搔首问天

搔首问天

胡莲玉, 著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29.0

书籍简介:

本书是中国符号文化书系之一。本书编著者选取“头、发、面、目、眉、鼻、口、齿、舌、须、耳、手、足、心、血、骨、纹、影、乳、女阴、男根”等有关人体的符号,对其所包含的独特文化意义作出自己的阐释和分析。作品用优美、鲜活的散文笔调,融汇了丰富的人文、历史知识,集学术性与可读性于一体。

书籍目录:

总序“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前言

一头

二发

三面

四眉

五目

六鼻

七口

八齿

附舌

九须

十耳

十一手

十二足

十三心

十四血

十五骨

十六文

十七影

十八乳

十九女阴

二十男根

后记

前言

旅法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先生说过:“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岁月的沧桑,历史的印痕,在上帝老人那慧目如电的注视下,不经意间竞造就了多如恒河之沙的人类及其“思考”作品。

据研究,人类已经存于斯几数百万年的时光,而在此之前呢?当上帝在静观万象、俯视众生时,偶然间瞥见,而今有这么一帮子民竞汲汲于思索具有悠久历史的“符号文化”时,当作何想?发笑么?也许,未必!

应该说,自从有了上帝老人的眷顾而“创造”出人类,这世上便有了文化和思绪,涂染上了形形色色的情感意味,如同空气一般弥散在世间各个角落,从而显得韵味十足、力透纸背。显在的外观不再显得单薄以至于“芜没于空山”,且日益丰富起来……

既如此,浅疏的体表油然承载并传达起某种“弦外之音”,诸如“象征性”、“主体性”、“超越性”等便次第出现;久之,我们就观其形而会其义,略其形而会其神;随之,“人文性”、“历史感”、“宇宙观”等人类话语便在岁月年轮的碾压下愈加迷人……

渐渐的,华夏“女娲”的子孙们在面对祖先遗漏的多种花絮时,往往产生出一种神奇的美感距离,更为醇厚的“文化”味道也就被无意识接受与敞开:接受的是生活,敞开的是神性。神性增加了厚度,生活融人了文明,文明推动了历史,历史整合了意义,意义拓展了体量,体量积淀了文明,文明化人了生活,生活充满了神奇,神奇归之于神祗,神祗创制了符号,符号遮蔽了本意,衍义得到了敞开……不断的遮蔽与敞开,便构成了符号的双重功能。人类文化正是在这辆双驾马车的裹挟下,荡生出历史烟云。

何谓符号?符号即人化的第二皮肤。

什么是人?人是拥有生命意识,并将其形式化从而唤起情感共通的生物。

人化即文化,文化即交流;交流是手段,情感为主旨。

从文化的起源看,“人”是文化的第一要义,“符号”则是其形态与浓缩。因此,“人一文化一符号”构成了某种同一性命题。人们正是在“文化符号”和“符号文化”中强化其生命意义,生命的节奏由是成为人类文化的最早华章。

可以说,符号一经浓缩了生命情调,便起到一种鬼斧神工的作用,无形中构成了推动人类进步的积极动因。这或许就是我们每每在面对自然或文化杰作而叹许为“上帝的杰作”之深层因由?

作者们无意在此建立一门“中国符号文化学”,因为大文化观念本身即是一门体大思精的学问;也无意于条分缕析地去做考据和索引工作,因为历史的人文误读即是符号的内在因子;同样无意于比较中西符号文化之间的异同,人类本一家,允许有个性。共性与个性共存不仅自然而然,也是一种历史必然,多元性正是符号的本质特征。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内涵博大精深,其符号文化亦丰富深邃,自成系统。为生动表现中华文化,编者从传统音乐中撷取了几首古琴曲名,如“古神化引”、“板桥道情”等,旨在利用第一符号(语言)去言说第二符号(图像)而揭示第三符号(题旨),试图寻拾曾经的“左图右史”传统,以雅俗共赏的方式来达成真正意义上的符号揭示与敞开,使大家从中得到某种精神启悟!

出于上述“思考”,我们精心策划并精选了二百余经典符号,其内容尽可能涵盖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虽然不尽完善,亦可一窥全豹。鉴于符号文化的自身规定性,尤其是当下审美文化的道成肉身性趣味所使然,力图用鲜活的笔调糅历史、文化、艺术、审美、民俗、感悟于一体,宣叙出一部和谐的多声部协奏曲。

这里的“符号”与国际上风头正劲的“符号学研究”不尽相同。近半个世纪以来,国际符号学研究方兴未艾,国内对这一问题也逐渐关注。人们有理由相信,李幼蒸先生的话并非空穴来风,他说:

符号学研究将成为下世纪(21世纪笔者按)初的中国显学,中国符号学将成为国际符号学新的中心。同时,符号学亦将成为使中华传统人文理想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有效工具。

需要说明的是,丛书从前期策划到最终付梓经过了相当长的快乐等待。幸运的是,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季羡林先生、张岱年先生、张道一先生等前辈学者们的热情鼓励与大力支持。季老年逾九秩,仍为本书挥毫题签;张老亦题词予以勉励;业师道一先生表示做一位“实实在在的顾问”……大师们的鼓励与前辈学者的关怀始终是我等奋力前行的不衰动力。

文责自负,各尽其职;世事繁冗,未可尽表。

上帝,您还在发笑么?阿门!

后记

现在想来,当初贸然答应易存国主编的约稿来写这本人体符号文化,有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意味。在当时,只是觉得这个课题非常有趣,完全没有想到工作的艰辛。开始撰稿之后,才发现,要想把人体符号的文化蕴涵阐释清楚,诚非易事,因为它涉及到的学科太多,文字学、文学、民俗学、医学、文化学……

撰稿的过程也是我学习的一个过程,从这许许多多的学科中逐渐将人体符号的文化蕴涵剥离出来,是一次虽然艰辛却也愉悦的旅途。学习着,快乐着……对于习惯了用平板凝练的语言写学术论文的我,下笔时常不自觉会带上学术考证的风格,要想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趣味横溢,亦非易事,只能说,我努力期望达成这一目标。至于达到没有,要看读者诸君的品评了。

在撰写中,外子刘立志负责为我查找相关资料,我则负责消化吸收及撰写。其中,有一节由外子执笔,不知读者诸君能否从文字风格的差异上找出是哪一篇?

内容摘要:

  老子有言:“吾所以有大患,为我有身。及我无身,吾有何患!”身体的存在是我们活在人世的标志和证明,如果没有身体,我们的思想、精神、灵魂将栖居何处?身体时刻伴随着我们,目观五色、耳听五声、口尝五味……我们的任何一样活动都离不开身体。但对于我们人人所拥有的人体器官,它们有着什么样的符号意义,我们又了解多少呢?本书即试图阐释人体的符号学意义。  没有天地造化的风云变幻,没有神话传说的瑰丽多彩,没有动物世界的千姿百态,没有植物世界的万种风情……但人体的世界涵盖了诸多民俗、语言与审美的文化因素,并散发出其独有的韵味。  象形文字是人类记录世界的最原始方式。人在认识外部世界之前,首先要认识的就是自己的身体。于是,我们可以看到,表述人体各个部位的文字多是象形文字。这些文字随着时代、风俗的演化而变化,从这些文字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窥出很多中华文化的底蕴。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搔首问天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神祇的脚印:中国符号文化
9787536055346
《搔首问天》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出版地广州出版单位花城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9.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搔首问天是花城出版社于2009.0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834.3 的主题关于 人体美-传统文化-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