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36.0
本论文围绕牛李党争与中晚唐文学之关系展开,对党争的起因、党派分野、文人卷入党争的动机论析甚清晰;对党争中产生的“攻击型”文学作品的阐释亦较为充分可信。全文运用史料广泛深入,表现出扎实的文史根底和严谨的学风。对前人(包括一些权威学者)的见解地提出了不同看法,态度慎重而论析详明,足以成为一家之言。总体而言,本文是相当优秀的一篇博士论文。
绪论
第一章 关于牛李党争的几个基本问题
第一节 牛李党争起因刍议
第二节 党派分野和党争动力机制
一 党派分野的依据
二 党派分野动态结构
三 党争动力机制
第二章 牛李党争的演进历程
第一节 从前期党争模式向牛李党争模式的演变
一 前期党争中几个党争旋涡的考察
二 从前期党争模式向牛李党争模式的演变
第二节 文宗朝:互为胶着、互为进退时期
第三节 从会昌朝至大中朝:一党独制的阶段以及党争的结束
一会昌大中朝相权的演变轨迹:从“常令政事出于中书”至“愿相公无权”
二 会昌朝政绩的缔造
三 会昌大中之际党争的白热化以及党争的结束和余波
第三章 党争的产物:一种具有攻击倾向的文学作品
第一节 早期党争中产生的“攻击型”传奇作品
一 作为爱情悲剧和“攻击型”传奇作品的《霍小玉传》
二 《李娃传》主副调互补的叙述策略及其间接攻击策略
第二节 李党攻击牛党的系列作品探析
一 绯衣小儿和两角犊子——对图谶的利用
二 政治形势的变化与匿名、易名的攻击策略
三 李党攻击牛党的力作——《周秦行纪》
第四章 牛李党争与文士
第一节 李德裕贬死崖州与文士心态
第二节 从党派分野动态结构的角度来考察党争和文士的关系
第三节 杜牧与牛李党争
一 杜牧之为牛党辨
二 从边缘层向紧密层的摆动
第四节 李商隐与牛李党争
一 李商隐在党争风波之中
二 大中朝李商隐之行迹与心迹
三 从经验模式角度看党局牵连与义山无题诗之关系
第五章 牛李党争与中晚唐政治文化及晚唐诗风
第一节 作为中晚唐政治腐败之表征的牛李党争
第二节 牛李党争与中晚唐政治格局、政治文化的嬗变
一 牛李党争与中晚唐政治格局的嬗变
二 牛李党争与中晚唐政治文化的变迁
第三节 牛李党争与晚唐诗风
一 按照中晚唐政治文化的嬗变轨迹对晚唐文学发展作出分期与阶段划分
二 牛李党争参与塑造了晚唐政治文化从而参与塑造了晚唐诗风
余论 从牛李党争到白马之祸:怨恨积聚的晚唐社会和充满怨恨的文士
第一节 牛李党争时代文士的怨恨
一 永贞元和之际尚不足以形成“怨恨”心态
二 牛李党争时期怨恨心态之特征及其初步形成
第二节 唐末文士的怨恨
第二节 怨恨的晚唐社会与艳情及隐逸的风习 ……
一 沉迷于艳情世界
二 唐末隐逸之路
参考文献
后记
《牛李党争与中晚唐文学》围绕着牛李党争、文士、文学三者之间的关系展开论述。在政治与文学互动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三大部分的内容:1、牛李党争的性质、特征以及发展历程;2、牛李党争对文士的政治命运和生存境遇的影响从而对文学创作的影响;3、中晚唐政治格局、政治文化的嬗变与中晚唐文学的演变。该书共分为七章,绪论一章交代了该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出发点,第一、二章论述了牛李党争的特征和演进历程,第三、四、五章论述了党争中产生的一种具有攻击倾向的文学作品、党争对文士的影响、党争对中晚唐政治文化和晚唐诗风的影响,余论一章探讨了唐末文士的怨恨以及对诗风的影响。
作者在广泛占有原始资料的基础上,既重新梳理和探讨了牛李党争的历史真相,也重新梳理和审视了牛李党争与中晚唐文学的关系,提出了许多新见解,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牛李党争与晚唐文学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00476511 如需购买下载《牛李党争与晚唐文学》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6.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19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3000 |
牛李党争与晚唐文学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09.0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06.2 的主题关于 古典文学-文学研究-中国-唐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