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科学技术交流史

中外科学技术交流史

潘吉星,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32.0

书籍简介:

中华民族有善于科学创新的传统,又是能广纳各国科学成果而有包容性的民族。书中亦谈及过去引进外来技术的事例。所述内容30%为开创性研究,其余则在前人基础上有新的推进。此书以放眼世界角度向读者提供以四大发明为主体的中国传统科技在全球流动的一幅幅画面,起温故知新作用,学理分析及文字叙述深入浅出,图文并茂。适于中学及以上文化水平的各界读者阅读。

作者介绍:

潘吉星1931年7月生,辽宁北宁市人,1954年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毕业。近六十年来研究科技史和中外科技交流史,历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国际科学史研究院(巴黎)通讯院士、英国剑桥大学罗宾逊学院ByeFellow、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文理学院及日本国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客座教授。著有《中国造纸技术史稿》、《中国金属活字印刷技术史》、《天工开物校注及研究》、《宋应星评传》、《中外科学之交流》及《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等书15种,以中外文发表论文190篇,主编《李约瑟文集》。现正写作《中国火药史》及《中国印刷文化技术史》。

书籍目录:

本书所用西方文献缩写词说明

第一章综合篇

一 中国对欧洲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二 从18世纪英使马戛尔尼访华看中国传统科技之西渐

三 《天工开物》在世界各国的传播

四 清代译成西文的中国科技著作

第二章 数学与天文历法

一 中国古代数学成就及其西传

二 中西天文历法方面的交流

第三章物理学

一 中国指南针的发明及其在世界的传播

二 温度计、湿度计的发明及其传人中国、日本和朝鲜的历史

第四章化学与化工

一 中国火药和火器技术的发明及其在世界的传播

二 中国漆器、髹漆技术的发明及其外传

本书所用西方文献缩写词说明

第一章综合篇

一 中国对欧洲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二 从18世纪英使马戛尔尼访华看中国传统科技之西渐

三 《天工开物》在世界各国的传播

四 清代译成西文的中国科技著作

第二章 数学与天文历法

一 中国古代数学成就及其西传

二 中西天文历法方面的交流

第三章物理学

一 中国指南针的发明及其在世界的传播

二 温度计、湿度计的发明及其传人中国、日本和朝鲜的历史

第四章化学与化工

一 中国火药和火器技术的发明及其在世界的传播

二 中国漆器、髹漆技术的发明及其外传

三 中国炼丹术的起源及其西传

四 中国制瓷技术的发明及其西传

五 明清时期译成汉文的国外化学著作

第五章生物学

一 达尔文与《齐民要术》

二 达尔文涉猎的中国古代科学著作

三 中国金鱼的家养史及其在东西方各国的传播

四 中国茶和人参的起源及其外传

五 中国与中亚、西亚之间的植物交流

第六章 农业

一 中国水车、铁犁和耧车的起源、发展和西传

二 中国养蚕术、丝织品和丝织术的西传

三 从中国传人朝鲜的四种美洲原产农作物

四 清代出版的农业化学专著《农务化学问答》

第七章 医药

第八章 造纸

第九章 印刷

第十章 冶金

第十一章 机械

第十二章 造船与航海

第十三章 人物篇

第十四章 文化篇

附录 本书作者用英文写的四篇论文

内容摘要:

本书以国内外古今多语种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资料为依据,研究中外科学技术交流史。挑选47项中国古代最擅长的科技项目,如:造纸、印刷、火药与火器、指南针、铸铁与炼钢、有色金属合金、深井钻探、丝绢、养蚕、丝织、,瓷器、漆器、龙骨水车、铁犁、耧车、双动活塞凤箱、造船与航海、中医药、代数学、天文仪器与历法、生物进化思想和炼丹术等,论述其起源、早期发展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影响,同时也谈到古代和近三百年来中国从国外引进科技成果的情况。全书由14章43节构成,含插图312幅。在学理分析和文字叙述上力求深入浅出,图文并茂,适于中学及以上文化水平的各界读者阅读。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中外科学技术交流史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0496724
如需购买下载《中外科学技术交流史》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2.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0 × 15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中外科学技术交流史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1.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G322.9 的主题关于 科学技术-文化交流-文化史-中国、外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