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无兵

大国无兵

田秉锷, 著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年代:2008

定价:28.0

书籍简介:

一部中国近代史,屈辱百年,让中国人饱尝“大国无兵”之痛。痛定思痛,每一个有国家忧虑感或责任感的朋友都应该醒悟:中华欲大国崛起,必然要有与大国相匹配的强兵强将。

书籍目录:

引言

序篇险情回放“天理教”闯入紫禁城

一、林清的“革命”之梦

二、李文成快了半拍

三、夜雨潇潇火不燃

四、绵宁崭露头角

五、嘉庆指责“因循怠玩”

第一篇中国被一女子征服了

一、“皇帝”选择了战争

二、“爱国主义”何以不能“救国”

三、英国也有张骞、班超样人物

四、八十万人齐解甲

第二篇锦绣江南的“战争补课”

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已经牺牲

二、“书生”立功,“民兵”救国

三、内乱,催生军队“现代化”

第三篇圆明园“火警”

一、叶名琛“惹火烧国”

二、僧格林沁北塘纵敌

第四篇不能承受之“胜”

一、张佩纶与“不抵抗主义”

二、刘永福,一个被夸大的英雄

三、从刘铭传到冯子材的“战术”胜利

第五篇戳穿“纸糊的老虎”

一、“步枪”挑战“巡洋舰”的悲剧成因

二、“内战”常胜军,“外战”走麦城

三、黄海悲歌的弦外遗音

第六篇“群众运动”引燃八国战火

一、“扶清灭洋”:一个百年迷误

二、“五大臣”喋血菜市口

三、天网恢恢“罪”与“罚”

第七篇忍把血肉筑长城

一、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二、民国综合症:党争、内战与割据

三、站在哪里,死在哪里

结语

前言

有国,必有兵。

有大国,必有强兵。

养兵,兵不能战,是谓“无兵”。

任将,将不能胜,是谓“无将”。

弱兵,则国危;无兵,则国亡。验之于古,证之于今,无一国可以例外。

一部中国近代史,屈辱百年,让中国人饱尝“大国无兵”之痛。痛定思痛,每一个有国家忧虑感或责任感的朋友都应该醒悟:中华欲大国崛起,必然要有与大国相匹配的强兵强将。

本书作者不是军人、又不是军事发烧友,因而他不具备议论军国大事的基础性条件。

本书作者不是学院派学者,因而他也无权介入任何一个法定学科流行课题的责任承包。

他所拥有的,大抵只是一个平民百姓面对尘封历史的独立思考权及个人话语权。

资料都是公开的、常见的、散放的,随意拣拾,让他触类联想,追怀起童年在野外割草放牧的自主或不自主。

不是理论,也就没有结论。维系资料而略呈连贯的,除了历史的自然顺序,便是作者的自由思绪。

“大国无兵”的命题,在“显性”上对照中国历史是难以成立的。而在“隐性”上,中国时不时总会出现“无兵”的虚脱。这与人体免疫力消退仿佛:今日无病,并不证明你真的健康;今日和平,并不证明你已经安全。

造成隐性“大国无兵”的原因很多,作者没有能力全方位地思考与探究。本书仅仅抓住一点,即“尚武精神”的失落加以铺排,或者已经触及皮毛。

“尚武精神”曾是中华民族理性的一个重要侧面。梁启超氏有《中国之武士道》一书,列中国武士七十数人,赫然第一名竟是孔夫子。梁氏用心良苦,他是想用两千年前的列国游侠,激活两千年后的东亚病夫,其实,他天真了。他既不能终结“不武之历史”,又不能改变“不武之民族”。所以,梁氏之后的后来人也还是有继续陈述“尚武”的话语空间。

不能“尚武”,不再“尚武”,积患也久,积难也深。对“民”而言,这是道德、信仰的崩圮,这是理想、追求的转移;对“兵”而言,这是军纪、军威的消解,这是军心、军魂的销熔。

歧路亡羊,你不能坐哭穷途。惟一的积极选择是:寻觅。

面对“尚武精神”的失落,似乎也只有在理性精神被击碎、被肢解、被抛弃的旧路上一一寻觅,一一复苏。

谁丢了,谁找回。个人、团体、民族、国家,一无可例外者。失魂落魄,断无生理。

屈原写过《招魂》,那是十分无奈的呐喊。面对自私自利、损国损民的行尸走肉,屈原肯定是绝望了。

我麻木,所以我未曾绝望。

没有灵魂的铁头功不是“尚武”,没有信仰的金钟罩不是“尚武”。

当“尚武”不再被新武侠派们虚说神异,当“尚武”不再被武林莽夫们醉后自诩,一种深深扎根于理性潜层的无私无畏、大智大勇,才会萌芽绽蕾,这才是我们渴望恢复的“尚武”精神。

这是清政府、民国政府的百年镜鉴。擦拭一番这枚镜鉴,不知能否照见一个国家、一支军队曾经失魂落魄的历史。田秉锷

2007年12月20日

于徐州黄河新村书屋

后记

百年心路,匆匆走过。

不必相信那些路标或里程碑,但要相信你的眼,相信你的脚,相信你的心。

无须夸大其词,说这是“学问”、这是“学术”,或这是“真理”、这是“教训”。隔着历史,一定不再疼痛。所以后于历史灾难的一切高谈阔论都难免因隔膜而冷漠,又因掩饰冷淡而故作热烈。

作了一次次自我降温,这本书中仍然杜绝不了发热发昏的书生议论。这叫多事,或越位,由此我甚至想到了清谈误国。

既然沿着一种先验的思路辗转了一些时日,结果便留下了几页文字。比喻着说,这叫“纸上博客”。倒不求它“博”到哪儿去。一滴水,只能在荷叶上聚成一个水珠。因为太阳尚未升起,这水珠注定反射不出旭日的七彩。

关于“尚武精神失落”及“大国无兵”的关联,是一个颇为复杂或远远超出了纯精神、纯信仰语义衍释的社会结构、国家制度问题。

一百年前,那样的社会,那样的制度,也只能有那样的国家屈辱。其实。即便国家不屈辱,人民也早已屈辱过了。历史的隐秘面让人大吃一惊:原来是国家先行用专制暴政阉割了国民的雄性情结,这才导致了国家遭人切割时,四万万草民一体丧失了保国护种的能力。也许还有些阉割他人的人,仍然保留了一些雄性因子,又因为超级权力与超级享受,他们的雄性因子遂在自我消耗中彻底淘尽。如果为一百年的丧权辱国开一剂预防性药方,大抵是先救民,先爱民,民有独立之“人格”,国才有独立之“国格”,民过“生死关”,国才能过“存亡关”。否则,愚民弱民,何有富国强国?

超越了一还一报,“尚武精神”与匹夫之勇不可同日而语。理性的花,精神的果,似乎也要用百年岁月吸取日精月华,才能铸成她的天地正气!

一切都在变数中。

一切都在定数中。

天变、地变、朝变、代变,战争与和平的交替,国家与人民的依存。这都是智慧问题,这都是良知问题。虽然人言人殊,但是“往者不追,来者不拒”,又尽在不言之中矣。孟子日:“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可见古代也有明白人。

在本书最后一章,我有限度地展示了抗日英烈的大仁义、大牺牲、大功德。这是我们民族人格的、情操的、信仰的榜样。百万英烈的百战赴死显示了“尚武精神”在百年失落中的强力反弹。壁立千仞,苍松云天,阅读过他们,才相信泱泱中华在历经劫难后,希望的光已在人心升起。

田秉锷

2007年12月3日

于江苏徐州黄河新村书犀

内容摘要:

  一部中国近代史,屈辱百年,让中国人饱尝“大国无兵”之痛。痛定思痛,每一个有国家忧虑感或责任感的朋友都应该醒悟:中华欲大国崛起,必然要有与大国相匹配的强兵强将。当“尚武”不再被新武侠派们虚说神异,当“尚武”不再被武林莽夫们醉后自诩,一种深深扎根于理性潜层的无私无畏、大智大勇,才会萌芽绽蕾,这才是我们渴望恢复的“尚武”精神。这是清政府、民国政府的百年镜鉴。擦拭一番这枚镜鉴,不知能否照见一个国家、一支军队曾经失魂落魄的历史。  “尚武精神”曾是中华民族理性的一个重要侧面。军魂、军心不是一切,但丧失军魂、军心的军队,以及拥有这么一支军队的国家,在国际较量中必然丧失一切。这是清政府、民国政府的百年镜鉴。擦拭一番这枚镜鉴,中华欲大国崛起,必然要有与大国匹配的强兵强将。【作者简介】  田秉锷江苏著名文史学家,徐州师范大学教授,徐州市政协委员,原《淮海文萃》的主编,曾著有《毛泽东诗词鉴赏》、《金瓶梅与中国酒文化》等作品。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大国无兵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807625230
《大国无兵》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出版地长春出版单位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 272 印数 8000

书籍信息归属:

大国无兵是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于2008.0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C955.2 的主题关于 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