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

中国电影

李道新, 著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39.0

书籍简介:

本著作力图以跨学科、跨文化、跨媒介与跨时空的姿态,在经济全球化的宏大背景与好莱坞霸权的电影格局中,选取国族论述的理论话语,基于产业集聚与文化认同的交互视野,从历时性角度对中国电影的传播制度、生产关系、类型特征、空间想象、叙事观念及其地域整合、族群记忆和国家构建等问题进行专门的分析和论述。作者指出:一个多世纪以来,由两岸四地共同构筑的中国电影,已经形成一种错综复杂的历史景观,并承载着全球华人同中有异的国族文化体验。可以说,完善和扩大两岸四地电影集群的产业链条和网络规模,在地方认同、国家认同与文化认同之间进行更加广泛深入的交流与对话,既是中国电影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也是中国电影应对全球化和好莱坞的必由之路。

作者介绍:

李道新,1966年9月出生于湖北石首。1988年毕业于湖北师范学院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电影系,获电影学博士学位,是国内首届电影学博士学位获得者。现任教于北京大学艺术学系,主要从事中国电影史研究和教学。出版的主要学术著作有:《中国电影史(1937—1945)》、《中国电影批评史(1897—2000)》、《影视批评学》。

书籍目录:

引言

第一章 中国早期电影接受史里的哈罗德·劳埃德

第一节 “滑稽大王”风靡沪港

第二节 “罗克”征服中国

第三节 哈罗德·劳埃德电影的热映狂潮

第四节 “《不怕死》事件”与喜剧大师在中国的没落

第二章 民族意识的延宕与缺席: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中国电影的传播制度及其空间拓展

第一节 因陋就简、无所作为的偶发传播

第二节 混乱无序的官方介入与落后保守的价值导向

第三节 无法健全的组织条例与较难扩大的社会影响

第四节 民族国家意识的兴起:走向南京国民政府的电影传播

第三章 艰难的企业定位与被动的制度设计:新中国成立前后“东影”的国家经营与计划生产

第一节 “东影”之初:国家层面的电影运作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之初: “东影”的职能转换

第三节 “东影”:新的制度设计与无法超越的体制弊端

第四章 空间的电影想象与想象的电影空间

第一节 战地与工矿:儿童之于民族解放和国家建设

第二节 拓展电影场景:还原儿童心理

第三节 空间想象的突破与想象空间的跃动

第五章 类型的力量

第一节 作为类型的戏曲片和战斗片

第二节 类型电影:观念与票房的强烈反差

第三节 将类型的力量转换成电影文化的力量

第六章 从政治的电影走向电影的政治: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电影工业及其文化政治学

第一节 电影工业:政治学与文化研究的视角

第二节 一体化的国家统制:中国电影工业的自律性与自足1

第三节 国家电影的主体性与世界电影工业体系

第七章 国家电影网与中国电影的国家构建

第一节 国家统制与令人瞩目的国家电影网

第二节 国家职能转换与中国电影的市场化进程

第三节 中国制造电影与电影造就中国

第八章 网络影评的话语暴力及其权力运作的生产机制

第一节 网络影评与话语暴力

第二节 针对网络影评话语暴力的分析和批评

第三节 网络影评话语暴力的权力运作生产机制

第九章 主流大片的话语建构与中国电影的生态命题

第一节 文化生态学与中国电影的生态命题

第二节 主流与非主流的积极适应和相互转换

第三节 大片与中小影片的协调互动和共存共荣

第四节 主流大片:生产与消费过程中的创新追求

第十章 英雄的重塑与信仰的重建

第一节 国家意志与大众想象的契合

第二节 令人震撼的人格魅力与独辟蹊径的英雄叙事

第三节 家国一体的宏大气魄与历史文化的穿透能力

第十一章 消解历史与沮暖在地

第一节 《海角七号》后的台湾电影生态

第二节 消解历史的叙事策略

第三节 温暖在地的情感动机

第十二章 香港电影:跨越边界的新量观

第一节 “香港电影”的概念辨析

第二节 香港电影的离散经验

第三节 国产化的香港电影:跨越边界的新景观

第十三章 文化多样性与中国西部电影生态系统构建

第一节 文化生态学的理论视角

第二节 “西部电影”的概念辨析

第三节 西部电影生态构建:方案与策略

第十四章 新民族电影:内向的族群记忆与开放的文化自觉

第一节 民族语文:静默书写与艰难发声

第二节 向内视角:主动建构与主体生成

第三节 风情叙事:全球化时代的怀旧、乡愁和离绪

第十五章 电影叙事的空间革命与中国电影的地域悖论

第一节 电影叙事的空间拓展与空间观念的批判重构

第二节 空间观念的革命与电影叙事的空间革命

第三节 好莱坞的空间主导与中国电影的地域悖论

第十六章 电影的华语规划与母语电影的尴尬

第一节 从语言规划到华语规划

第二节 电影的华语规划与华语电影的概念裂隙

第三节 华语电影的扩散与母语电影的尴尬

第十七章 构建两岸电影共同体:基于产业集聚与文化认同的交互视野

第一节 两岸电影的产业集聚

第二节 两岸民众的身份认同

第三节 基于产业集聚与文化认同的两岸电影共同体

后记

内容摘要:

《中国电影:国族论述及其历史景观》两篇文章的观点是相通的。我是想努力突破程季华主编的《中国电影发展史》的桎梏,把沦陷时期的上海电影从“非中国电影”和“汉奸电影”的论断中拯救出来。两篇文章均指出,1941年底至1945年间的上海电影,在垄断的建制和沦陷的光影里,交织着战争的梦魇、文化的错迕与心灵的歌哭,其面貌的多重性和内里的复杂性在整个中国电影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中国电影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106035921
如需购买下载《中国电影》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电影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9.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3 × 1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中国电影是中国电影出版社于2012.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J992 的主题关于 电影事业-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