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25.0
本书主要介绍了登山的基本技巧、常用装备、食品储备,以及登山过程中可能遇到危险和紧急救助等内容,详细记录了中缅联合登山的全景及过程。
第一部登山的智慧
1步行术是登山的基本技术
减少疲劳的行走方法保持鞋底水平
按自己的步法走
雪地健行
划雪
2未雨绸缪
登山杖是最好的攀爬帮手
3呼吸有方
先吐气,再吸氧
4宜于登山的服装
舒适的新材料和快乐的登山
小憩1哪儿是世界上最高的山?
5定时休息
按照一定时间间隔休息巧安排
6充分补充水分
疲劳来自水分不足少量多次
7营养饮料
自制营养饮料
小憩2登百座名山
8防止燃料断档
体力来自营养一保持体能的登山秘笈是运动餐
9帆布背包和打包重量要轻
使用合身的背包打包要重心在上
10做好牵伸运动
既能预防受伤,又能恢复疲劳
小憩3因为山在那儿!
11安全登山的基本原则在于速度
早上路、早到达是行动的大前提
12领队与队员的分工
好领队与好队员
13分清危险与困难
勇气、集中力、注意力,加上审慎的行动
14上优先和下优先
礼貌是上优先,安全优先
15小心危险地点的下行
下山时容易发生事故
16集体登山必备固定绳索
危险地点要安全、迅速通过
17工具要认识其功能,为我所用
装备只有认识、发挥其功能才有用
小憩4用具的名称
18装备品的量身订制
学会为自己打理、巧思装备品
小憩5飞往中国西藏的飞机
19有备无患
登山必备应急包,推荐四角塑料盒
20雨衣既挡风雨又御寒
应对气候活用,追求更安全、更舒适
小憩6山的时令,时令的山
21以打理登山靴结束登山
回来后立即打理登山靴
小憩7联合国“国际山岳年”
22秋天的山危机四伏
气象变化无常,雨、风还有雪
23怕打雷
早上路,早到达,避开下午打雷
24善于用地图
利用地图读取山形,做准备采取行动
小憩8春天的山之赞歌
25山上小道具方便簿
山行前备齐方便的小件物品
26快乐的露营生活
小憩9亲近登山书
27雪山,经验之谈的小技
小功夫、小努力,检视再检视
小憩10黑文字树(大叶钓樟)
28收获巨大的登山集训
培养技术、默契、信赖感
29让回忆有形
留下感动的记录
30预测山的气象
一周前开始关注天气图
31找“北”的简单方法
地图、指南针必备,不怕一万
小憩11“无用之用”
32身边的山、家乡的山也要登
小憩12雪虫与冬芽
33习惯是生与死的分水岭
积久成习的“技术”才是技术
34登山与训练
攀上和爬下是关键定期上山
35每况愈下的平衡感
平常做柔软操,进山前做适应操
36中老年登山的陷阱
承认衰退,自觉最重要
37攀岩的乐趣
38贴布术
贴布术即“人工肌腱”,也用于预防崴伤
39爱山人的如厕规范
自然是向未来假借之物,起码该做到
40生火、用火
危急时必不可少的火,小心用火
41探索未知
无路的山是宝山
42危机乘虚而入
富士山罹难的警示
43登山涧即探险
富于变化的登涧、装备与基本技术
44高山病
不惧怕、不轻敌,摄取足够的水分
减轻高山病症状的预防方法
如果得了高山病
45致有志于攀高峰的人
这是冒险的世界,目标顶峰对面的大本营
46山上的通讯
步话机和手机,危难时刻威力大
47山岳保险
护身的基本步骤
48计划书
登山从计划阶段开始,意义在于制定过程,预防事故
49今天的登山目的
严格区别“目的”与“目标”
山岳医学清水公男
第二部随想集
日本与伊朗联合登山队勇攀喜马拉雅.马纳斯卢峰
冰碛山岳会
台湾登顶冰雪玉山
枪岳、穗高岳赞
山与人
在山上想到的
登鹿岳
以户隐、颈城山群为道场
与妻同行探中国四川未知山谷
巨变中的中国
携母亲登户隐山
出门旅行的日子
巴嘎拉的背夫
第三部小论集
慢节奏生活和登山
搞活山岳会的课题
人类只有在交流中才能进步
成立中老年登山队
登山与训练
中国登山协会与长野县山岳协会的登山技术交流
长藏友好兄弟协定的意义
中文版后记
译后记
前言
我酷爱登山。
人生恰似登山。在一道道漫长的山梁上,既有顶峰又有峡谷,还有岩脊和繁花,也有冰雪覆盖的坡面。
我是从18岁开始登山的。至今,50余年的回忆与风雨同舟的山友的身影同样鲜明。山旅不问年龄,总会让人产生新的好奇心。
有道是“鹏程万里”。我至今对踏上连接远山的路仍感觉心喜。在登山人生中,我珍视的是与中国朋友的情谊。
30年前,长野县山岳协会和中国登山协会启动了“日中登山技术研修会”交流项目。这个跨10年的项目,不仅磨练了登山技术,而且使双方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即便不去登山,或没有恋人,或没有朋友,人依然照活不误。何况登山必然伴随着危险,如果只祈求一生平安,最好不冒这个险。然而,这样的人生难道不是太乏味了吗?
依我看,登山是人类想出来的最有意思的游戏。登山给予我人生以无尽的喜悦和智慧。
我所在的长野市是长野县的县政府所在地。长野县是山岳县,号称“日本屋脊”。作为日本阿尔卑斯山脉的脊梁,北阿尔卑斯、南阿尔卑斯、中央阿尔卑斯、八岳尽汇于此。户隐山就在我家附近,早年曾以修行者的道场闻名。这里一年四季风景如画,危岩绝壁的山麓下林木葳蕤,山涧谷底清流潺潺。这座山,也是我心中的山。
户隐山麓是日本首屈一指的竹编产地。北麓有个垭口叫“大达鲁米”。很久以前,日本海捕捞的海产都是通过这里运往没有海的山城长野县的。这一带是根曲竹茂密的竹林。根曲竹笋是美味时馐,春天的山菜之王。然而每年开春,垭口一带便亮出警示牌:“严禁采掘竹笋”。
一个初夏,我到这个垭口徒步旅行。竹丛中突然出来一位老人,抱着足有一人高的竹子。他是远近闻名的竹编高手。
我一直心中纳闷为什么不让采笋,便上前向老人讨教。
“竹编的材料既有今年的笋长成的竹子,也有二年生、三年生的竹子,它们的用途各有不同。”原来采了竹笋,竹编的材料就没有了。
我向他说,既然如此,今后不妨在警示牌上写“这里的竹笋是竹编的原料,勿采!”
这,就是我执笔本书的契机。
最近能看到不少登山技术解说之类的书籍。过去靠投山岳会之门拜师求艺掌握的技术,如今可从书本上得到。不过,多数只是以命令的口气“要这样,那样……”,却不写关键的“为什么”。
登山是动真格的游戏,是与危险相伴的体育项目。山是大自然之雄,它不会因为你的年龄或技术不过硬而发慈悲。
登山必须既安全又快乐,技术至关重要。弄清道理,释然了就能掌握。技术要理解其道理,积久成习的技术,才是真正的技术;工具只有懂得其构造原理,才能发挥效用。
其实,登山乐在智取,而不是只靠知识。
来吧,让自己的登山多些巧思,对工具多用心智吧。你一定会有不同的感觉,体验别开生面的山行。四季纷呈,群山在召唤;走吧,投向她的怀抱!
后记
到了重新审视自然的时候了。
我认为,并非仅仅物质文明的发达、方便就是幸福的指标。到了必须意识到舒适生活的背后,大量的自然做出牺牲的时代。
以人的意志对自然气使颐指,切身感觉其谬的人多了起来。当今由于地球温室效应,所有生物都面临窘迫。
人,只不过是自然界中一个微小的存在。这样的谦逊不能忘记。
山,是大自然之雄。
最近,掀起一股登山、亲近自然热。作为一个登山者,我感到欣慰。
他们中既有不追求登顶,而是为了亲近自然走向山野的;也有为探求未知,探询外国的山川自然的;更有年逾花甲而老当益壮,挑战喜马拉雅之巅的。
登山,必须是既快乐又安全。但遗憾的是,事故频发。
自然以她的丰腴与狰狞,与走近她的每个人同等、坦然相待。山有晴雨,只要走近她的人诚实谦虚,她就会慷慨乐施。
登山给人太多的感动。那是用汗水和努力才能换来的。山岳也是锤炼感悟的道场。
凭自己的经验,我认为登山的乐趣尽在途中。与其埋头登顶,不如不时停下脚步,回首走过的路,观察身边的事物,这样登山才能真正贴近自然。
本书是我对自己登山中积累的体验、学习的东西、做的总结。
愿本书对读者开展安全、快乐的登山助一臂之力。
执笔“登山医学”的清水公男医生,是与我同道攀登珠峰以及中国西藏高峰的山友。他站在现场指挥紧急救护的角度,撰写具体急难应变措施,必然立竿见影。感谢他的配合。
本书在出版之际,得到了中国登山协会李致新会长,李建华、杨晶以及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的大力合作。
李致新先生是长野县山岳协会与中国登山协会从1980年开始持续10年的日中联合登山技术研修会共甘苦的战友。我们之间虽一海之隅,却是心心相印的山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本书由李建华先生和夫人杨晶女士承担了翻译工作。我与李建华先生的友情始于2002年夏,实施西藏卓木拉日峰大本营清扫垃圾徒步时他参加做翻译。那次山行他的儿子李睿也同行,老实说,我感觉他们通过那次旅行,都被“大自然的魅力”慑服了。李建华先生以后多次进藏旅行,而李睿则进了新华社摄影部,活跃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
本书正是借助友谊之链,得与读者见面的。
我坚信,登上顶峰固然有魅力,但是同时登顶的途中有一种团结人、培育信赖和友情的力量。
值此出版之际,向给予合作的所有朋友致以诚挚的谢意!
田村宣纪
2009年10月
自然以她的丰腴与狰狞,与走近她的每个人同等、坦然相待。山有晴雨,只要走近她的人诚实谦虚,她就会慷慨乐施。登山给人太多的感动。那是用汗水和努力才能换来的。山岳也是锤炼感悟的道场。 凭自己的经验,作者认为登山的乐趣尽在途中。与其埋头登顶,不如不时停下脚步,回首走过的路,观察身边的事物,这样登山才能真正贴近自然。 本书是作者对自己登山中积累的体验、学习的东西、做的总结。 愿本书对读者开展安全、快乐的登山助一臂之力。 登山是一项非常好的运动项目,充满着智慧和挑战。在自然当中,在山的怀抱,你不仅要学会如何应对困难和挑战,用科学的态度认知自然、认识世界,掌握前辈用生命和汗水积累的宝贵经验,还应在此基础上具有创造性地发现和发展,这样才能使登山运动保持生命力和魅力。 愿本书对读者开展安全、快乐的登山助一臂之力。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登山的智慧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62524281 《登山的智慧》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 |||
出版地 | 武汉 | 出版单位 |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5.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18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