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36.0
四公子出自名门,才华杰出,风流潇洒,性格各异,命运多舛:侯方域与李香君的事迹成为的著名戏曲《桃花扇》的素材;陈贞慧是复社中坚,文章风采,著名于时,因揭露阉党分子的丑恶嘴脸而闻名于世;冒辟疆拒绝清廷征辟,甘老江湖,他与董小宛成就了一段才子佳人的千古佳话,以致人们演绎出“董鄂妃之说”、“被虏之说”等多种版本的传说;方以智削发为僧,埋头学问,成为晚明的一代宗师。全书语言流畅生动,非常适合休闲阅读。
前言
引子明末的形势
一、复社
1.明末的社
2.复社的出现
3.复社加入政争
4.复社倒阁
5.大明帝国的覆灭
二、弘光小进行
1.拥立福王
2.钱谦益投靠马、阮
3.阮大铖复出翻案
4.阮大铖准备消灭复社
5.弘光朝内讧
6.马、阮的下场
第一章陈贞慧
一、陈贞慧的父祖
1.陈贞慧的祖父陈一经
2.陈贞慧的父亲陈于廷
二、陈贞慧与复社
1.陈贞慧是复社中坚
2.阮大铖是东林叛徒
3.复社君子与阮大铖结怨
4.复社与阮大铖势不两立
三、陈贞慧在南明时期
四、陈贞慧不仕清朝
1.亲友无一人降清
2.二十年不入城市
3.陈贞慧之子陈维崧
第二章冒辟疆
一、冒氏家世
1.成吉思汗的后人
2.冒辟疆的祖父冒梦龄
3.冒辟疆的父亲冒起宗
二、风流少年
1.科场不利
2.参加复社
3.复社君子痛骂阮大铖
三、红粉知己
1.慕名造访董小宛
2.冒辟疆与陈圆圆的一段姻缘
3.冒辟疆与董小宛终成眷属
4.董小宛与董鄂妃的疑案
四、不做亡国奴
1.亡国之痛
2.不媚新朝
五、凄凉的晚年
1.晚年穷困潦倒
2.遭遇家变
第三章方以智
一、桐城方氏
1.桐城方氏的源流
2.方学渐奠定方氏家学
3.节烈文采的方门女性
二、方以智多彩的一生
1.涉猎极广的少年时代
2.卷入政争的青年时代
3.南奔投桂王
4.出世未敢忘世
三、方以智的学说
第四章侯方域
一、中州久树东林帜
二、白下新登复社坛
1.应试侨寓秦淮河
2.阮髯欲托侯生庇
3.烽烟未靖家难还
4.阮髯报复侯朝宗
5.侯生辗转入牢笼
6.李姬盟誓终不移
三、壮悔堂前无穷悔
四、社朋畏友几多人
前言
纵观中国历史,最惨烈的莫过鼎革之时,动辄几百万、几千万无辜生命葬送在无谓的争斗之中,财产损失更是不在话下。当然,更为无法估量的浩劫还是在文化和精神层面,残忍的屠杀、文物的丧失、人伦的裂变、道德的沦丧都是难以用文字和语言描述的,其给后世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是一时所能够算清的。这创痛绝不是一代甚至几代可以抚平、恢复得了的。
现代学者牟宗三先生说过:“中国文化亡于明亡之时。”这道出了明清交替时的巨大变化。至于此天崩地坼之变到底是推动了历史的进步,还是延缓了历史的进步,史学界并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
现代史学界认为,明末的中国社会已经孕育着蓬勃发展的资本经济萌芽,手工业竞相发展,商贸业迅猛成长,人民思想逐渐解放,有人提出抑制君权,提倡“工商皆本”的启蒙思想,党社运动日趋活跃,西方先进文化已进入中国的门槛;虽然政治上仍是高度的封建集权,但是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则,焉知继续发展下去不会出现个虚君共和的宪政体制?只是在民变与外寇的交互打击下,这个转变终于没有到来。几百年来一直觊觎着富庶中原的满洲人,终于如愿以偿地入主中原。清初生产力遭受严重破坏,逐渐形成闭关自守局面,兴文狱,禁结社,禁锢学术思想,强化民族压迫,民族之间的隔阂纠纷加剧,中西交流中断,等等。近年来,一些清史“专家”百般吹捧“康乾盛世”,到底这个“盛世”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值得人们好好反思。
其实,明朝的灭亡并不可避免。说起明末形势,令人一喟三叹的是南明政权的不作为。昏庸的弘光帝一心贪图享受,在清军兵临城下之时仍在挑秀女,选伶人。以马士英、阮大铖为代表的腐败官僚集团,对上酒色逢迎,对下打击异己,使得朝政一团糟。左良玉与四镇等军阀势力勇于内斗,为争权夺位,不惜同室操戈。而以复社士人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在内忧外患之下,依旧征歌选舞,诗酒清谈,国难当头,毫无作为,当然,这群在野的知识分子,一群退出政治中心之官僚子弟,想要有所作为,恐非易事。
自崇祯帝殉国至各地的抗清运动大体沉寂下来,经历了十九年之久(16441662)的痛苦历程。这期间有多少中国人死于刀兵之下,恐怕很难精确地统计出来。除了动不动的“屠城”之外,许多肝胆志士拒不投降,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还有无数有血性的中国人为反对“薤(剃)发令”,走上了武装斗争的道路,最终杀身成仁。
陈贞慧、冒辟疆、方以智和侯方域等“复社四公子”就是在这时代剧变时,居住在南京的几个贵族出身的文人。
四公子除了方以智之外都是明朝诸生(秀才),他们自然没有“臣死节”的义务,所以在亡国之生死关头没有做成烈士。处在朝代嬗替世风变革之时,士人的出处成了生死攸关的大节。巧诈善变者飞黄腾达,忠贞不渝者固守沉沦。高风亮节的四公子或是避世做了逸民,或是逃禅成了僧人,大多采取了与当局不合作的态度。只有侯方域一度参加科考,还曾为当局出谋划策,想要投怀送抱,但终止于悬崖边缘。
虽然四人经历不同,但是大都坚持了民族的气节,保持着士人的风骨,这种精神正是我们民族屡覆屡兴的玄秘之所在。
陈贞慧(16041656),宇定生,江苏宜兴人。父亲陈于廷曾任官左都御史,是明末东林党的中坚人物,因反对阉党,饱受迫害。儿子陈维崧(16251682)字其年,号迦陵,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在陈贞慧死后多年的康熙十八年(1679),陈维崧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但一直心情抑郁,四年后卒于任所。
陈贞慧是复社中坚,文章风采,著名于时,曾与吴应箕、顾杲共议声讨阮大铖,由吴起草《留都防乱公揭》,张于南京,揭露阉党分子阮大铖的真实面目。南明弘光朝,他受阮迫害,曾一度入狱。明亡后,拒绝清廷的徵辟,终身不仕,隐居家乡,埋身土室,十余年不入城市。陈贞慧文章婉丽娴雅,兼擅骈散两体。记载掌故及纪念明末清流和殉难人士的作品,多寄托故国之思。
冒襄(16111693),字辟疆,号巢民,蒙古族,明末清初的文学家。他出生在如皋城一个世代仕宦之家,其先祖为元朝皇室后裔。冒辟疆诗文俱佳,但科场不利,六次南京乡试,皆下第,怀才不遇,有志难伸。崇祯十六年(1643),20岁的董小宛嫁给冒辟疆,成就了一段才子佳人的千古佳话。清顺治二年(1645),清兵大举南下,冒辟疆、董小宛为避战火流离颠沛,历尽磨难。在中原板荡之时,他显示了自己强烈的民族气节,束发汉服一副行者打扮,隐居家中,接纳抗清力量,交结遗民志士。到晚年,冒辟疆的生活极为清贫,以致到了卖字换酒的地步,“陋巷独处,仍手不释卷,笑傲自娱。每夜灯下写蝇头小楷数千,朝易米酒”。
冒辟疆、董小宛这对郎才女貌的神仙眷侣甘愿过着清贫的隐居生活,耐得住寂寞,在清贫中度过一生。董小宛也在操劳中积劳成疾,28岁就香消玉殒。人们似乎不愿意她这样过早地离开人间,因此对她的结局演绎出“董鄂妃之说”、“被掳之说”等多种版本的传说。
方以智(16111671),字密之,是明末清初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方以智出身安徽桐城,他自幼秉承家学,曾随父宦游,至四川嘉定、福建福宁、河北、京师等地,历见名山大川,遍游京华胜地,增长见识。成年后,载书泛游于江淮吴越间,遍访同道,博览群书,交友结社,以文章博学闻于天下。
崇祯朝亡后,复社仇敌阮大铖把持南明弘光朝政,方以智受到迫害,化装逃离南京,流落在岭南、两广一带,以卖药为生。当清兵大举南下时,他曾联络东南抗清力量抵抗。顺治七年(1650),清兵攻陷广西平乐,方以智被捕,他坚贞不屈,清将为其正义所动,听任其出家。他即易服为僧,改名弘智。晚年定居江西庐陵青原山,自称“极丸老人”。康熙十年(1671)冬,方以智为他事牵连被捕,解往广东,途径江西万安惶恐滩头,因疽发卒于舟中(一说投水殉国)。
明清之季,西学东渐,方以智一面秉承家教,以《易》学传世;另一面又广泛接触传教士,学习西学。经过孜孜不倦的努力,他终于在哲学和科学两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方以智学识渊博,自天文、舆地、礼乐、律数、声音、文字、书画、医药、技勇之属,皆能考其源流,析其旨趣。
侯方域(16181654),字朝宗,河南归德人(商丘)。他长于古文,宗“唐宋八大家”,作品有《壮悔堂集》。其散文往往能将班、马传记与韩、欧古文以及传奇小说手法熔为一炉,形成了一种清新奇峭的风格,而尤以传记散文见长。他与魏禧、汪琬被称为“清初三大家”。侯方域的《李姬传》记述了他的红粉知己李香君的事迹,歌颂了她深明大义、明辨是非、不阿附权贵的高尚品德;同时也反衬了奸佞阮大铖的卑鄙嘴脸。传中的其他人物,均有声有色,形象生动。剧作家孔尚任后来借用《李姬传》的主题创作了戏曲《桃花扇》,从而使侯方域名声大噪。
侯方域在四人中年龄最小,才华也突出,可是终因耐不住寂寞,总想挤进“体制内”,参加了顺治八年(1651)的乡试,成为他人品中的瑜中之瑕。说起来,这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剧,因为“学得文武艺,售与帝王家”一直是读书人的出路;研究学问,作为与当政者抗衡的独立政治力量,自古在“圣贤书”中就没有出现过。后来侯方域觉悟到这错误的一步,将书斋命名为“壮悔堂”,百般悔恨自己的不智之举。可是偏偏一曲《桃花扇》传遍天下,倒让众人都只记住了侯方域,其他三位复社君子反倒成了配角。
与“清末四公子”、“民国四公子”不同,“明末四公子”生于同时,才性文章,相互深交,意气相投,只可惜生不逢时,既不能见用于当时,又无缘发挥其聪明才智,默默地了却一生。不过历史毕竟公正,使他们不至于湮没青史,给人们留下了一段美好佳话。
“明末四公子”是哪“四公子”?他们是:与李香君的事迹成为著名戏曲《桃花扇》的素材的侯方域,复社中坚,文章风采,著名于时的陈贞慧;与董小宛成就了一段才子佳人的千古佳话的冒辟疆;削发为僧,埋头学问,成为晚明的一代宗师的方以智。本书以他们的生平事迹为素材,再现了他们不同凡响的一生。 现代学者牟宗三先生说过:“中国文化亡于明亡之时。”明末,朝廷政治腐败到了极点,内忧外患接踵而来。许多知识分子空怀一颗报国之心,却被奸佞所不容。被称为“明末四公子”的陈贞慧、冒辟疆、方以智和侯方域,就是在和阉党分子阮大铖、马士英等人不断的政治交锋中,而扬名天下的;侯方域与李香君的事迹成为著名戏曲《桃花扇》的素材;陈贞慧是复社中坚,文章风采,著名于时,因揭露阉党分子的丑恶嘴脸而闻名于世;冒辟疆拒绝清廷征辟,甘老江湖,他与董小宛成就了一段才子佳人的千古佳话,以致人们演绎出“董鄂妃之说”、“被虏之说”等多种版本的传说;方以智削发为僧,埋头学问,成为晚明的一代宗师。全书语言流畅生动,非常适合休闲阅读。【作者简介】 王忠和,1945年生,曾任教于南开大学。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78年考取中国科学院研究生,1981年去美国留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92年到南开大学任教,著有《清末四公子》(东方出版社)、《袁克文传》(百花文艺出版社)、《新编英国王室史话》(百花文艺出版社)、《新编法国王室史话》(百花文艺出版社)、《新编德国王室史话》(百花文艺出版社)、《新编西班牙王室史话》(百花文艺出版社)、《新编俄国王室史话》(百花文艺出版社)、《新编日本王室史话》(百花文艺出版社)、《英国王室》(百花文艺出版社)、《法国王室》(百花文艺出版社)、《俄国王室》(百花文艺出版社)、《日本王室》(百花文艺出版社)、《项城袁氏家传》(百花文艺出版社)、《东至周氏家传》(百花文艺出版社)、《韩国王廷史》(团结出版社)、《民国四公子》(团结出版社)等。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明末四公子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06037075 如需购买下载《明末四公子》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东方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6.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0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91 | 印数 | 6000 |
明末四公子是东方出版社于200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820.48 的主题关于 历史人物-生平事迹-中国-明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