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148.0
在中国考古学的分期上,新石器时代结束于中国古代文献记载的夏王朝创立时期。而中国史前时期的考古学文化与夏代之间的关系,自中国考古学诞生以来便成为学界长期讨论的问题。 二里头文化作为中原地区一支最重要的考古学文化,标志着中国历史上与夏代相关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我们称其为二里头文化时期。本书首次把与二里头文化约当同时或年代上有早晚的其他考古学文化放在同一时间段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以二里头文化分期为时间坐标,对全国其他相关文化予以分析定位,探讨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本书纵观二里头文化时期诸考古学文化的发展阶段,总结出了该时期考古学文化发展的不均衡性与滞后性的特征。揭示了以二里头文化为中心的文化传播过程和趋势,以及更外围各考古学文化间的互动。本书有助于从宏观角度认识二里头文化时期中国的文化发展与变迁,有助于进一步探讨该时期的社会历史状况,并可从动态角度看到二里头文化时期的文化格局 对中国“多元一体”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绪论
第一节 本书讨论的时空范围和对象
第二节 研究背景
第三节 研究目的、问题和材料
第四节 相关方法、理论与概念
第一篇 二里头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第一章 二里头文化的分期
第一节 二里头文化的主要发现与命名
第二节 二里头文化典型遗址分析
第三节 二里头文化的分期
第二章 二里头文化的年代
第一节 二里头文化相对年代上限和下限的确定
第二节 二里头文化的碳十四年代
第二篇 二里头文化时期的考古学文化时间框架
第一章 二里头文化时期的山东、苏北及辽东半岛地区
第一节 关于山东龙山文化相关遗存的认识
第二节 岳石文化
第三节 辽东半岛与岳石文化同时期土著文化遗存的探讨
第二章 二里头文化时期的太行山东、西部地区
第一节 太行山以东的华北平原地区
第二节 晋南地区:东下冯文化
第三节 晋中盆地地区二里头文化时期遗存的辨识与年代
第四节 忻定盆地地区:游邀晚期遗存
第三章 二里头文化时期的东北及燕山以南地区
第一节 燕山南北地区:夏家店下层文化及相关遗存
第二节 下辽河流域:高台山文化
第三节 千山山脉地区:庙后山文化
第四节 松嫩平原地区:小拉哈文化
第五节 图们江流域:兴城文化
第四章 二里头文化时期的西北地区
第一节 河套地区二里头文化时期遗存的年代和性质
第二节 渭河流域地区二里头文化时期的考古学文化面貌
第三节 甘青地区
第五章 二里头文化时期的长江流域
第一节 四川盆地和三峡地区:三星堆文化
第二节 江汉平原地区二里头文化时期的考古学文化面貌
第三节 安徽江淮地区:斗鸡台文化
第四节 宁镇地区:点将台文化
第五节 江南丘陵北部和杭州湾地区:马桥文化
第六章 闽东南和粤东沿海及岭南地区
第一节 来自闽东地区和闽江下游地区的标杆
第二节 闽南、粤东地区的后山类遗存的年代与性质
第三节 岭南地区二里头文化时期的考古学文化
第三篇 二里头文化时期的考古学文化格局
第一章 二里头文化时期各地考古学文化的发展阶段与动态考察文化格局的两个层次
第二章 以二里头文化为中心诸考古学文化的动态观察
第一节 二里头文化分布范围的时空考察
第二节 二里头文化与其影响范围内的考古学文化的关系
第三节 二里头文化的传播趋势与特点
第三章 二里头文化影响范围外的考古学文化关系
余论
附表一 二里头遗址发掘情况简表
附表二 二里头文化部分遗址的年代与分布
附表三 二里头文化部分单位碳十四数据表
后记
《二里头文化时期的中国》纵观二里头文化时期诸考古学文化的发展阶段,总结出了该时期考古学文化发展的不均衡性与滞后性的特征,揭示了以二里头文化为中心的文化传播过程和趋势,以及更外围各考古学文化间的互动。《二里头文化时期的中国》有助于从宏观角度认识二里头文化时期中国的文化发展与变迁,有助于进一步探讨该时期的社会历史状况,并可从动态角度看到二里头文化时期的文化格局对中国“多元一体”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二里头文化时期的中国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09760949 如需购买下载《二里头文化时期的中国》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14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19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456 | 印数 | 1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