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内蒙古地区寺院经济研究

清代内蒙古地区寺院经济研究

胡日查, 著

出版社:辽宁民族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30.0

书籍简介: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清代内蒙古地区寺院经济产生、发展及最终走向衰退的历史以及寺院经济对清代内蒙古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

作者介绍:

胡日查,蒙古族,1962年8月14日出生于原哲里木盟库伦旗。教授、历史学博士、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史研究所、宗教研究所所长,内蒙古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民族学研究基地研究员,兼任内蒙古史学会副会长、中国蒙古史学会理事。1985年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1988年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国民族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师从那木云教授;2003年蒙古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蒙古史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历史科学博士学位,师从蒙古国科学院院士哲·宝力道巴图尔教授。从事北元时期蒙古部族变迁史和清代蒙古宗教、社会、政治、经济史研究工作。著有《科尔沁蒙古史略》(第一作者),译著有《蒙古兵学》(汉译蒙),已发表《清代蒙古寺院经济研究》《清代喀喇沁中旗寺庙与寺院经济》《清代喀喇沁三旗土地与社会环境的变化》《蒙旗衙门档案与内蒙古地方史研究》《论清代蒙旗财政》等五十余篇论文。主持及合作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发展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清代内蒙古地区寺院经济研究》、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项目《清史、典志、民族志、蒙古篇》等多项科研课题。

书籍目录:

《中国蒙古学文库》序

《中国蒙古学文库》总论

前言

第一章 清代蒙古寺院经济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政教因素

第一节 16世纪末17世纪初藏传佛教在蒙古各部的广泛传播

第二节 清政府对藏传佛教采取的利用、扶植和鼓励政策

第三节 蒙古王公贵族和广大蒙民笃信藏传佛教

第四节 清代内蒙古地区活佛系统的形成与喇嘛旗的建立

一、内蒙古地区活佛系统的形成

二、实行“政教合一”的喇嘛旗的建立

第五节 大小寺庙的遍布与喇嘛人口的膨胀

第二章 清代内蒙古寺院土地及其生产经营方式

第一节 寺院牧场及其生产经营方式

一、寺院牧场的来源与分布

二、牧场的生产经营方式

第二节 寺院耕地及其生产经营方式

一、耕地的来源与分布

二、耕地的生产经营方式

第三节 寺院地铺及其经营方式

一、寺院地铺的来源与分布

二、寺院地铺的经营方式

第三章 清代内蒙古寺院劳动者--沙毕纳尔的生产生活状况

第一节 沙毕纳尔的来源与构成

一、沙毕纳尔之来源

二、沙毕纳尔人口及其构成

第二节 沙毕纳尔的生产劳动和赋役

一、沙毕纳尔的生产劳动

二、沙毕纳尔的赋役

第三节 沙毕纳尔的人身权利与管理制度

一、沙毕纳尔的人身权利

二、沙毕纳尔的管理制度

第四章 清代内蒙古寺院各种收支及其管理模式

第一节 寺院各种经费和佛事收入

一、各级政府拨给寺院和上层喇嘛的经费

二、佛事收入

第二节 生产经济收入

一、沙毕纳尔的生产劳动收入和寺院财产的增值收入

二、高利贷与商业贸易收入

……

第五章 寺院经济的社会效应与晚清以来的衰退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中国蒙古学文库》已经出版书目

内容摘要:

笔者将民族学、经济学、历史学、宗教学相关理论和方法相结合,对清代内蒙古地区寺院经济结构进行了综合研究。首先,利用传统史学研究方法,大量占有史料,并通过史料学视角,对搜集整理的相关资料进行史料辨析,存真去伪,保证应用史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其次,通过历史学、经济学、宗教学相关研究方法,就清代内蒙古地区寺院经济产生的历史原因、表现、“寺院经济”形态这一独特的内部经济结构及其经营方式等诸多问题进行了多方位分类、归纳和总结,进而阐明清代内蒙古地区世俗社会与藏传佛教寺院集团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在联系。另外,采用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到现存比较完整的内蒙古一些寺庙,如五当召、大召、席力图召等进行调查取证,经过访谈年迈之老喇嘛,搜集必要的口传资料,以弥补相关资料的缺憾。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清代内蒙古地区寺院经济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中国蒙古学文库
9787807228127
《清代内蒙古地区寺院经济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出版地沈阳出版单位辽宁民族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1装帧精装
页数 306 印数 1000

书籍信息归属:

清代内蒙古地区寺院经济研究是辽宁民族出版社于2009.0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949.2 的主题关于 佛教-寺院经济-研究-内蒙古-清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