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7.5
本书是对2004年1月第一版的修订。在一版教材出版至今的近三年中,我国法学界对外国宪政制度和宪法学理论的比较研究取得了诸多新成果,这些成果对我国的宪政理论研究具有借鉴意义,应当将其及时补充到教材当中,以满足宪法学专业教学之需。
绪论
一、宪法学的对象
二、宪法学的教学体系
三、学习宪法学的意义与方法
第一章宪法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第一节什么是宪法
一、“宪法”一词的来龙去脉
二、宪法的起源和特点
三、宪法的内容
第二节宪法的结构、渊源和分类
一、宪法的结构
二、宪法的渊源
三、宪法的分类
第三节宪法的基本原则
一、宪法基本原则概说
二、保障基本人权原则
三、人民主权和有限政府原则
四、法治原则
第四节宪法的创制与解释
一、宪法的创制
二、宪法的修改
三、宪法的解释
第五节宪法实施的保障
一、违宪审查的作用和违宪审查制度的形成
二、违宪审查制的发展
三、我国的违宪审查制
第六节宪法规范、宪法关系与宪法意识
一、宪法规范
二、宪法关系
三、宪法意识
第七节宪法的作用、效力和宪政
一、宪法的作用
二、宪法的效力
三、宪政
第二章宪法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宪法的出现和发展
一、近代西方国家宪法的产生
二、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发展
三、社会主义国家宪法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19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宪法
一、清末的“预备立宪”
二、中华民国时期的立宪活动
三、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制宪活动
第三节1949年以来的中国宪法
一、《共同纲领》
二、1954年宪法与新中国宪政体制的确立
三、1975年宪法与1978年宪法
四、现行宪法(1982年宪法)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章我国的经济政治性质
第一节我国的国家性质
一、国家性质的概念
二、人民民主专政的内涵
三、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与特点
第二节我国的经济制度
一、经济制度概述
二、我国宪法所确认的所有制和经济形式
三、我国的分配制度
第三节我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一、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度
二、我国的政治协商制度
第四节社会主义文明建设
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四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一节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概说
一、公民和国籍
二、公民与人民
三、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概念
四、公民权与人权
五、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
六、新中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一、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方面的权利和自由
二、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信仰自由
三、公民的社会、经济、教育和文化方面的权利
四、特定人的权利
第三节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一、履行基本义务是公民的责任
二、我国公民基本义务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
一、权利和自由的广泛性
二、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
三、权利和义务的现实性
四、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
第五节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限制及其行使原则
一、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限制方式
二、公民正确行使权利和自由的原则
第五章人大代表的选举
第一节选举制度概述
一、选举及其意义
二、选举制度的概念与内容
三、选举制度的历史发展与作用
四、选举制度中的代表制
第二节人大代表选举基本原则
一、选举基本原则
二、中国选举制度的物质保障和法律保障
第三节人大代表选举程序
一、代表直接选举程序
二、代表间接选举程序
三、对代表的罢免和补选
第四节人大代表与选民的关系
一、代表制或代议制理论简说
二、我国人大代表与选民的关系
第六章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第一节政权组织形式概述
一、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
二、政权组织形式的类型
三、政权组织形式的意义
第二节人民代表大会制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的优越性
第三节人民代表大会制的进一步完善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的途径和措施
第七章国家结构形式
第一节国家结构形式概述
一、国家结构形式的形成和基本特征
二、国家结构形式基本分类
三、单一制
四、联邦制
五、马克思主义对待国家结构形式的态度
第二节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一、我国建立多民族的单一制国家的宪法依据
二、我国建立多民族的单一制国家的客观必然性
三、有中国特色的多民族的单一制国家的内容构成
四、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优越性
五、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
第三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概念
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建立和种类
三、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
第四节特别行政区制度
一、特别行政区制度的法理基础和政策基础
二、特别行政区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基本特点
三、处理中央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四、特别行政区与我国其他行政区的联系和区别
五、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区徽
第五节国家象征
一、国旗
二、国歌
三、国徽
四、首都
第八章中央国家机关
第一节中央国家机关概述
一、国家机关的概念和特点
二、我国国家机关的组织与活动原则
三、国家机关的法定分类及我国的中央国家机关体系
第二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各专门委员会
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第三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
一、国家元首概述
二、我国国家主席的历史沿革
三、1982年宪法恢复设立国家主席的重大意义
四、国家主席的性质与地位
五、国家主席的产生与任期
六、国家主席的职权
七、国家主席职位的补缺程序
第四节国务院
一、国务院的历史沿革
二、国务院的性质与地位
三、国务院的组成与任期
四、国务院的职权
五、国务院的领导体制
六、国务院的会议制度
七、国务院的组织机构
第五节中央军事委员会
一、国家最高军事领导机关的沿革
二、中央军事委员会性质与地位
三、中央军事委员会的组成与任期
四、中央军事委员会的职能和领导体制
第六节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一、司法权和司法机关概述
二、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历史沿革
三、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和任务
四、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组织系统和职权
五、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原则、领导体制和审判制度
六、人民检察院行使检察权的工作原则、领导体制和工作程序
第九章地方国家机关
第一节地方国家机关概述
一、地方国家机关的概念和构成
二、地方国家机关的功能和特点
三、我国的地方国家机关的构成
第二节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一、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的历史沿革
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三、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四、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第三节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一、地方各级人民法院
二、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
第四节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一、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历史沿革
二、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性质与特点
三、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
第五节特别行政区的地方国家机关
一、特别行政区地方国家机关的特点
二、特别行政区的行政长官
三、特别行政区政府
四、特别行政区立法会
五、特别行政区司法机关
第十章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第一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概述
一、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含义
二、宪法规定设立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意义
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同基层政权的关系
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完善
第二节居民委员会
一、居民委员会的设置
二、居民委员会的组织
三、居民委员会的任务
第三节村民委员会
一、村民委员会的设置
二、村民委员会的组织
三、村民委员会的任务
本教材遵照教育部制订的《全国成人高等教育法学主要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作为全国成人高等教育法学主要课程教材使用。本教材既完整包括了普通高等学校法学院系学生宪法课程的通常内容,又遵循了成人教育的教学规律,不仅适合成人学员使用,也完全可供普通高等学校法学院系学生选用。本教材内容经过了精选,十分注重联系实际,注重对学员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在宪法基础理论知识方面,本教材以促使学员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提高学员运用其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重点。 本书是全国成人高等教育法学主要课程教材之一,除绪论外,本书由十章组成:宪法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宪法的历史发展;我国的经济政治性质;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人大代表的选举;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中央国家机关;地方国家机关;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本书的章节体系主要是针对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特点而设计的,即:需要为学习者准确理解我国宪法及其发展做必要的知识铺垫和事实解析,即使是讲解我国宪法文本,其顺序也不拘泥于现行宪法的结构,而是主要着眼于学员通盘掌握中国宪法内容的教学需要。【作者简介】 童之伟法学博士,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宪法与行政法学科带头人、博士点带头人,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上诲宪法学研究会总干事,上海《法学》月刊总编辑。童之伟的代表作有《法权与宪政》、《法权中心的猜想和证明》、《物权法草案该如何通过宪法之门》。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宪法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040236460 如需购买下载《宪法》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版次 | 2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7.5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3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5000 |
宪法是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08.0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921 的主题关于 宪法-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