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解密

易经解密

杨德存, 编著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年代:2006

定价:26.0

书籍简介:

本书作者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解读周易,把它作为一部哲学和历史著作进行解读和分析,成为一种全新的研究观点,从而对传统的易经研究隔入八卦占卜理论认识的怪圈进行了完全的否定。

书籍目录:

《周易》的历史演变过程

《易经》六十四卦释译

朝歌羡里章十四篇(含乾卦)

“十年勿用”章二十六篇

南征十二篇

北征十四篇

克殷章(牧野大战章)十二篇

“三年有赏于大国章十二篇”(行政章)

易经用字详解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诗经.王风

黍离

君子于役

君子阳阳

扬杨之水

中谷有蓷

兔爰

葛萬

采葛

大车

丘中有麻

参考资料

附:

马王堆帛书《六十四卦》释文

《周易.系辞》

前言

本想写一部探讨八字算命文化的书,但是当追寻占卜起源的时候,发现了《易经》与阴阳理论本身根本没有直接联系。《易经》成书于公元前1066年前后,是西周王朝奠基人和缔造者姬昌所著,而阴阳理论直到汉初《淮南子》一书问世才基本完整地形成。易经的成书年代与阴阳理论的形成竟有将近一千年的时间差?带着这个疑问开始查阅相关的资料,在先秦的典籍中寻找有关《易经》的踪迹。先秦的历史原本在教科书中是学过的,但是为了弄清上述疑点只好仔细阅读《史记》与《汉书》中有关的篇章,但是疑点不但没消除反而越来越多,以致开始对姬昌其人和《易经》有了新的思考。

首先围绕姬昌其人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了《史记》和先秦典籍中关于所谓“太公”的扑朔迷离的身世。按照直接理解史记的看法,齐太公姜子牙事周不过十年有余,虽有大功贵不过周公旦,其封地于齐(与天齐,今山东东北大部分),享天子礼,乐,与“周礼”已不相符,而司马迁将齐太公世家排在姬昌两位兄长之后周公之前,如无特别背景这样的排序有违封建之尊卑。

司马迁在《史记.留侯世家》中提到了一部名是为《太公兵法》的书,这部书在后世的所有典籍中均不见踪影,这位太公何许人?除了一部神话的《封神榜》小说,后世很少有人问津,司马迁会杜撰出那么一本书吗?如果有这部书,它怎么后来又没了踪影?

按一般说法,《易经》是一部占卜用的卦书,毫无疑问姬昌就是一位长于算卦的先生,但绝称不上算卦的祖师。姬昌之前占卜活动已经有了数千年的历史,如称姬昌为祖师必然会招来非议,然而后人对姬昌却奉为“圣人”,西周王朝如此,即便是刻意贬周的汉代亦如此,其“圣”在何处?因为会算卦?为什么不先为自己算算,别去羡里受那么多年的思乡之苦啊!

圣人之“圣”绝不在于会算卦,《系辞.上传》第四章“《易》与天地准,故能弥伦天地之道。……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系辞下传第一章“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圣人之“圣”应在于此。

经过反复的考证后,最终抛弃了繁杂的八卦阴阳占卜理论,按照古文(甲骨文和金文)的字意破解《易经》的奥秘,相信这是正确的思路。凭心讲,直到书稿完成的今天,自己的信心也不是那么足。虽然有许多著名的专家学者已经认定《易经》与阴阳理论没有关系,虽然已经认定《易经》本质是哲学、是历史,但是仍然信心不足。这种信心不足当然是来自多方面的,首先是要面对那么多的易学专家,思绪实在杂乱,怎么能想象得出这样的思路就正确呢?这至少是一个长达两千年的情结。其实不单单是我底气不足。国内的许多出版社的底气同样不足,但是退一步想,既然有了这样的思路为什么不拿出来让大家发表看法?为此应特别感谢团结出版社的支持。

《易经》,无论它是古代占卜典籍,还是人类最早的唯物主义哲学著作或称为政治军事著作,它都不失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它身上体现的都是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

当上古的初民面对威力强大的宇宙自然现象,既不知又无能为力的时候,我们的祖先面对艰苦的生存环境感到迷茫无助的时候,选择占卜当然是决疑的捷径,就是今天谁又能说人类已经把宇宙空间的秘密全部探索清楚了?谁又能说,人可以完全不受命运的安排?占卜文化自然有它产生的渊源。但是被奉为群经之首的《易经》,它原本的确就不是源于占卜,而是在人类文明处于启蒙时期,占卜文化盛行时结出的满含唯物主义理念的硕果,其中的哲学理念直到今天仍然适用。姬昌的唯物主义理念的产生和最终能达到一定的高度绝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实践,取之于实践。姬昌的祖先弃因种田“有功于天下”,被舜封为后稷,至祖父古公因受戎狄部族的攻击,带领族民迁至今陕西岐山一带开垦荒地,创建了以农桑为主业的姬氏部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为姬氏部族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加之古公“积德行义”,族民对古公都很爱戴,这对少年姬昌的思想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古公重视生产实践,主张积德行义的长者风度是姬昌后来形成的,由“仁”而至“爱”,重视实践成果的唯物主义理念的根源。

“仁”在现代汉语中的含义是仁慈、仁义的意思,而在甲骨文中,它的本意应是人与人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这在等级森严的奴隶制社会时期应是对社会认知与思想领域的巨大飞跃。

我们不能否认阴阳理论对于哲学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但是我们更要科学求实的思想方法去观察和思考事物。对《易经》的研究陷入了一个怪圈,一方面承认它是哲学是厉史,另一方面陷在八卦的占卜理论中不能自拔,就像有一位学者批评的“公理婆理是非难分”“不近考古自断生路”“思维僵化不讲学理”“关门研学自我陶醉”“主观臆断妄说盛行”,这位学者的言辞固然有些过激,但是的确点中了当前易学研究的死穴。重视考古成果,用唯物史观的科学辩证法才是解开《易经》之谜的金钥匙。本书就是试图以全新的思考方法对《易经》进行的探索,是否合乎情理尚须学界批评指正,文中肯定有不少错误和遗漏恭请各界学者指教。

作者

2006年5月1日

内容摘要:

  本书是作者在借鉴前人和他人同类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文字学、考古学以及历史学的各项研究成果,对《易经》文本解读和研究的一次大胆尝试。书中对《易经》自西周到东汉所经历的遭际和嬗变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提出了与传统大异其趣的诠释,其独辟蹊径的思路和结论,对传统研究具有一定的颠覆性,读来令人解颐。作为一家之言,《易经揭秘》一书,在百家争鸣中应当占有一席之地,相信会给广大《易经》爱好者以参考和启发。  《易经》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最具代表性的经典,其影响之深远,流传之广泛,堪称“群经之首”。在当前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下,《易经》的理论和思想,在哲学、艺术、经济、历史、科技、管理、军事等各个领域,突显出不可低估的价值。  本书是作者在借鉴前人和他人同类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文字学、考古学以及历史学的各项研究成果,对《易经》文本解读和研究的一次大胆尝试。书中对《易经》自西周到东汉所经历的遭际和嬗变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提出了与传统大异其趣的诠释,其独辟蹊径的思路和结论,对传统研究具有一定的颠覆性,读来令人解颐。作为一家之言。《易经揭秘》一书,在百家争鸣中应当占有一席之地,相信会给广大《易经》爱好者以参考和启发。【作者简介】  杨德存,男,1950年出生,北京市人。1968年下乡插队,1979年返城,并参加工作。198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警官大学中文专业,后从事机关文字工作。著有《易经原是太公兵法》(香港文汇出版社出版)。现潜心研究先秦两汉文化,对《史记》、《汉书》、《周易》等古文献有独到的心得和见解。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易经解密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802142213
《易经解密》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团结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6.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 242 印数 5000

书籍信息归属:

易经解密是团结出版社于2007.0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221.5 的主题关于 周易-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