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36.0
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题为《吴越文化的发展历程》,从新石器文化写到五四新文化,由董楚平一人执笔;下编题为《吴越文化的若干方面》,分《农业》、《陶瓷》、《科技》、《书画》、《戏曲》、《书院与学校》、《版刻与藏书》七章,由游修龄教授等八人撰写,条块结合,全面反映广义吴越文化的整体面貌与个性特征。本书稿的最大优点是创见迭出,自成风格,崇尚实证,力排空疏,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前言(董楚平撰)
上编 广义吴越文化史(董楚平撰)
第一章 改写历史的新发现
第一节 20世纪30年代的开创性工作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文化序列的确立
一 钱塘江以北的马家浜一一崧泽文化
二 钱塘江以南的河姆渡文化
三 钱塘江南北的良渚文化
四 宁镇地区的北阴阳营文化
第三节 世纪之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
一 跨湖桥文化
二 浦江上山遗址
三 嵊州小黄山遗址
第二章 长江下游第一次文明(玉器文明)
第一节 一个被历史遗忘的文明古国
前言(董楚平撰)
上编 广义吴越文化史(董楚平撰)
第一章 改写历史的新发现
第一节 20世纪30年代的开创性工作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文化序列的确立
一 钱塘江以北的马家浜一一崧泽文化
二 钱塘江以南的河姆渡文化
三 钱塘江南北的良渚文化
四 宁镇地区的北阴阳营文化
第三节 世纪之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
一 跨湖桥文化
二 浦江上山遗址
三 嵊州小黄山遗址
第二章 长江下游第一次文明(玉器文明)
第一节 一个被历史遗忘的文明古国
一 玉器的超前与宗教的统
二 统一的权力中心一一首都
三 森严的礼制
四 “方戊会矢”一一一件良渚文化陶文的释读
第二节 早期文明的意识形态
一 良渚文字与创世神话、宇宙模式
二 太阳崇拜与祖先崇拜的地位变化
三 神像与伏羲
四 琮者,宗也
五 祭坛与大墓的关系问题
……
下编 吴越文化面面观
传统史学的先秦史研究视野,基本上局限于黄河流域,对长江流域的先秦文化,尤其是史前文化,了解甚少。到了20世纪30年代,长江流域开始发现秦代以前的考古资料,其文化面貌与黄河流域明显不同,令人耳目一新。于是,“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作为填补中华文化的空白点而被提到研究日程上来。其中,以“吴越文化”提出最早。当时所说的“吴越文化”,泛指上古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与青铜时代)的长江下游文化。
20世纪50年代以来,考古界也使用“吴越文化”一词,他们所说的“吴越文化”是指吴、越二国时期的文化,不包括史前文化。根据“考古学文化”的命名惯例,史前文化一般以最初发现的典型遗址所在的小地名作为该文化的名称。例如,河姆渡文化遗址已发现数十处,其中以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最早,故称那数十处遗址性质相同的文化为“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遗址已发现数百处,其中以余杭良渚遗址发现最早,故称“良渚文化”。这些都是史前文化。至于历史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则以国家、民族的名称来命名,例如“商文化”、“周文化”、“楚文化”、“巴蜀文化”等。“吴越文化”既然以吴、越二国的国名来命名,作为考古学文化,自然应指吴、越二国时期的文化。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广义吴越文化通论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00499671 如需购买下载《广义吴越文化通论》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6.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1 × 15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广义吴越文化通论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1.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295 的主题关于 文化史-研究-华东地区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