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兰州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5
定价:22.0
本书系非化学化工类专业学生使用的基础化学教材。本书编写的基本思路是:以化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为主线,着重学生基本科学素质的培养和知识结构的完善,结合化学及其研究方法等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介绍化学的基础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绪论 1.1 化学的发展以及化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1.2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1.3 化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1.4 物理量及其运算 1.4.1 基本概念 1.4.2 对数中的物理量以及量值的计算 习题第二章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2.1 物质的聚集状态 2.1.1 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基本性质 2.1.2 气体状态方程与分压定律 2.1.3 等离子体 2.2 物质的化学组成 2.2.1 混合物的化学组成
第一章 绪论 1.1 化学的发展以及化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1.2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1.3 化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1.4 物理量及其运算 1.4.1 基本概念 1.4.2 对数中的物理量以及量值的计算 习题第二章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2.1 物质的聚集状态 2.1.1 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基本性质 2.1.2 气体状态方程与分压定律 2.1.3 等离子体 2.2 物质的化学组成 2.2.1 混合物的化学组成 2.2.2 整比与非整比化合物 2.2.3 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2.2.4 高分子化合物 2.2.5 配位化合物 2.3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2.3.1 玻尔理论 2.3.2 现代原子结构理论 2.3.3 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2.3.4 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周期律 2.4 分子结构与化学键理论 2.4.1 化学键 2.4.2 共价键理论 2.4.3 分子轨道理论基本要点 2.4.4 能带理论基本要点 习题第三章 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3.1 物质的结构与物理性质 3.1.1 微观粒子之间的作用力与物质 3.1.2 固态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3.1.3 液态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3.2 物质的结构与化学性质 3.3 物质的结构与表面性质 3.3.1 固体对气体的吸附 3.3.2 固体对液体的吸附 3.3.3 固体对固体的吸附 3.3.4 表面活性剂 3.3.5 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 3.4 材料化学概论 3.4.1 金属材料 3.4.2 无机非金属材料 3.4.3 商分子材料 3.4.4 复合材料 3.4.5 纳米材料 习题第四章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4.1 热力学基本概念 4.1.1 系统与环境 4.1.2 系统的性质 4.1.3 状态与状态函数 4.1.4 热力学平衡态 4.1.5 过程与途径 4.1.6 热和功 ……第五章 非氧化还原反应第六章 氧化还原反应第七章 现代化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主要参考文献附录
为了使我国高等教育能够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教育部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实施了“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高等院校非化学化工类专业的基础化学教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逐步转变为“大众教育”,各高校在学生来源及培养目标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必然导致教学基本要求的不同,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也必然会有差别,使用的教材也就应该有所不同。目前我国已有数种非化学化工类专业基础化学教材出版,且各有特色,极大地促进了非化学化工类专业基础化学的教学改革。 在多年从事基础化学一线教学的基础上,充分汲取已有的改革成果、已出版相关教材的特色和长处、国内外优秀基础化学教材的编写方法,并结合我国普通“教学研究型”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和要求、生源、师资水平等具体情况,编写了本教材。其基本思路是:以化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为主线,着重学生基本科学素质的培养和知识结构的完善,结合化学及其现代基本研究方法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按照“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探究模式”介绍化学的基础知识以及解决化学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并兼顾化学及其相关交叉学科的最新发展动向。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兰州理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多位教师的大力协助和支持,冯辉霞老师提供了第三章、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的部分编写素材,并和梁卫东、王玉春、王毅、陈娜丽、刘小育等老师一道提供了部分习题材料,进行了教材初稿的教学试用,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为本教材的最后成稿付出了辛勤的努力,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还要感谢石油化工学院领导以及我的家人的理解、关心和支持。
为了使我国高等教育能够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教育部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实施了“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高等院校非化学化工类专业的基础化学教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逐步转变为“大众教育”,各高校在学生来源及培养目标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必然导致教学基本要求的不同,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也必然会有差别,使用的教材也就应该有所不同。目前我国已有数种非化学化工类专业基础化学教材出版,且各有特色,极大地促进了非化学化工类专业基础化学的教学改革。 在多年从事基础化学一线教学的基础上,充分汲取已有的改革成果、已出版相关教材的特色和长处、国内外优秀基础化学教材的编写方法,并结合我国普通“教学研究型”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和要求、生源、师资水平等具体情况,编写了本教材。其基本思路是:以化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为主线,着重学生基本科学素质的培养和知识结构的完善,结合化学及其现代基本研究方法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按照“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探究模式”介绍化学的基础知识以及解决化学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并兼顾化学及其相关交叉学科的最新发展动向。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兰州理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多位教师的大力协助和支持,冯辉霞老师提供了第三章、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的部分编写素材,并和梁卫东、王玉春、王毅、陈娜丽、刘小育等老师一道提供了部分习题材料,进行了教材初稿的教学试用,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为本教材的最后成稿付出了辛勤的努力,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还要感谢石油化工学院领导以及我的家人的理解、关心和支持。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工程化学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311026578 《工程化学》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 |||
出版地 | 兰州 | 出版单位 | 兰州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2.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344 | 印数 | 3000 |
工程化学是兰州大学出版社于2005.0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TQ02 的主题关于 工程化学-高等学校-教材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