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25.0
本书从秦人的起源神话起笔,记述了大秦帝国历经春秋战国,到秦王扫灭六国,直至秦帝国在陈胜、吴广振臂一呼天下群起响应中轰然灭亡的全过程,以宏大浩荡的气魄,充满激情的笔墨,刻画了一大批个性鲜明、呼之欲出的历史人物,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巨幅历史画卷,展示了嬴秦家族的奋斗史和秦王国、秦帝国的兴亡沧桑历程。
致读者
引言中华第一帝国
中国社会的第二次怀孕和临产
东边日出西边雨
流星.彗星.哈雷彗星
探求大秦帝国之魂
第一章忍辱负垢,创业维艰
一对带着梦想的白颈雉从雍水之畔起飞
名为秦晋联姻,实为东进序曲
盟约在诗诵歌吟背后悄然而成
从素服罪己到称霸西戎
第二章再次从“诸侯卑秦”的困境中奋起
力挽四世之衰的风雨归来人
铁与血的变革在关中大地兴起
立马河西,虎视山东
第三章且看白颈雉如何成为猛鹰悍雕
纵横捭阖.决胜千里
短命的国王与泼辣的太后
从“累卵”险境中突围而出
九鼎在握,称王天下还会远吗?
第四章三个男人、一个女人与一个孩子
千古奇贾:他用千金买了一个国家
众说纷纭的赵姬妊娠之谜
“邯郸党”入主咸阳宫
从和弦走向变调的三重奏
第五章一个巨人性格的完成
挥剑杀出重重包围
血的疯狂与心的挣扎
艰难的超越:超越因袭.超越自我
第六章“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按上祭坛的第一只羔羊
被玩弄于手掌之上的和氏璧
易水悲歌壮千古
王门父子威震南北
中原树上的最后一片黄叶
第七章帝国风貌:开天辟地,流韵百代
第一个集三皇五帝之尊于一身的人
接过盘古氏的巨斧(上)
接过盘古氏的巨斧(下)
第八章顶峰与“顶峰心理”
秦王骑虎游八极
由绝对权力点燃的愚昧之火
始皇大帝之死
第九章龙种与跳蚤:秦始皇的继承者们
灵车里凑成的三驾马车
两匹老马的一场肉搏
李斯的四种生命
第十章两个新生阶级的第一次生死较量
大泽乡一声怒吼震天下
“刘项原来不读书”
成阳怒火:大秦帝国的葬礼
结语历史在回旋中从悲壮走向辉煌
秦人留给后人的遗产
中原人对历史的再创造
站在长城之巅遥望
秦国和秦帝国大事年表
后记
前言
如今的书,多到汇成了海洋。我的这部《大秦帝国》有幸蒙读者从书海中找出,说明诸君与我至少有一点相同:都爱好历史。
尽管我自幼喜欢历史,但真正静下心来,一头钻进故纸堆乐此不疲,以至弄到不闻晨鼓暮钟、不知老之将至的地步,那还是近二十多年来的事。
中国历史,最令我着迷的还是古代,尤其是秦、汉、唐三代,我以为那是中华民族创造活力最为充沛、人性也较为高扬的三个时期。由此,渐渐萌发出一个心愿:为这三个时代各写一部书。
现在这三部书前两部已先后与读者见面:《大秦帝国》初版于1997年,此次经修订新版;《大汉帝国》也同时出版。第三部《大唐帝国》,准备明年开写。
近些年来,讲史、写史成了热门,讲、写方式也多种多样,如戏说、细说、趣说、正说、品说等等,可谓百花齐放。不过我这个人可能有点守旧,至今仍留有美好记忆的,还是青少年时代读的几部作者大多为五四前贤的“史话”。写过清新可读的《西洋史》的陈衡哲先生说得好:“历史不是叫我们哭的,也不是叫我们笑的;乃是要我们明白的。”所以我的这三部书就想尽量做到“明白”二字,尝试用一种新的史话体来写。这个所谓“新”,不妨归结为以下四句话
一句是平民视角。写历史可以有不同视角,写得好都可以达到“明白”的要求。譬如孔夫子写《春秋》,以周天子为评判圭臬;司马光写《资治通鉴》,以是否有利于帝王统治为编撰标准,他们都把历代帝王的存亡兴衰、荣辱沉浮写得相当明白。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心目中的第一读者便是帝王。而在下则是一介平民,读者诸君也该大多是普通人。我们普通人想通过读历史弄明白的,主要的恐怕还不是历代帝王存亡兴衰的道理,而是历史演进中的人生况味;或者说不是为了“资治”,而是为了“资生”汲取人生滋养。其实包括帝王将相在内的历史人物纵然千姿百态,他们首先总还都是人,有与我们普通人相似或至少可以理解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将帝王视角转换为平民视角,从高高的宫殿回到广阔的人间,历史事件就有可能因拆除了虚幻的屏障而变得面目一新,历史人物也会因此而变得可亲可近。
再一句是侧重人物。历史很复杂,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极其丰富的内容;但历史也很简单,简单到只要用一个字便可概括:人。历史上的一切都是因人的生存、发展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所以历史的真正主人是人,明白历史的核心就是明白历史中的人生。明白的前提是理解。为此我在写作中随时提醒自己:力求理解。我想如果我们能少一点终极评判的雄心、多一点力求理解的诚意,以此去接近作为我们先祖的古人,包括那些按当时某种政治或道德标准已被脸谱化了的人物,或许就较为容易进入他们的内心,成为他们的知音。果真那样,我们就能结识到众多先哲前贤、帝王将相、文坛才子、沙场猛将,还有高士野夫、奇男烈女,以及鸡鸣狗盗之徒、灯红酒绿之客……那些浑朴天然的人性,那些激扬放达的人格,因历史几乎永远不可能复现而显得如此珍贵,而你却能与他们结成“忘年交”,时而促膝絮谈,时而浩歌长啸,品味古今不同人生,获得相似或相通的感悟,那该是一件多大的乐事啊!
第三句是,配合阅读需要介绍文史知识。古代历史人物都是生活在当时的两个环境中: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就内容之繁富、变化之快速而言,后者要远远超过前者。人文环境的构成主要是各项典制,包括治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和事典,合称六典。这些对我们现代人来说,大都成了颇感陌生的所谓“文史知识”。现代读者要接近古人,就不能不多少了解一点其所处的人文环境,而孤立地介绍那些繁复的文史知识又难免枯燥乏味。我的做法是,配合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需要穿插以相关典制的介绍,同时尽力使这些典制不是游离于历史,而是作为历史活动的实际参与者与人物一起展示自己。事实上,在我国古代帝王制度的语境下,那些影响重大的典制本身,往往就是无数历史事件的结晶,在其构成因素中,不仅有政治智慧和人生体验,也还有刀光剑影和凝固了的鲜血。
最后一句是,只想起到一点“引桥”的作用。我写“三大帝国”力求适应现代读者,却也适量引录了一点古书原文。之所以这样做,除了它们的表现力远远胜过我笨拙的转述外,其中还暗藏着我的一个小小的“阴谋”:引诱读者对古人的写作魅力产生兴趣,进而去阅读原文。我的体验是:真要学懂历史,必不可少的一条就是直接读《二十五史》及相关古籍。要知道,古书中许多独特的表达本身就是一种历史。更何况,读古文原著,尤其是司马迁的《史记》,那才真正是一种美妙无比的享受!所以说到底,我的书只想起到一点“引桥”的作用,绝不敢奢望代替古人写的史书和近人写的学术专著。若是有一天读者诸君过“引桥”而弃之,径自直入恢宏的历史殿堂,那将是我莫大的欣慰。
当然,以上都只是我的一些设想,这部《大秦帝国》究竟写得如何,还有待读者的评判和方家的教正。我热切企盼着。
后记
本书是我尝试写的“新史话体断代史”第一部,初版于1997年。这次新版,有以下几点修改:一、增补了我认为应该提到而初版未及写入的某些史实,吸收了近些年来学者们对秦史若干新的研究成果,也包括我自己的一些新的思考,共约三四万字。二、删去了约四五千枝蔓性的文字,订正了若干表述不够准确或不甚通畅的字句、段落。三、写作体例上也稍有更改,以使与我已写的《大汉帝国》和准备写的《大唐帝国》一致起来。试举一例。如书中人物说话或对话,分三种情况处理:一部分直接引录历史文献;大部分根据记载重新组合转述;还有少量是我根据情节设计的。初版对这三种情况不作区别,全都加了冒号、引号。新版改为第一种直接引录原文的加冒号、引号,其余两种情况都只加冒号,不再加引号。之所以作如此更改,除了便于读者区别外,在我,还包含着尊重历史记载原貌的意思,就像书前《致读者》中说的那样,希望读者对“古人的写作魅力产生兴趣,并进而去阅读原文”。
本书初版为上海人民出版社。这次新版,与这套系列书的第二部《大汉帝国》一起,均委托上海嘉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代理,由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出版。
《大秦帝国》是一部描述秦兴亡生灭过程的长卷历史小说。作者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巨幅历史画卷,展示了嬴秦家族五百年的奋斗史和秦王国、秦帝国的兴亡历程,并以悲悯之情怀,展示在巨大的历史波涛中上至王侯将相,下至万千庶民所表现的欲望、激情、壮怀、勇力等诸种真实的人性。 《大秦帝国》记述了嬴秦家族从放逐迁徙的命运中奋起,春秋称霸西戎,战国与天下争雄,到秦王嬴政一举扫灭六国,建立前所未有的统一帝国,又迅速在陈胜、吴广振臂一呼天下群起响应中轰然灭亡的全过程。 作者严格尊重历史事实,充分吸收最新历史研究成果,让深邃的目光穿越时空,以宏大浩荡的气魄,充满激情的笔墨,刻画了一大批个性鲜明、呼之欲出的历史人物,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巨幅历史画卷,展示了嬴秦家族五百年的奋斗史和秦王国、秦帝国的兴亡历程,并以悲悯之情怀,展示在巨大的历史波涛中上至王侯将相,下至万千庶民所表现的欲望、激情、壮怀、勇力等诸种真实的人性。 作者人生经历丰富,思想深刻,文笔老到而充满激情,这使本书超然于当今那些言之无物而又故弄玄虚的所谓畅销历史作品之上,具有独特的阅读欣赏价值。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大秦帝国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43940314 如需购买下载《大秦帝国》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上海 | 出版单位 |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5.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19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大秦帝国是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于2009.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47.5 的主题关于 历史小说-中国-当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