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教育

触摸教育

张圣华, 著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25.0

书籍简介:

本书为教育随笔类读物。大多是发表过的文章。作者通过采访的形式以及深入实际写出了对教育的体验。分别为教育快评,有15篇文章;深度观察,15篇文章,与名家对话,12篇文章,培养中国读书人口,8篇文章;人物特写,2篇。如;教育回头看的理由、警惕有人在戏弄教育、你凭什末做教师、对教育的理解就像淘金、我们是否抛弃了陶行之等文章提出了教育中不同的问题。

书籍目录:

教育快评

我们是否抛弃了陶行知?

教育回头看的理由

警惕有人在戏弄教育

不准感动

关于“问”的纠缠

你凭什么做教师

空洞是一种危险

劝读与自读

爬坡式阅读: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冲击

引进谨防水土不服

对教育的理解就像淘金

“特级”教师真的好品牌

推荐图书的正道

如何解“作文之难”?

深度观察

今天怎样设计“成长书单”

把童年储藏起来

仰望与断想:在大师背影之外的地方

我们迷路了吗?

基层教育研究者的心灵世界

语文课:我们能否从教材中“突围”?

在语文教育的路上我们失落了什么?

没有不会作文的孩子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关于语文课文的选法

呼唤个性化作文的时代潮流《新作文》主编赵学文谈作文的重新定位问题

同学少年时正当御风云电视剧《恰同学少年》引发大学生人生观讨论

9天,看见的是另外一个民族的眼睛第三次中国高中生访日代表团访日侧记

当代急唤阳光作品一份调查表引发思考

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阅读大面积空白

“教师专业素养基本书架”

为教师读专业素养图书找门道

与名家对话

谁在启发教育思考访教育科学出版社社长所广

在怎样的尺度下诊断课堂?访杨九俊先生

新课程标准下的理想课堂到底什么样访《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和案例》丛书主编

教育创新先要有新理念

在世界范围内寻找教育的思想支撑访《外国教育家评传》编委、第四卷主编单中惠教授

这门课程该来得再早点美国库克大学副校长、《生涯规划》著者黄天中先生

参与式教师培训:旨在造血访西北师范大学吕世虎教授

在爱心之上构建民主精神

让孩子过一种更有诗意的生活关于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的对话

让世界读懂中华文化访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李庆本教授

马克思从“天上”回到“人间”杨耕教授谈《马克思传》

以坚硬的笔写出百年巨痛访《台湾风云》作者阎延文

培养中国读书人口

一只半翅膀的低空飞行2006年度教师用书出版发行盘点

教师用书选题空白与2006年度期待

在惊喜与遗憾中蹒跚成长

教材租型问题变得越来越酸

什么是真正的科普状态

怎样在中国培育一个巨大的图书市场广东图书市场考察记

作文类期刊今朝“变脸”

“老夫子”唐装西裤闯内地,孩子们是否买账?

人物特写

刘让贤:扎根青藏高原的教育坚守者

正在走远的东史郎

附一地震时期教育特别报道

我们受灾了,但我们更有力量了绵阳教育救灾突击队纪事

我怕误了孩子们的高考东汽中学教导处负责人王成杰的心事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绵阳九州体育馆北川教师安置点纪事

老师,请给自己一个悲伤的机会

附二人文追问

大宋的话语权

“朕且退矣”:大宋皇帝的“内禅”绝招

以假治国

对中医进行文化拯救

国医大师张灿王甲眼中的中医振兴大道

在家乡的梨枝上摇

我的导师滕咸惠先生

红桃K

欧洲行随想

前言

说起来,我是老教育了。

1984年就开始教高中一年级语文,一直教到高三。那时,学生差不多与我同龄。现在想起来,当时我真的不会当老师,而且与为人师表差得太远,说我误人子弟也不过分。好在我教得班里的学生语文高考成绩并不比别的班差。这使我有了块“遮羞布”。

我终究还是没有在教育中浮出头来,转眼就是20多年了。现在还在为教育着急上火。

在中国教育报也已经16年了。这里体制宽宏,不难为人才,想走就走。剩下我这样的,肝火越来越旺,白发越来越多,声音早已嘶哑,眼神也越来越不对劲儿。

翻看十年来的教育报合订本,吃惊地发现,有那么多话题多年来是重复的,新鲜的东西并不多。这让我感到有些悲凉。不知道这些年来,自己在忙什么。

这样想着,觉得这么多年来被绑架了。被教育绑架了。被押着转圈。

当听到有家长咬牙切齿骂教育时,我的脸就发烧,仿佛被骂的是我。又安慰自己:级别不够,别揽骂。但,当每天见女儿哈欠连天还在写作业时,我也想骂谁。我最担心女儿误了健康。

这么多年,自己嘶哑着嗓子,毫无章法地为教育喊着。细听听回音,是那么微弱;回头看看,足迹也不太清晰。我又安慰自己:在教育这条大船上,除了喊喊号子,自己徒手又能做什么呢。

好在,我2000年带领一批同志,创办了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大力倡导师生读书。第二年就与好友联动,策划了“全国教师阅读状况调查”和报道活动,这是近十年来影响最大的教师阅读状况调查,所得数据被反复引用;数年来,《读书周刊》培养了一大批书虫;连年的“推动读书十大人物”评选活动,使《读书周刊》成为中国教育界重要的读书引导平台。这也算是参与改造教育了。自己也因此研究出版,调研读书状态,混迹于文化人中。

也正因为主编《读书周刊》,阅读范围大大拓宽,补上了多年的阅读亏空。不幸的是,自己懒于记忆,边读边忘。反正陶渊明都“好读书,不求甚解”,也得允许我忘吧?这样混下来,自己的阅读逐渐集中于教育、历史、中医,文章也就杂起来,好像什么都懂似的。怪不得有年轻人说我“胆子大,什么题材都敢写”。我就使劲理解:这是夸我呢!

倒是真有一点,可以吹吹牛,我怂恿出版社推出了一系列教师读物,尤其一批古今中外经典教育著作的普及版,竟然得到了老师们的认可。最近主编的《大师背影书系》《教育寻根丛书》也陆续面世。我鼓吹在教育精神上,要续脉与近现代的教育大师们,如陶行知、夏丐尊、朱自清、丰子恺、叶圣陶等,主张教育回头看以疗救教育多动症。当然,这还是为了有效的教育现代化。

内容摘要:

  张圣华,曾组织全国城市教师阅读状况大型调查并主持“重读陶行知”活动,使全国阅读陶行知人数大增。《我们是否抛弃了陶行知》《把童年储藏起来》《让九亿农民捧起书本》《大宋的话语权》等文章曾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主编《陶行知名篇精选》《大师背影书系》《教育寻根丛书》。其中,《陶行知名篇精选》和《教育寻根丛书》中的《过去的教师》为近年畅销书。本书以教育随笔的形式,主要讲述了他对教育的一些触摸与思考。  让我们为教育这条船喊喊号子吧!这条船承载了太多的东西,教育是件如履薄冰的事,稍有不慎就有心灵受伤,请用心触摸教育,摸到她的脉,才会懂她的心。本书以教育随笔的形式,主要讲述了他对教育的一些触摸与思考。【作者简介】  张圣华,男,山东人。现任中国教育报编委,记者部、发行部主任。  20002005年任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主编。  20052008年任中国教育报人文中心主任。  曾组织全国城市教师阅读状况大型调查并主持“重读陶行知”活动,使全国阅读陶行知人数大增。  《我们是否抛弃了陶行知》《把童年储藏起来》《让九亿农民捧起书本》《大宋的话语权》等文章曾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  主编《陶行知名篇精选》《大师背影书系》《教育寻根丛书》。其中,《陶行知名篇精选》和《教育寻根丛书》中的《过去的教师》为近年畅销书。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触摸教育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京师教育随笔
9787303098880
如需购买下载《触摸教育》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3000

书籍信息归属:

触摸教育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09.0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G52-53 的主题关于 教育-随笔-中国-文集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