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

近代中国

栾景河, 张俊义, 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168.0

书籍简介: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外关系史学科负责编辑的系列文集之一,也是近年来近代中外关系史研究成果的最新展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今后研究发展的风向标。本书分上下两卷,收集了国内外近代中外关系史研究方面50篇优秀论文,集中体现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涉及近代对外关系各层面的理论研究,从社会、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反映了近代中国对外关系的历史,以科学的方法和全球化的视野揭示了近代中国的兴衰。

书籍目录:

前言

上卷

东西国际秩序原理冲突下的外交转型——论“以不治治之vs.实效管辖”的清末朝鲜门户开放

论“情势变迁原则”在中国外交史中的运用

“文明”会冲撞?从马来西亚华人穆斯林谈起

中外条约关系的酝酿及趋向

清代中国的外政秩序

朝鲜开港前中韩朝贡体制的变化——以《燕行录》为中心的考察

在宗藩体制与国际公法之间——晚清中朝秩序的重新建构

近代租借条约缔约双方权利义务问题初探

清季中俄文化关系史三题

商人集团与中西关系建构——鸦片战争前中西关系体制的再认识

赫德与晚清中国驻英使馆

清末洋幕员的权力分配和斗争——以德璀琳和汉纳根为例

清前期澳门贸易的几个问题。

19世纪后期博览会知识的接纳及举办博览会的设想——以晚清驻外使馆的作用为中心

《火攻挈要》:晚明至晚清火器技术知识的转移

外务部的成立过程

外交制度改革与驻外公馆——以日俄战争后的人事制度改革为中心

从中德关系看考察政治大臣出洋——以德国视察和德国的对清政策为中心

中国博医会与中国地方疾病研究(1886-1911)——以《中国疾病》一书为中心的考察

话语趋同与实际意志:辛亥革命时期列强之“中立”

1911~1913年粤海关接管高雷常关始末:一次失败的

海关权力扩张

孙中山联德外交始末

民初美国工程顾问公司与黄河铁桥投标案——企业、政府与外交关系的考察

戴季陶的日本观——以护法运动时期为中心(1917~1918年)

上海总商会在五卅运动期间的外交策略

下卷

巴黎和会山东问题交涉与北京政府“联美制日”外交的形成

多方的博弈:余日章、蒋梦麟与华盛顿会议

欧战后中国知识界对建立国际联盟的思考——以《太平洋杂志》为中心的考察

江浙战争中列强的态度与因应之道(1924)

法国退还庚款与兴学——中法教育基金委员会研究

巴敦调查团与中国基督教教育体系的构建

日据台湾时期日本在厦领事法庭考略

辜显荣在近代中日关系史上充当的角色——以辜显荣的部分信函为例

近代西方大公司的华南销售网——以石油、烟草业为例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教会租地政策

海防惨案与南京国民政府的交涉

国民政府1933年关税税率问题与日本:税率公布之前的双方动向

《塘沽协定》后蒋介石的对日妥协外交

英国政府对西安事变的反应

从“广田三原则”到“近卫三原则”——抗战爆发前后日本对华政策的“表”与“里”

杨杰将军与抗战前期军火采购

1938年日苏张鼓峰事件新论

战时美国对中国抗战地位的认知轨迹

1940年的国际危机与蒋介石的抉择——以当事者日记为基础的一个初步考察

理念与实践——“中国回教近东访问团”的形成与影响

试论1948年中印设领交涉

1950年新中国接收美、英北京兵营地产若干问题探讨

抗美援朝运动中的美国形象与国家建构

美国对台军事援助研究(1950~1965年)

关于近代长江流域与日本关系研究的思考

内容摘要:

无论是近代外交,还是当代外交,均是主权国家间为维护本国、本民族利益对外交涉的过程与结果。但不能否认,民族文化与民族主义思想在这个交涉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文化存续于有形与无形之间,更多体现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传承,一种在继承与批判中的反思。相对而言,外交是一个具体的过程,突出的更是一种结果。各国的国情不同,文化的差异、社会发展进程的此消彼长都直接影响到中外交涉的结果。《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学科·近代中外关系史学科·近代中国:文化与外交(套装上下册)》试图帮助我们回忆、思考,并感受这样个有形与无形的变化与发展的历史进程。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近代中国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学科
9787509738924
如需购买下载《近代中国》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16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7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近代中国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12.1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829-53 的主题关于 中外关系-国际关系史-近代-文集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