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村笔记

杏花村笔记

郭双威, 著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25.0

书籍简介:

本书是作者从事山西汾酒集团管理工作40年经验的积累和理性的思考的记录。

书籍目录:

第一篇历史传承.与时俱进

承前启后,再创辉煌

不负重托

调研与代言

以“授权经营”发力前行

汾酒何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纵论汾酒

用心酿造,诚信天下

改变自己,首先要认识自己

重新定位企业发展战略迫在眉睫

面对WTO说清香

在“凄风苦雨”中突围

从“马太效应”到区域竞争

困难与出路

做好晋酒这篇大文章

把握机遇,乘势而上

第二篇品牌形象.文化建树

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品牌山西

大招牌,大责任

品牌就是力量

打破沉寂,正逢其时

举名牌大旗,促山西发展

商标漫谈

前途无量竹叶青

我们距离品牌营销有多远

瞄准上升空间,提高清香品位

发挥文化优势,推进品牌创新

杏花村里扬激情

汾酒文化节成功举办的启示

让三晋旅游明珠更璀璨

企业之魂与文化战略

文化创建是占领市场制高点的新途径

建设企业文化是做强汾酒事业的需要

白酒企业与文化责任

从酿造产品到酿造文化

还原酒的文化载体功能

酒字内涵多,大有文章做

文化创新,和谐共进

第三篇改革开放.内外求索

开放,开放

以开放为第一牵引力,把汾酒品牌做大做强

放眼世界,借船出海

面向全球经济,从容应对市场

风雨兼程话改革

锐意进取,又好又快

正视困难,揭短加压

股份制,企业优化经营的新载体

谋求效益,股东至上

优化发展机制,搞好股权分置改革

千万里远道探汾酒

从立醅开始立稳我们的事业

打好这场攻坚战

第四篇管理创新.科学发展

会问随想

八大新举措扬汾酒美名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没有创新,名牌就没有生命力

质量、名牌与“民”牌

质量就是我们的事业

细化管理,节能增效

为市场服务,为销售服务

营销的教训与对策

着力点:自主创新

人人都是竞争力

不能拿着金饭碗讨饭吃

机制与人才

于事业就得有点“劲”

企业经营离不开法律保护

借势发力的一次成功实践

质量,靠经济数学指导

第五篇以人为本.构建和谐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

股份制企业加强党建的体会

必须发挥党的政治核心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小议

做高素质的领导干部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态度决定成败

共筑平安,构建和谐

“酒都卫士”再立新功

治河通道,繁荣酒都

看《乔家大院》说“汇通”

诚信天下做好人

附录一: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加快发展纪实

附录二:美不胜收杏花村影像拾萃

后记

前言

这本笔记,是自己近二十年所写文字的汇集,有随笔感悟,也有学习体会,有调研报告,也有发言摘要。挑挑拣拣,竟有二十来万字。那天,把初稿细细看完,起身眺望窗外,正值阳光明媚,满目葱绿,酒文化广场上孩子们无忧无虑地嬉戏……一切都是那么生机盎然。关于笔记,关于汾酒,关于杏花村,关于自己在这里走过的岁月,一幕幕在脑海中展现开来。

1965年,在那个多数人还不能填饱肚子却充满理想的年代,我到杏花村汾酒厂参加了工作。在成装车问洗过酒瓶,在酒库勾兑过酒样……师傅们热情、纯朴、勤劳、敬业的品格,深深地影响了我以后的人生。1970年应征入伍,军营这个大熔炉赋予我严谨、坚忍的性格,使自己受益终生。源于对汾酒的眷恋和热爱,我放弃了部队发展的机会,毅然回到了杏花村这块热土。

在党和人民的培养下,我走上了管理岗位,伴随着汾酒事业的发展,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

在四十多年的学习和工作生涯中,无论经历怎样的困难和挫折,无论多么繁忙和辛苦,我都保持着静思和笔记的习惯。忙了一天或一个阶段,一个人坐下来,想一想,记一记,仿佛是与心灵对话,有益工作,有益身心。今天看来,哪怕是当初不成熟的,甚至带有时代局限性的一些思考,在经过时间的洗练之后,也成了引人深思的印迹和弥足珍贵的记录。

《杏花村笔记》收录的文章,多是围绕经济方面的话题展开的。“经济”一词,来源于“经世济民”的概念,可见经济是为社会昌盛和人民幸福服务的。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的话题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大众的牛活中。从理论来源于实践的意义上讲,作为一名企业领导者,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如果能自觉地接受先进的理论,再凭借大量实践的体验,肯定会从中受益;同时,大量的探索实践又自然会促使企业家不断去思考规律性的问题,形成理论性的总结。

一个习惯,竟形成了一本书,这是初始没有想到的。它反映了企业管理者在创新实践和政策理论间寻找通向理想之路的思索和探寻轨迹。

文稿中还有一块内容,是围绕管理来说的。“管”是执行和落实,是手段而非目的;“理”则是要理清思路,理顺关系。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有一个好的发展思路,再加上良好的“管”和“理”,无疑是具备了完成事业的重要条件。回头看来,自己一直试图解析这种关系,一直在研究和总结,不断和同志们探讨,就是想找到最佳答案,于是就有了“111343”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有了“内抓管理、外拓市场、转换机制、科学发展”的经营方针;有了“用心酿造、诚信天下”等理念和方法。

《杏花村笔记》中的每一行文字,都凝聚着自己对杏花村的眷恋,对汾酒人的情感,对汾酒事业的热爱,对汾酒前途的期待。看着这些文字,想到一代代汾酒人为了汾酒事业顽强奋斗的过程,不禁由衷感慨。我想,必要我们怀着感恩的心去为大众做事,包括廿愿承受寂寞压力,就总能有所作为。

毕竟这些笔记大多源自自己多年来日常工作中随手写就,集成时义难免敝帚自珍,难以圆满周到。倘若能提出一些问题,引起一些关注,获得一些反响,得到一些指教,我已深感荣幸。

2007年7月1日

后记

《杏花村笔记》就要付梓出版了,一时间想起了很多事。从一个学徒工,到董事长、党委书记;从一个说着乡音的“村”里人,到全国人大代表;从一个16岁就进厂的懵懂少年,到高级经济师。讲述这个过程,最想说的就是两个字:感谢!感谢党和国家的培养,感谢杏花村人,感谢汾酒事业,感谢我们的时代。

在文稿的整理过程中,得到了许多朋友的热心支持和帮助,无法一一列出,只能在此一并致谢。

2007年7月6日

内容摘要:

  这本《杏花村笔记》,是作者近二十年所写文字的汇集,有随笔感悟,也有学习体会,有调研报告,也在发言摘要。书中收录的文章,多是围绕经济方面的话题展开的,书中的每一行文字,都凝聚着作者对杏花村的眷恋,对汾酒人的情感,对汾酒事业的热爱,对汾酒前途的期待。  这本笔记,是作者近二十年所写文字的汇集,有随笔感悟,也有学习体会,有调研报告,也在发言摘要。挑挑拣拣,有二十来万字,记录了作者几十年的心路历程:从一个学徒工,到董事长、党委书记;从一个说着乡音的“村”里人,到全国人大代表;从一个16岁就进厂的懵懂少年,到高级经济师……全书共分为五篇:历史传承.与时俱进、品牌形象.文化建树、改革开放.内外求索、管理创新.科学发展、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作者简介】  郭双威,1949年3月出生,山西省文水县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高级经济师。从事汾酒事业42年,历任汾酒厂知青分厂支部副书记、劳资料副科长、科长、劳资处副厂长、科长、劳资处副处长等职;1986年1月任汾酒厂东分厂厂长、党委书记。1991年有4月任汾酒厂副厂长、党委书记;1991年4月任汾酒厂副厂长;1993年9月任汾酒(集团)公司等一副总经理,汾酒厂股份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2002年起担任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兼任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山西省酿酒工业协会名誉会长。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山西省等八届委员,山西省等七次党代会代表。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轻工系统劳动模范”、“山西省劳动模范”,“第十一届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等荣誉。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杏花村笔记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1781881
《杏花村笔记》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经济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0装帧平装
页数 80 印数 10000

书籍信息归属:

杏花村笔记是中国经济出版社于2007.0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426.82 的主题关于 白酒-酒厂-工业企业管理-经验-山西省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