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实践

拯救实践

徐长富, 著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36.0

书籍简介:

本书批判地研讨了中外哲学史,特别是西方哲学史上若干主要学说关于意识的理论以及其他相关基本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自创了一家之言,名曰“异质性哲学”。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自然直观的哲学中立化

导论

第一节 自然直观的一般考察

第二节 用概念思维所分析到的包含在自然直观中的异质性

第三节 自然直观为什么要哲学中立化

小结

第二章 哲学的异质性遭遇--以“柏拉图对话”为讨论对象

导论

第一节 柏拉图相论的难局

第二节 异质性的得而复失--《巴曼尼得斯篇》读解

第三节 拯救现象与拯救实践

小结

第三章 指谓异质性

导论

第一节 起始架构:符号指谓的意义虚项与意义实项

第二节 亚里士多德范畴理论中的符号指谓问题

第三节 符号指谓的意义关系原则与意义项的区分

第四节 指谓异质性与两大意识领域的划界

第五节 若干理论个案的讨论与反思

小结

第四章 述谓异质性

导论

第一节 对意义词的划分

第二节 亚里士多德的述谓划分理论

第三节 述谓异质性的基本原理

小结

第五章 范畴律--符号指谓的异质性规律

导论

第一节 范畴律的主旨--异类不比

第二节 二阶指谓的指谓异质性和指谓不比原则

第三节 三阶指谓的指谓异质性和指谓不比原则

第四节 偶性谓词间的述谓异质性和异谓不比原则

小结

第六章 意识的问题域

导论

第一节 一阶指谓的问题

第二节 二阶指谓的问题

第三节 三阶指谓的问题

第四节 从异质性的认知到异质性的运作

小结

人名索引

主要术语索引

主要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拯救实践》(第一卷)由中山大学徐长福先生十年磨一剑乃成。徐先生现为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实践哲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人员,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20世纪80年代,徐先生在所工作的四川西北的大山深处自感发现了中国社会的问题所在,遂走上了哲学研究之路。其主要学术目标是:以尽可能高的学术水准和尽可能宽的学术视野给我们民族近代以来,特别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的曲折经历和今后的努力方向一个思想理论上的交代。  本书的所有见解都是严肃、认真和负责任的,本书的主题是非常“学究气”的。通过限定,在涉及中国,尤其是近当代中国的社会现象时,作者的批评都更加明确地以过去的问题为针对对象,而对现在的改进都持积极的态度。更加明确地把批评的矛头指向了马克思主义的极“左”形态,这种批评跟党否定“文革”极“左”路线的决议是相符合的,至少是可以在正当性上得到辩护的。更重要的是,整本书都隐含着对改革开放、对中国政府现行做法的肯定。  《拯救实践》具有鲜明的独创性和前沿性,从中透漏出作者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哲学致思,展现了作者继承并超越前贤的学术品格和勇气。这也是作者对其导师、著名哲学家高清海先生生前提出的'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需要有自己的哲学理论'的有力回应。本书获得学术界同行积极评价,南开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南湜,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俞吾金,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龚群,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教授潘小慧等均对该书的理论贡献寄予高度期许。其理论意义和社会价值或将随作者'拯救实践''期指'的实现,而日益显现。《实践哲学的传统与创新丛书:拯救实践(第1卷)》阐述了一套原创性学说--异质性哲学,其核心内容如下。人的意识有两个领域:自然直观和符号指谓。前者是人与生俱有的意识机能,可以直接意识到对象并认定其存在;后者是人工创造的意识机能,可以意识到对象的意义。符号指谓把自然直观所提供的对象分解为主词所意指的东西和谓词所述谓的东西,主词表示有一个对象存在,谓词表示一个起说明作用的意义。充当主词的非复合词语有三种:(1)意指个别对象的个别词,(2)意指个别对象的类的实在词,(3)意指符号指谓机制的范畴词。充当谓词的非复合词语也有三种:(1)表示个别对象的最近类的属(eidos)词,(2)表示包含属的较高类的种(genos)词,(3)偶性词。其中,个别词只起指代作用,本身无意义,只能作主词而不能作谓词;其余词语则表示意义,既能作主词也能作谓词。对于任何一个个别词来说,由于它没有意义,因而其谓词对它的述谓是否恰当,只能靠直观到它所指代的对象来认定,而不能逻辑地推定,这种关系叫指谓异质性,其规范原则叫指谓不比原则。在谓词部分,由于个别词的种谓词的意义可以化约到属谓词中,其结合的恰当性可以逻辑推定,这种关系叫属种同质性;但个别词的属种谓词与偶性谓词的结合、不同偶性谓词之间的结合却不能逻辑推定,这种关系叫述谓异质性,其规范原则叫异谓不比原则。这两种异质性普遍存在于符号指谓的各个阶次,相关规范原则综合起来就构成异类不比法则,即异质性规律,可名曰“范畴律”,其主旨是:由于分属异质范畴的词语之间不可通约,因而其相互结合只能靠直观认定而不能靠逻辑推定。范畴律通过呈现符号指谓的异质性而表明了逻辑推定的内在限度,为符号意识的直观约束提供了终极根据。【作者简介】徐长福,1964年生,四川眉山人,哲学博士(2000年,吉林大学),目前为中山大学哲学系暨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实践哲学研究中心主任,英国Global Discourse杂志编委。著有《理论思维与工程思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走向实践智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化探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在英国Studiesin Marxism和Socialismand Democracy等中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曾应邀赴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和美国等国和香港、台湾地区多所高校学习、访问或讲学。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拯救实践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229047863
如需购买下载《拯救实践》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重庆出版单位重庆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6.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拯救实践是重庆出版社于2011.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1 的主题关于 哲学史-研究-世界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