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18.0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为基础,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以及所产生的重要作用,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意义。
写在前面的话
第一章世界是个物质巨系统
一、什么是物质
二、世界是物质开放、和谐、全息、运动的巨系统
三、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四、静止是显性物质竞争运动问的特殊状态
五、时间和空间
六、彰显世界统一性的物质巨系统
第二章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一、以“存在”说意识
二、解读“意识”要关注脑细胞特性
三、在人脑物质机制上溯意识起源
四、最社会化的服务型社会与人脑机制
五、意识与存在相适合
六、再证意识与存在相适合
第三章唯物辩证法是物质巨系统世界运动发展的科学
一、唯物辩证法是物质世界巨系统科学
(一)关于事物间“普遍联系”的命名
(二)物质巨系统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二、唯物辩证法是物质巨系统运动发展的科学
(一)巨系统世界与科学发展观
(二)事物发展是在事物开放、和谐、全息运动中的发展
第四章对立统一是事物结构规律
一、物质巨系统世界结构是对立统一的
二、对立统一物质巨系统运动上的竞争发展
三、对立统一事物在发展中的主、次方面变化
四、对立统一物质世界巨系统的客观陛
五、对立统一规律启发人们遵循规律创新
第五章和谐协同与竞争规律
一、常见的和谐协同与竞争现象
二、和谐协同与竞争在无机界
三、物质与反物质问的和谐协同竞争
四、和谐协同竞争形式的多样性
五、和谐协同竞争原理在自然、社会机制中
第六章量变质变规律
一、说质、量、度的客观I生
二、在服务型社会运动里观察量、质、度的变化
三、微观物质上的质变、量变与宏观固体上的量变
四、遵循量变质变规律勇于创新
第七章否定之否定规律
一、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发展“自己”的运动规律
二、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物质世界巨系统上发生的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四、在否定之否定规律上说创新
五、在否定之否定规律上说腐败
第八章论“社会存在"
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二、什么是社会存在
三、“社会存在”运动与发展
四、唯物主义在与唯心主义对立和谐中发展
五、科学发展观与社会存在相适合
第九章论社会发展规律
一、问题的提出
二、有没有社会发展规律
三、向哪里找社会发展规律
四、社会发展规律是什么
五、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发展观
第十章论社会是和谐全息服务巨系统
一、和谐全息是社会服务巨系统上的机制
二、没有社会和谐全息服务关系就没有人类社会
三、全球社会服务巨系统和谐全息功能作用概观
四、服务型社会系统和谐全息功能与阶级、战争
五、宏观调控是服务型社会系统上的职责功能
第十一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运动与方向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二、生产力
三、扩大了的生产力
四、生产关系
五、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发展方向
第十二章上层建筑相适应经济基础与政府类型领导
一、关于社会经济基础
二、关于社会上层建筑
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四、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具体的历史的统
五、干部腐败对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影响
第十三章论人的本质
一、人的本质在人的社会属性里
二、人与社会同时出现
三、现实性社会关系总和造就人的本质
四、人本质的发展变化
五、人性与人本质
第十四章人民群众和杰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一、关于创造历史
二、社会历史在人民大众居主体地位上创造
三、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居主体地位作用
四、以不同社会制度对比说人民在主体地位上创造历史
五、过渡期人类史与真正人类史
六、杰出个人在创造历史上的作用
第十五章特色社会主义与主体
一、主体与客体
二、客体:社会形态的多样性
三、客体反作用于主体
四、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球性的运动
五、科学发展观是社会规律运动上的方法论
第十六章真理
一、真理的客观性
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三、以“主体地位”观把握实践检验真理
四、真理中的和谐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该说从提出“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就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如再追溯远点,将马克思主义著作译为中文,也应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工作的开端。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了重大发展,并已形成体系,我们高兴、我们欢呼,它给我们带来幸福的民族复兴前景,给我们带来立足现实、展望未来的前景。本书通过引导读者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以来的文件,特别是十七大的文件,以感受到其中处处都洋溢着科学发展观的精神。 十七大的胜甜召开,对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大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又有了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又将跃入一个更高的发展时期。中国目前的发展状况证明,我们在意识形态上已经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个具有系统化、理论化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体系。本书正是从这一理论体系出发,结合十七大提出的最新精神,从中提炼、概括和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作者简介】 刘森,1933年8月生,安徽颍上人。曾任安徽师范大学系党总支副书记、皖南医学院系党总支书记、安庆师范学院德育教研室主任等职,长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与理论教学。曾主编《教师道德概论》、《形势与政策教程》(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医学道德论》(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等著作。1996年离休后,一直坚持对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刍议》是作者自l986年至今学习研究的成果。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刍议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03540134 如需购买下载《刍议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1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0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刍议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于2008.0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27 的主题关于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