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30.0
如何使农民工子女在城里享受教育公平;公办学校招收农民工子女后的现实;冲突背后的文化根源;源自心理学的应对;接纳乡村文化;政府、家庭与社会的作为。
序一张民生/1
序二傅禄建/1
前言/1
第一部分
理论探讨/1
第一章 实景描绘:文化冲突与融合的现状/3
第一节 绘图工具:调查与案例/4
第二节 图景一:文化冲突增加/5
第三节 图景二:文化融合困难/13
本章小结/19
第二章 原因透析:文化冲突的根源/21
第一节 层面一:一般文化差异/22
第二节 层面二:教育文化差异/27
第三节 层面三:互动过程中的因素/34
第四节 层面四:制度性因素/42
本章小结/45
第三章 对策搜索:国内外的研究与实践/47
第一节 国外:基本趋势是实施多元文化教育/47
第二节 我国:多元一体文化教育的演变/50
第三节 心理学角度:对社会适应问题的研究/54
第四节 社会学角度:对社会融合问题的探索/56
第五节 文化学角度:对文化适应与融合问题的探究/59
本章小结/62
第四章 本书视点:对文化冲突与融合的理解/63
第一节 多元一体:对待文化差异的基本策略/64
第二节 文化建构:文化冲突与融合的内在机制/71
第三节 知识管理:建构学校新文化的重要策略/78
本章小结/86
第五章 教师:从事多元一体文化教育的素养/88
第一节 冲突处理:教师采取的策略/89
第二节 素养及角色:开展多元一体教育的基础/101
第三节 培训实施:提升教师的途径/103
本章小结/104
第六章 学校:利用知识管理构建新文化/105
第一节 建设新文化:学校的实践/106
第二节 重要策略:实施知识管理/115
本章小结/122
第七章 政府:履行促进教育公平的职责/123
第一节 政府意志:坚持教育公平的价值取向/124
第二节 政府抉择:“多元一体文化教育”的政策设计/133
本章小结/138
第二部分
学校案例/139
改革,成就班级建设品牌/141
构建和谐课堂文化为学生发展奠基/150
活力沙洲中学魅力融合教育/157
探索“适应性教学”之路/167
在适应中走向融合/174
独立编班,还是混合编班/182
让课程适应每一位学生/190
开发家长资源,让“新杭州人”学有所成/197
文化融合,从家校合作开始/205
分类家庭指导,让指导更有效/213
家校手牵手共育快乐苗/221
培育上海新公民/228
关爱与智慧/235
灌溉流动花朵创建和谐校园/243
大爱无疆/251
一夜好风吹,万枝新花放/258
他们的未来不是梦/266
附录一:参考文献/272
附录二:文化冲突与融合调查(教师卷)/283
附录三:文化冲突与融合调查(学生卷)/290
附录四:文化冲突与融合调查(家长卷)/296
在中国迅速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民工子女教育出现了农村留守儿童与进城务工者子女教育两大类问题。
它将长远地影响到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思维深度和生活、工作习惯。上海已经看到这一趋势,开始了制度创新,推进了文化融合的教育。开展农民工子女文化融合的教育,需要的是一种新的视野和大的气魄,既要结合区域的特点,也要发挥地域的优势,还要注重国内外的比较研究。
在平等的氛围中培养农村孩子的自信性、适应性与竞争畿力,今天依然成为文化融合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农民工子女集聚的学校发现,农村孩子的朴实、勤劳、责任性等品质,同样也丰富了现实生活中的文化内涵,对于城市孩子来说,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有效教育资源。
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城市,上海城市文化中蕴含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与碰撞。我们又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设计更加合理的政策,创立更为科学的教育内容与方法。
别离了记忆中已然遥远的乡村文化、而乡村文化却那么清晰地浸染在他们无法更改的血脉中、停泊在现实中已然习惯的城市生活、而城市生活却同样遥远地无法接纳心灵的寄存。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冲突·建构·融合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61780862 如需购买下载《冲突·建构·融合》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上海 | 出版单位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0.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4 × 17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冲突·建构·融合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0.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G52 的主题关于 流动人口-教育-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