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35.0
本书作为中美诗学协会第一届年会的成果之一,本论文从与会代表们提交的100多篇论文中遴选出70余篇并集结出版。此论文的编选保持了会议的国际间对话特色,力求体现其学术精华和国内外学界在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该论文收录了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不同国家学者撰写的71篇论文,突出了学术思想的对话和碰撞,体现了论文的多样性、多元性、创新性特色。
综论
The Condition of Poetry When Everybody Is a Poet
技术化语境与审美的现代转型--关于西方现代派文学发生的现代性阐释
Essentialism and Anti-essentialism:A New Dualistic Opposition in Literary Research
跨文化语境中的诗歌
From Grid to Klein Bottle:Poetry,Poetics。and Transnationalism
The Architectonics of Form and Content in WBYeats's“Nineteen Hundred and Nineteen”
“以诗译诗”:一种必须坚持的诗歌翻译观念
互文与戏仿视阈下20世纪中美诗歌的历史分期
玛莲·法莫与席尔共同吟唱的跨语言抒情诗
多恩诗歌节奏及其翻译初探
庞德的“误读”与“虚构”--《华夏集》中妇女组诗的研究
Ezra Pound and Poetics of Translation
当代新诗关键词:读者--兼与美国诗歌比较
对《变形》和《格林童话》的互文性研究
The Concept of the Ominous Owl in Chinese and Foreign Poetry and Folklore Narratives
译者的文化身份对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的影响--以韦利的翻译为个案
比较视野中的《神曲》与《离骚》
同样的愤懑情结,不同的反叛声音--《嚎叫》与《相信未来》之比较探析
An Analysis of Poetic Images in English Poetry from a Semiotic Perspective
诗歌经典重读
Strategies of Dislocation in Poetry by Erin Moure
解读奥哈拉的“存在焦虑”--兼论“存在焦虑”作为一种文学创作驱动力
查尔斯·奥尔森的动力诗学
多元文化视阈下的后垮掉派诗人杰克·弗利研究
艾略特的《诗篇》的互文性解读
从自卑到自傲:从诗歌看本·琼森的性格发展
论《与他者在一起》中的历史书写及其对V的表征
简单、强烈、瞬间的美:论卡明斯的爱情诗学
《旋转炮塔炮手之死》之“反挽歌”书写
Defamiliarized Beauty in Emily Dickinson's Poetry
狄金森诗歌的地理图式及深层意蕴
论托马斯·哈代诗歌的对话性叙事--从《献给小巷相遇的露伊莎》说起
对约翰·多恩《出神》的双重解读
《星期天早晨》:唯美、异教与神性
弗罗斯特人生价值的存在主义解读
弗罗斯特的爱与需要: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关于西方现代派文学发生的现代性阐释
Poetry as a Revolutionary Means in Sandra Cisneros'The House ON Mango Street
论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立体主义诗歌
Wordsworth's Poetic Experiments and Modern Popular Culture
跨越时空的诗艺--伊丽莎白·毕晓普诗歌中的立体主义因素
卡明斯的视觉诗歌解读
查尔斯·伯恩斯坦与语言诗
The Language Poetry:A Utopia Made of Signifiers
诗歌可以没有文字--从声音诗“l-100”看语言派对诗歌声音和表演维度的追求
Mascunlinity Challenger:An Inter pretation of Charles Bernstein's“The:Ballad of the Girly Man”
献给“懦弱者”的赞歌--查尔斯·伯恩斯坦的政治诗《“懦弱者”之歌》的文化分析
意象与“才趣”:1991年后的伯恩斯坦诗歌
Playing in a Game without Rules-An Interpretation of Charles Bernstein's Poetry
解读查尔斯·伯恩斯坦的诗歌《人生众生相》
论查尔斯·伯恩斯坦语言诗的语言观照--以《几维树上的几维鸟》为例
The Indeterminacy in Charles Bernstein's“every lake”:A Deconstructive Interpretation
美国语言诗的诗学观及写作特色--以查尔斯·伯恩斯坦的诗歌为例
诗歌中的族裔、性属、身份
隐藏的姓名和复杂的命运:拉尔夫·沃·埃利森与拉尔夫·沃·爱默生
布鲁克斯长诗《在麦加》中的凝视方式与空间视角
“英语是一种外来的痛苦”--马琳·诺比斯·菲利普的《论语言的逻辑》赏析
《赞美这一天》的文体学分析
论丽塔·达夫诗歌中感知的两重性
理查德·赖特的诗学主张与艺术实践
论玛雅·安吉罗诗歌中的女性意识
以自然名义发出的女性之声:《仿佛来自小鼓的歌唱》自然意象解读
希尼的身份建构困境及其对策
劳伦斯现代主义诗歌的自我身份建构
窗子里暗影中孤独燃烧的灵魂--细析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四首散文诗
泰戈尔《故事诗》中的女性形象透视
《在候诊室》的性别意识解读
Resurrection of Identity:An Interpretation of Sylvia Plath's“Daddy” Hardy's War Poetry-In Time of“The Breaking of Nations”
艾米莉·狄金森的爱情观探析
生态诗歌与生态诗学
简·何丝费尔的诗歌与禅修
Syncretism in Momaday's In the Bear's House:Harmoniotls Coexistence between God,Human,Beast,and Nature,and between Whites and Indians
囚徒、咆哮、人间乐园--《忽必烈汗》的生态女性蕴涵
论伊迪丝·斯特维尔核弹组诗中的生态意识
威廉·华兹华斯十四行诗《致睡眠》生态解读
人·战争·自然:论惠特曼战争诗歌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后记
《中美诗歌诗学协会第一届年会论文集》与会代表围绕会议议题,提交了百余篇颇有见地的学术论文,从整体上反映了当前国内外学术界在诗歌和诗学研究领域的新视点和新成果,体现了跨学科、跨文化研究的比较研究视野和学术创新的勇气,同时也展示了不同国家和文化语境下的学术特色。这部会议论文集较为集中地展示了与会代表们各具特色、不乏创见的优秀成果。因而,这部会议论文集具有鲜明的学术特色,特别在帕洛夫的诗学研究、伯恩斯坦及语言诗研究、诗歌的声音与表演、诗歌与现代媒体等领域具有突出的新意。这些都是中国学界尚未给予关注或关注不够,但又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课题,有助于开启中国诗歌和诗学研究领域的诸多新课题。在这一意义上,我们有理由相信,这部论文集不仅凝聚了一个时期产生于不同国家和文化语境中的诗歌诗学研究成果和学术思想,而且一定会促成学术思想的裂变、碰撞、交流,一定会滋养新的学术思想、开启新的学术空间。
此论文的编选保持了会议的国际间对话特色,力求体现其学术精华和国内外学界在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该论文收录了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不同国家学者撰写的71篇论文,突出了学术思想的对话和碰撞,体现了论文的多样性、多元性、创新性特色。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中美诗歌诗学协会第一届年会论文集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62261322 如需购买下载《中美诗歌诗学协会第一届年会论文集》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武汉 | 出版单位 |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5.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19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中美诗歌诗学协会第一届年会论文集是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3.6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106.2-53 的主题关于 比较诗学-世界-文集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