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的心理学

30岁的心理学

(韩) 金惠南, 著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26.0

书籍简介:

本书作者在书中告诉青年人不要惧怕成为大人,给青年正视自己的勇气。通过阅读本书可以让你更容易了解自我,在最迷茫的30岁可以让你超越自我,取得成功。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现实原则,还是快乐原则?

1.三十岁,被时间强行变为“大人”

2.没什么特别开心的,也没什么特别伤心的

3.不顺心的人们,不称心的世界

4.为什么我总感到莫名的不安?

5.爱,不可求的理由

6.结婚,结了会后悔,不结也会后悔

第二部分你也害怕成为大人吗?

7.身体是大人,心灵却是孩子

8.彼得.潘热潮

9.害怕成为大人

10.做大人的难处

11.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

12.害怕真挚的关系的人

13.极度讨厌权威的人

14.认为所有事情都很无聊的人

15.沉迷于假想世界的人

16.心智成熟的大人

第三部分心理学给我们的建议(1)

17.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受伤的小孩

18.为什么要面对不堪回首的往事?

19.该死心的时候就要死心

20.从丧失中发现意义

21.无法承受离别的心理

22.“再见”这一句话重要的理由

23.我们都有幸福的权利

24.如要幸福,就放它走

25.伤痛也是一种动力

26.战胜离别与伤心的力量

27.不要在伤感面前硬装成大人

28.朋友,把我的伤痛扛在自己肩上的人

29.不要勉强忘记

30.让伤感像水一样流走

第四部分心理学给我们的建议(2)

31.原谅并不意味着喜欢

32.我也可能会伤害别人

33.用幽默的眼睛去看世界

34.游戏的能力是精神健康的指标

35.大人也有幻想的权利

36.拥有属于自己的时间

37.慨叹当父母不容易的人们(1)不要刻意去做太优秀的父母

38.慨叹当父母不容易的人们(2)让孩子走自己的路

第五部分三十岁以后

39.变老的恐惧

40.中年生活带给我们的礼物

41.关于成为老人

42.愉快的上年纪的方法

43.毫无畏惧地迎接死亡的方法

前言

这个人他来过中国,他喜欢这里的孩子,他一直希望能在内地开演唱会,但当时北京还没有可以容纳四万人的体育馆,加之种种原因,他未能如愿……

现在,这里有了可以容纳十万人的体育馆,他却猝然死去……

好莱坞导演斯蒂文.斯皮尔伯格说:“他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按自己方式生活的人。我从没见过像他这样天真无邪的人。他是一个情绪化的童星,他按自己的方式行事。”

这个他就是迈克尔.杰克逊,这世上最有名的“不想长大的人”。他五岁开始登台献唱,十二岁已声名大噪。可时光飞逝,他却不愿长大,他把自己想象成永不会长大的“彼得.潘”,并为自己建造了巨大而豪华的“梦幻岛”。迈克尔.杰克逊是典型的“彼得.潘综合征”患者。“彼得.潘综合征”的特点就是:身体已经成年,心灵却还在童年。

有这种心理的人,无法分清梦幻和现实,总会感到莫名的不安与孤独,更不愿去承担责任和义务。他们永远不想长大,只想做大人羽翼下的小孩子,永远生活在在自己的“梦幻岛”中。

彼得.潘综合征正在全世界扩散,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心理症结。在加拿大,人们把这类人叫做“飞镖族”,意思是说扔出去后还会回到手中:在英国,此类人被称做“鲶鱼族”;在德国,他们被叫做“赖巢族”;在意大利,他们是“妈妈的小孩”;在日本,他们被称为“飞特族”(Freeter,Free和Arbelter的合成词)。在中国,人们习惯称这些人为“啃老族”。

这种心理在三十岁左右的人群中尤为明显。很多人明明已经接近而立之年,依然不能自立于社会。有些人害怕工作,所以被动地选择读研、读博、读博士后;有些人,即使找到了工作,也总是跳来跳去,一直不能给自己准确定位;有些人明明到了婚嫁的年龄,却因害十白承担责任而选择单身;更有越来越多的人,害怕做不好父母,选择了丁克……

其实,造成“彼得.潘综合征”这个结果的,是个人与家庭、社会的多重问题。现代的父母们给予了孩子过多的庇护,无忧无虑成长的人很少有直面困境的机会;现代社会又过于功利,强加给社会新人太多的责任和期望;而那些本应该及早独立的人,还没有做好准备,就被时间强行变成了大人,又被社会寄予了过高的期待值。所以,他们只能选择逃避,逃进自己的“梦幻岛”。

但是,成熟是一个无法逃避的问题,三十岁也是一个必须面对现实的年龄。飞人刘翔有句口头禅:“随便混混啦。”这可能代表了一个人从容的心态,但二十岁的人可以这样说,三十岁的人还可以吗?

如果到了三十岁,真正面临由孩子向大人过渡时,人们的彼得.潘心理得不到解决,不能寻求一种安全和正常的方式来释放自己,就会给生命和生活造成一种质的影响。假如迈克尔能够在三十岁时解决好自己的心理问题,他会不会有不一样的人生呢?也未可知。

当然,三十岁是一个梦想与现实际遇相碰撞,幼稚与成熟相混杂,享受权利多与承担义务多相交接的年龄,人们面临的问题不止不想长大这么简单,也不是一篇序言可以断清的。还是让我们听听韩国著名心理学家金惠南的见解吧!

内容摘要:

  飞人刘翔有句口头禅:“随便混混啦。”这可能代表了一个人从容的心态,但二十岁的人可以这样说,三十岁的人还可以吗?  之前,可以事事以快乐为原则,到了三十岁,人就必须面对现实了。可现代社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身体已经成熟,心灵却拒绝长大,心理学家称他们是“彼得.潘综合征患者”。  这世上最有名的“彼得.潘综合征患者”迈克尔.杰克逊去了,假如他有不一样的三十岁,他会不会有不一样的人生?  走下父母的船,走上自己的路,从三十岁开始,所有人都被寄予更高的期望,被托付更重的责任。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是被时间强行推到了三十岁,责任带给他们更多的是压力、困惑、挫折、苦恼。如何直面三十岁?如何走好三十岁?这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普遍性的现代社会心理症结。  金惠南的指点就像一杯契合心灵的热茶,消除困惑的同时,给人更多向前走的能量,也给人更明晰的前进方向。我们再不怕被人追着问:有房无?结婚无?生子无?  金惠南是韩国著名心理学家,她的作品《三十岁的心理学》是韩国的超级畅销书,自出版至今,热销300000册,始终盘踞畅销排行总榜前几位。她的书不求助于大道理,在琐言细语中,透出平实的关心,读来有闲话家常般的温暖。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30岁的心理学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47200728
如需购买下载《30岁的心理学》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长春出版单位吉林文史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6.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9 × 0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16000

书籍信息归属:

30岁的心理学是吉林文史出版社于2009.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844.2 的主题关于 青年心理学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