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29.0
本书属于历史类读物。本辑《温故》本期特稿收入了不少颇有分量的文章,如,《温故》是本社编辑出版的一种陆续推出的历史文化读物,已经出版了二十六辑。本辑《温故》本期特稿收入了不少颇有分量的文章,如,特稿专栏有汪朝光先生的《剪不断,理还乱——抗战时期的蒋、宋、孔关系》;影像专栏《日俄战争:成败的历史与历史的成败》展示了秦风先生收藏的、1904年日俄战争时法国媒体的第一手报道的珍贵图像;往事专栏有《曹禺、<;雷雨>;、崔小萍——记一段千古不灭的师生之缘》;文本专栏有《张晖问学日记选》。
[特稿]专栏
唐逸《落花飘逝的年华》
……我印象中,小学的课本颇洁净,没有意识形态的宣传,从未见过什么“大东亚共荣圈”之类的字样,甚至没有提及日本的地方。
汪朝光《剪不断,理还乱:抗战时期的蒋、宋、孔关系》
……从蒋的角度出发,他对宋子文和孔祥熙有什么样的长处、有什么样的短处,其实是一清二楚、完全了解的,但是这又要说到政治的复杂性,尽管蒋完全了解,但既然他是独裁领袖,他未必能完全得心应手地去发挥他们的长处、抑制他们的短处。
[人物]专栏
诸葛计《白天将军在历史研究所》
……白天同志最后十年的时间里,组织上是我的领导,业务上是我的导师。但我们之间的实际关系,又远比这要特殊得多、亲近得多。如何特殊、亲近法,这就得从1963年的最初相识讲起了。
林建刚《董时进的人生片断》
……董时进一直坚持私有产权是自由之母,没有私有制就没有自由,而没有自由就没有创造力,最终的道路必然是通往奴役之路。与董时进不同,作为民盟领袖的梁漱溟青睐土地公有制,而之所以坚持土地公有制,来源于梁漱溟骨子里知识分子的道德负罪感。
金岳霖:人生就一“好玩”
……他坐在平板三轮上东张西望,王府井人挤人,熙熙攘攘,谁也不会知道这位东张西望的老人是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
[影像]专栏
李佳达秦风《日俄战争:成败的历史与历史的成败》
……日俄战争日本胜利的光环背后,是太平洋战争战败几乎亡国的阴影;俄国失败的耻辱背后,是沙皇政府倒台、迈向革命的新契机。胜利与失败的历史辩证,以自己的脚步,串起时间长河中有意或无意的每一个瞬间,它像是一部电影,在人们眼前活生生地不断上演;它也是一则精准无比的预言,不可能重来,却似乎永远会再来。
[记忆]专栏
唐龙潜《父亲这一生》
……我现在已经过了六十岁了,在十二岁时突然变成一只鸡鸭,可怜无助地任人提来提去,在以后的岁月艰难中尽管还遇到过无数的困迫和不公,有愁有愤有怒有恨,但自己从未丧失过做人的尊严,于是这突变鸡鸭的经历就成了我人生的第一次、也是迄今唯一的一次“屈辱”的人生体验。
张樯《旧光阴里的主人公》
……很多年,我一直忘不了这个跟我不曾说过一句话的女孩,我始终记着她实在是毫无道理,我在那个乳臭未干的年纪也绝对不知相思为何物。说来说去,也许就是她身上散发出来的那个时代稀缺的属于女性的妖娆之气吧。
[口述]专栏
刘绪贻《几次运动中的经历》
……由于我在思想上同情右派,当然反右不会积极。所幸的是,当时我已不是宣传部长,又未确定新职,可以逍遥一些。但是,也不能不装成积极的样子,因此还是免不了做了违背良心的错事。
[往事]专栏
亮轩《崔小萍与曹禺:记一段千古不灭的师生之缘》
……尽管从《雷雨》初演至今已经八十多年,尽管曹禺去世已经十几年了,而当年他跟前的那个“小姑娘”崔小萍也九十多岁了,这段故事,我们如今听来,却恍然如昨。一点真心不灭,照澈万古苍茫,无数的离乱悲欢,便是从这一对师生由神交到相遇到分散又重逢再到天人之隔,余音袅袅延绵无限,所有的痛苦恩怨都不重要了,有了如此人情与诗情交织的故事,真诚而多情的人,就又有了无论怎么样都要好好地活下去的理由。
[往事]专栏
赖炜福朱新地《寻常人家的百年故事》
……2013年春节,我侄子赖维安的儿子海鹏结婚,赖家有六十多人回到老家(江苏省武进县礼嘉镇)出席海鹏的婚礼。这是几十年来人数最多的一次家族团聚,看着这济济一堂的欢乐喜庆场面,一幕幕往事涌上心头,回首这个家族走过的路,不禁感慨万千,遂萌生出把这些普通百姓故事写出来的想法。
[文本]专栏
维舟整理《张晖早年信札选》(下)
……下星期,弟将任本科生辅导员,每月可挣薪金200,加之补贴200,生活费大略可以解决,将来又有些奖学金(研究生奖学金,弟定能取得),生活可保无虑。又不须家里供给,所谓经济初步独立耳。惟将来博士须收费,亦是一大负担。
张霖整理《张晖问学日记选》(1999年5月—2000年12月)
……事实上,他在学术上的每一点进步都源于他持之以恒的勤奋与热忱。而他的经济困境和对前途的迷惘与担忧,也是每一个有志于学术的青年都可能面对的共同问题。
2013年推出的第四辑《温故》, “影像”专栏刊出了1904—1905年日俄战争(历史上的第零次世界大战)法兰西画刊对战争的第一手报导图像近40幅,为秦风老照片馆系列的代表作之一。
本辑“特稿”专栏,唐逸《落花飘逝的年华》回忆了1940年代自己在北师附小读书时的童年时光;汪朝光《剪不断,理还乱:抗战时期的蒋、宋、孔关系》以藏在美国胡佛档案馆的三人日记等材料为依据,回溯了这个阶段三人间纠结、复杂的关系。
“人物”专栏,诸葛计《白天将军在历史研究所》回忆了1963-1974年自己与白天将军共同经历的“四清”、“文革”等运动、长达十年的相处;林建刚《董时进的人生片段》通过零碎的史料勾勒出了这位民国史学家的一生;此外还有杨萍《金岳霖:人生就一“好玩”》。
“记忆”专栏,唐龙潜《父亲这一生》回忆了50-60年代大跃进期间自己因为“投机倒把”、偷卖烟枪被抓的经过和父亲两次被关押的痛苦经历;张樯《旧光阴的主人公》写了改革开放初期一些难忘的人和事,其中有自己暗恋的初中同学“女特务”张苏莉,有性格乖张、才华出众的侯老师,还有文工团的年轻人,等等。
“口述”专栏,《几次运动中的经历》首次刊出了历史学家刘绪贻先生的自传《箫声剑影》(下卷)的第三部分,口述自己1950年代在参与历次运动的经历。
“往事”专栏,亮轩《崔小萍与曹禺:记一段千古不灭的师生之缘》记录了台湾戏剧界的名导演、现在已是九旬老人的崔小萍女士回忆1940年代在曹禺门下当学生时的生动掌故和1989年她专程回到大陆探望老师的感人场面; 此外还有赖炜福口述、朱新地整理成文的《寻常人家的百年故事》。
2013年3月因患急病离世的青年学者张晖,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辞世,年仅36岁。 他遽然离世的消息,让众多同辈学人唏嘘垂泪。《温故》的“文本”专栏,特邀约张晖多年的挚交好友维舟将已经整理的、两人1994—2000年高中至大学毕业初期的六十余封通信在《温故》杂志上分两期首次全文发表,本辑刊出了第二部分。此外,这一辑《温故》还独家发表了由张晖遗孀张霖女士整理的,张晖在南京大学从本科毕业前夕到硕士一年级求学期间(1999年5月—2000年12月)的日记,可以视为中国当代青年学人求学过程的写照。
《温故》是一种陆续出版的历史文化读物。以今天的视角来追怀与审视过去,并为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所谓“温故而知新”。内容大体包括以下三方面:对人类以往生存状态的追怀;对历史的审视与反思;对历史文化遗迹与遗留文本的重温。
★ 《温故》 公民记忆——学者唐逸追忆70年前自己在北平的“小时候”+ 唐龙潜书写“父亲这一生”,回忆50、60年代家中“投机倒把”的经历和困难时期的“酱油炒饭”+ 改革开放初期留在张樯脑海中那些“旧光阴的主人公” + 寻常人家赖炜福祖孙三代60多口 的“百年故事”
★ 《温故》 珍贵文本——青年学者张晖1999年5月—2000年12月间日记首次发表 + 刘绪贻口述50年代参与土改、反胡风反革命集团运动和反右运动中的经历 + 诸葛计回忆曾任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的将军白天1963—1974的后10年
★ 《温故》 故人故事——抗战时期蒋介石、宋子文与孔祥熙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 “人生就一好玩”的金岳霖 + 民国农学家“董时进的人生片段” + 记崔小萍与曹禺之间“一段千古不灭的师生之缘”
★ 《温故》 中国影像——日俄战争:成败的历史与历史的成败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温故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49525492 如需购买下载《温故》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桂林 | 出版单位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9.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4 × 17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256 | 印数 | 10000 |
温故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3.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260.6 的主题关于 中国历史-现代史-史料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