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5.0
本书通过对欧洲、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宪政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分析比较,尝试为中国未来的宪政发展探求可资借鉴的因素。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宪政发展历程受制于特定的时空条件,不可以照搬照抄,但也并非无共性可言,只是需要仔细谨慎地从个性中搜寻共性,同时又要避免为表象所迷惑。建立大国宪政新模式的指导思想,应以社会政治、文化传统及民族血缘关系为联合的纽带,以共存共荣之互补为利益基础,借鉴多种小国宪政模式的经验,有机结合为处理特殊性、多样性问题的方式,以互谅互让的妥协为解决各种地域性、集团性矛盾的指导方针,施行稳健、务实、循序渐进的宪政改革。
前言/1
上篇欧洲宪政发展经验
第一章英国宪政/3
一、英国的“违宪”概念/3
二、英国议会的宪法监督制度/5
三、英国司法审查制度/10
(一)英国法院司法审查权的宪法依据/10
(二)司法审查的救济/27
四、英国的言论自由/32
(一)英国言论自由的起源/33
(二)政党政治与新闻自由/38
第二章德国宪政/46
一、德国宪政发展历程/46
(一)德国魏玛共和国以前的宪政状况及发展/47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的宪政发展状况/51
(三)统一前的德国宪政状况/53
(四)统一后的德国宪政发展/56
二、德国宪政发展特点/59
(一)强大专制传统与缓慢变革/59
(二)外来力量对于宪政发展有决定性影响/66
(三)强刺激后的反思与全面思想更新/72
三、德国宪政支柱司法独立/74
(一)德国确立司法独立原则的历史进程/74
(二)当代德国保障司法独立的制度设计/75
四、德国宪政发展可供中国借鉴之处/88
(一)思想观念更新的重要性/88
(二)移植制度和思想的本土化/92
第三章北欧宪政/96
一、北欧宪政发展道路回顾/96
(一)北欧各国的早期民主传统/96
(二)北欧各国立宪主义的发展/99
(三)社会民主主义兴起后的宪政发展/102
(四)北欧模式的形成/108
二、北欧宪政发展的特点/115
(一)公众有序参与程度高/115
(二)和平主义与宪政主义相结合/116
(三)社会民主主义与个人主义相结合/123
(四)广泛的直接民主/125
(五)地方自治与北欧协作/127
(六)信息自由与民众知情权/136
(七)司法民主/138
三、北欧模式的成功经验/141
(一)重视公众参与/141
(二)社会平等与个人自由并重/143
(三)社会的民主化促进经济的繁荣/144
(四)重视社会福利保障,消除不稳定因素/145
(五)切实保证民众信息自由、言论自由和知情权的实现/148
下篇亚洲宪政发展经验
第四章菲律宾宪政/155
一、菲律宾的宪政发展历程/155
二、菲律宾宪政发展的特点/160
(一)多党制度的历史影响较大/160
(二)宗教力量影响不容忽视/161
(三)军队非政治化、职业化/162
(四)国际力量的影响极大/164
三、菲律宾的违宪审查制度/165
(一)对国会内部事权的审查/166
(二)对政府外交政策的审查/170
(三)关于革命行为的司法界定/171
第五章泰国宪政/178
一、泰国的宪政发展历程/178
二、泰国宪政发展的特点/181
(一)军人干政影响巨大/181
(二)王权的独特地位/183
(三)独特的政治文化/184
三、泰国违宪审查制度/186
第六章马来西亚宪政/190
一、马来西亚的宪政发展历程/190
二、马来西亚宪政发展的特色/196
(一)联邦制的君主立宪政体/196
(二)种族特色分明/199
(三)伊斯兰教的影响不容忽视/201
(四)“一党独大”的多党政治/202
第七章印度尼西亚的宪政/205
一、印度尼西亚的宪政发展历程/205
二、印度尼西亚宪政发展的特点/211
(一)军队的影响巨大/211
(二)潘查希拉原则的最高性/213
(三)利用原有宪法体制和原体制内的领袖人物实现宪政变革/217
第八章新加坡宪政/220
一、新加坡宪政发展历程/220
二、新加坡宪政发展的特点/222
(一)人民行动党主导地位/222
(二)坚持全面直选基础上的议会制/223
(三)东方模式的民主主义/225
第九章韩国宪政/227
一、韩国宪政发展历程/227
二、韩国宪政发展的特点/235
(一)在野政党持久抗争/235
(二)军队影响巨大/237
(三)权威主义色彩浓厚/238
三、韩国转型时期的违宪审查/240
(一)韩国违宪审查制度历史沿革/240
(二)1987年宪政改革后的变化/242
(三)司法态度转变的原因/244
(四)违宪审查对社会变革的制约/246
第十章香港地区的宪政/249
一、香港地区的宪政发展历程/249
二、香港地区法律对表达自由的保障/252
(一)接受与传播信息的自由/253
(二)表达自由的范围/255
(三)新闻自由/258
(四)对表达自由的限制/260
(五)《人权法案条例》的影响/267
三、香港地区宪政发展的特点/270
(一)制约适当的行政主导体制/270
(二)自由+法治=稳定+繁荣/271
第十一章东亚、东南亚宪政经验启示/275
一、落实直选制度和地方自治/275
二、先开放自由度,后实现民主发展/278
参考文献/282
本书通过对欧洲、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宪政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分析比较,尝试为中国未来的宪政发展探求可资借鉴的因素。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宪政发展历程受制于特定的时空条件,不可以照搬照抄,但也并非无共性可言,只是需要仔细谨慎地从个性中搜寻共性,同时又要避免为表象所迷惑。建立大国宪政新模式的指导思想,应以社会政治、文化传统及民族血缘关系为联合的纽带,以共存共荣之互补为利益基础,借鉴多种小国宪政模式的经验,有机结合为处理特殊性、多样性问题的方式,以互谅互让的妥协为解决各种地域性、集团性矛盾的指导方针,施行稳健、务实、循序渐进的宪政改革。【作者简介】 陈欣新,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香港澳门法律研究中心秘书长,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英国牛津大学沃尔夫森学院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涉及法理学、基本人权中的政治权利、“一国两制”理论与法律实践、香港与内地法制协调、传媒与信息法。主要著作有:《一国两制决策研究》、燃自由的法律保障》、《行政处罚法》等;代表性论文主要有:《中央与香港特区违宪审查协调》、《香港与内地司法协调》、《中国语境中的司法独立》、《结社自由的司法保障》等。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宪政之鉴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03690464 如需购买下载《宪政之鉴》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法律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5.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0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宪政之鉴是法律出版社于2008.1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911.04 的主题关于 宪法-对比研究-世界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