.“玄”及“道”的形态意义
二本书的研究设想及重心
第一章内因与外力的互动:玄言诗产生的背景与条件
一时世变化引起文人的心态转变
二玄学思潮对文人思考内容及思维方式的影响
1.玄学兴盛动摇儒学专宠独尊地位
2.玄理化思维引导文人脱略具象而求取义理
三来自谶纬、道教的神奇启示
1.道教玄学玄言诗
2.谶纬玄学玄言诗
四诗学思想的影响及诗歌创作的发展趋势
1.诗学思想的理论倡导
(1)创作目的的本体化认识
(2)创作主体的本体化认识
2.诗歌创作的实践准备
3.渐趋玄思的文坛氛围
4.清谈玄论的文风影响
第二章拟古与创新的胶着:玄言诗的发展演变过程
一滥觞期:正始时期
1.正始时期的政治形势与学术气氛
2.阮籍、嵇康的心态及创作
二积蓄期:西晋时期
1.西晋文人的人格雅化
(1)治国无道导致文人失节
(2)学术调和助长激情消丧
2.诗歌创作的雅化
(1)四言逗句,铺陈成篇
(2)颂赞贤哲,敷演天理
三隆盛期:东晋时期
1.东晋士人心态及学术氛围
(1)优游于偏安之境
(2)自得于审美之道
(3)涵泳于玄佛合流
2.众彩纷呈的玄言诗创作
(1)举其灵变的郭璞游仙诗
(2)标举典型的兰亭诗及僧徒诗
(3)寄至味于平淡的陶潜诗
第三章特异与趋同的共容:玄言诗的文本特点
一主题与题材
1.主题取向
(1)表达追求自由宁静人生的理想
(2)讥刺污浊虚伪的时风世情
(3)反映人生哲理和社会运动规律
2.题材类型
(1)宴饮赠答以颂扬人物、寄语哲理
(2)游历赏景以玄味自然妙谛
二形象与意象
1.人物形象
(1)人物品格的标示
(2)人物活动的过程显示
(3)人物活动的本体归趋
2.自然意象
(1)意象类型
(2)意象特点
第四章雅正与俚俗的扭结:玄言诗的审美取向
一雅人之心与俗人之情
1.重情与忘情的彷徨
2.顺俗与超俗的徘徊
二淡音雅调与陈词俗语
1.处于乱世而唯奏泰音
2.雅词丽句渐至陈词泛句
第五章贡献与不足参半:玄言诗的文学史地位
一积极的贡献
1.推动真正山水诗的形成
2.探索哲理诗创作的种种可能
3.对诗歌言意关系的大胆尝试
二致命的不足
1.情感稀释以至于淡乎寡味
2.比兴削弱以至于理过其辞
余论有待继续探索的问题
附录1:20世纪80年代以来魏晋玄言诗研究述略
附录2:魏晋玄言诗简目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一、书名、篇名索引
二、人名索引
后记
本书从语源学和历史文化学两个角度,分别考察了“玄”的语言意义和“玄言”的文化含义,在探讨玄言诗出现的背景与条件时,比较具体地阐释了玄言诗以及玄学对传统儒学产生改造和颠覆作用的历史基础。从主题取向、题材类型、自然意象等方面,对玄言诗的文本特点进行分析。还从雅正与入俗、探索与倒退的辩证关系上,来说明玄言诗的审美意向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既反映了玄言诗在探求诗歌创作新路上的意义,同时也揭示了它违背文学创作规律的严重不足,从而使我们对玄言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的评价会更为全面。 本书对魏晋时期最富特色的诗体进行了至今最为全面深入的研究。它从多个角度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玄言诗的发展过程、文本特点及历史评价等问题。而在玄言诗出现的文学背景、玄言诗与道教的关系、玄言诗与兰亭诗的文本特征、玄言诗对中国哲理诗的贡献等方面,该书则给予了比较集中的分析与探索,提出了富有启发意义的思路。【作者简介】 张廷银,甘肃环县人,1965年出生,199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任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文献》季刊常务副主编。著有《方志所见文学资料辑释》(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版),编著《中国文学史(插图本)》(山东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曾在《文学遗产》、《文献》、《中国典籍与文化》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若干篇。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魏晋玄言诗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100057127 如需购买下载《魏晋玄言诗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商务印书馆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13.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0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魏晋玄言诗研究是商务印书馆于2008.06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07.22 的主题关于 古典诗歌-文学研究-中国-魏晋南北朝时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