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转型与法律治理

中国社会转型与法律治理

刘金国, 蒋立山, 主编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年代:2006

定价:20.0

书籍简介:

本书在中国社会转型的背景下谈法律治理。

作者介绍:

刘金国,1940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冀州市。1965年毕业于北京政法学院法律系,尔后留校任教至今。现任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市法学会法理研究会会长,北京市监察学会副会长。 主要从事法学教育和科研工作,讲授“法理学专题研究”、“外国法律思想史专题”等课程。主要学术成果有:主编《法学基础理论》、《法理学教科书》等十余部作品:专著《我们这一个世纪——法律篇》、《反腐法治论》、《法律之治与道德之治》、《人类法律文化的丰碑》等八部作品。在《中国法学》、《中国监察》、《政法论坛》等期刊上发表《论法的实现》等四十余篇文章,其中三篇获司法部优秀论文奖,两篇获曾宪梓科研奖。曾获司法部优秀教师称号。主要学术贡献是:率先界定了法的实现与法的实施的区别,主张法的实现终极结果论:较早撰文提出建立科学家陪审团制度;清晰界定权力腐败的概念和权力腐败的性质。

书籍目录:

导论:社会转型的法律治理--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

一、社会转型--一个变迁的时代

二、中国转型治理的独特性难题与经验

三、一个综合性的实践课题

第一章 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法律秩序的演进分析

第一节 库兹涅茨曲线的法学解读

一、库兹涅茨曲线

二、工业化阶段与社会矛盾

第二节 中国仍处于矛盾的上升阶段

一、社会源头性问题的分析

二、法律秩序指标的恶化

第三节 为什么有法律却无秩序

一、法律制度与法律秩序

二、法律治理失败的多重原因

第四节 何时进入良性秩序

一、秩序好转的绝对拐点:时间因素

二、秩序好转的相对拐点:政策意义

第五节 政策选择的意义与风险问题

一、法律改革与法律治理

二、第一种思路:加快改革思路下的法律治理

三、第二种思路:渐进改革下的法律治理

四、第三种思路:理想化条件与决策难度

第二章 社会转型中的法律运行

第一节 中国法律运行概说

一、法律运行环境:年巨变

二、法律运行的社会目标

三、法律运行体制

第二节 立法

一、从政策之治向法律治理的转变

二、立法--从零散粗放到系统化的制度构建

三、立法的民主化

第三节 法律实

一、行政法制的成长与执法角色偏差

二、法官职业化建设与社会期待之间的距离

三、全民动员型的普法与局限

第四节 法律运行评价

一、立法预期目标与效果

二、法律实施:资源限制与法律运行的高成本

三、守法的社会回报--违法博弈的悖论

第三章 城市化进程与法律治理:近现代国际经验

第一节 近代英国的城市化:工业革命与犯罪

一、英国城市化的推动力:圈地运动与工业革命

二、城市化带来的犯罪问题

三、近代英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犯罪治理

第二节 美国的城市化与犯罪

一、美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

二、美国的城市化与犯罪

三、美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犯罪现象探因及其治理

第三节 日本的独特经验

一、日本的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

二、二战之后的城市化与犯罪

三、为什么没有明显的犯罪高峰期

第四节 拉美国家的“城市病”

一、拉美国家的城市化历史

二、过度城市化的弊端

三、难以治理的窘况

第四章 城市化进程与法律治理:中国问题分析

第一节 城市化的体制背景

一、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历史状况

二、二元经济体制对我国城市化的现实阻碍

第二节 城市化进程中法律治理的主要问题

一、城市化与犯罪

二、农民工权益保障

三、户籍制度依然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一大障碍

第三节 行政圈地与失地农民的上访

一、行政圈地:城市化进程中农民权益的“杀手”

二、失地农民上访--“行政圈地”下的无奈

三、完善农民土地权益救济程序

第四节 法律治理的基本思路

一、农民工犯罪的治理对策

二、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

三、完善失地农民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第五章 农村法律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第一节 土地经营模式的艰难调整

一、农村土地经营模式的变迁

二、土地经营模式的困境与改革

三、土地经营模式的新探索--土地股份合作经营

第二节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衰败与再兴

一、原有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二、制度缺失与社会公正问题

三、体制构想与初步的实践尝试

第三节 村民自治制度完善与乡镇体制改革

一、村民自治制度的演进历程

二、我国村民自治的法律制度缺失及其对策

三、农村治理体制的现状及其改革

第四节 WTO的挑战与制度回应

一、加入WTO对中国农村的影响

二、“新农村”建设与法律制度

三、现阶段的“新农村”建设,向左走?向右走?

第六章 第三部门的兴起

第一节 西方国家第三部门的发展

一、西方古代公民社会的观念

二、西方近代市民社会的观念

三、西方现代公民社会观念

四、当代西方第三部门的兴起

第二节 中国第三部门的兴起

一、发展中国家第三部门的兴起

二、中国第三部门的兴起

第三节 中国第三部门的法律治理

一、第三部门法律治理的思路和立法模式

二、第三部门主体的法律治理

三、第三部门运行的法律治理

四、第三部门的自律机制和监督治理

第七章 法律治理的基础工程:纠纷解决机制的建构

第一节 社会改革与司法中心主义的误区

一、西方法治观念与中国调解的内涵转换

二、调解制度的衰微及新形势下的再兴

三、法院中心主义的困境

第二节 调解制度的重构:意义与问题

一、“东方经验”的再发现--一个西方的视角

二、西方另类选择的背景及现实抉择

第三节 重构中国调解制度:理念、架构及与司法的关系

一、结合传统与发展,树立中国调解理念

二、建立多元多层次多功效的组织架构

三、设立调解的类型标准,实行体系化治理

第八章 从不和谐到和谐:法律治理的目标

第一节 早期西方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的不和谐

一、犯罪现象的增多

二、犯罪增多的原因分析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不同的社会转型模式

一、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转型

二、激进式改革模式:俄罗斯的社会转型

三、渐进式改革模式:中国的社会转型

四、中俄不同改革模式的比较

第三节 中国法治目标的演进

一、法制与改革

二、社会主义法治目标的演进

第九章 社会转型与“和谐社会”的法律意义

第一节 中国社会转型与治理的变迁

一、转型与社会转型

二、中国社会转型的阶段划分

三、社会转型与治理模式的转换

第二节 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

一、和谐社会政策的背景

二、和谐社会的政策含义

第三节 和谐社会的法律意义

一、和谐社会与全方位法律治理

二、和谐社会:一种综合性的法治社会目标

后记

内容摘要:

规模宏大的、急剧的社会转型不仅导致法律自身在治理规则、治理范围和治理方式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更使法律在应对社会变化、治理社会矛盾、调处转型危机、维护转型秩序等方面疆遇到在社会常态下无法比拟的难题与挑战。从此种角度看待社会转型与法律治理,就不仅具有某种对于中国的意义,而且也具有了世界的和时代的意义。本书的研究不仅在理念范围内进行,着重于抽象思辨,而且也特别重视以实践性为捂向,考察特定社会转型条件下法律治理的模式,进而使法律治理与社会转型协调起来,为法律治理的落实寻找到坚实的社会基础。中国社会转型,必须得到足够的关注,力求寻找社会转型与法律治理的支撑点和平衡点。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中国社会转型与法律治理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802265271
如需购买下载《中国社会转型与法律治理》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法制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0装帧平装
页数 200 印数 3000

书籍信息归属:

中国社会转型与法律治理是中国法制出版社于2006.0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920.0 的主题关于 社会主义法制-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