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26.0
从1960年1月到1962年8月,这三十个月的时间把最毫不相干的两个人拉到了一起:一位是好莱坞的性感女星玛丽莲·梦露,另一位是弗洛伊德派心理分析师拉尔夫·格林逊。她需要借助心理治疗才能继续演电影,才能振奋自己的精神,才能不至于自杀。而他也要求自己用爱,用家庭的温暖,用情感去包围她,就像对待一个孤苦无望的孩子一样。他想深入她的心理帮助她,但是因为他成了最后一个见到活着的梦露的人,同时也是也是第一个发现她死去的人,所以人们批评他,说正是他不正确的治疗方法杀死了梦露。
前言
1955年4月的一天,玛丽莲.梦露正和作家杜鲁门.卡波特在纽约一起参加一个葬礼。
“我要去染一下头发,”玛丽莲对卡波特说,“可我总没时间。”她一边说一边拨开头发,把发缝上的一条深色印记指给他看。
“我怎么这么幼稚。我一直以为你的头发是百分之百的金色呢。”“我的头发就是金色的,但没有谁的头发天生就是纯金色的。哎呀,你真烦。”就像玛丽莲深浅不一的发色一样,这部小说或者说这些混在一起的小说也是虚实难辨。与那些开篇就表明自己的故事“纯属虚构”的老电影不同,这部小说从真实事件中汲取了灵感,人物的姓名都是真实的,除非考虑到在世者的隐私。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也都经过核实,所引用的话也是从这些人物的传记、笔记、信札、文章、谈话、书籍和影片等当中摘出来的原话。
只有下面一些东西经过了作者的加工,比如,将这个人说的话写成是那个人说的;声称有一些话是从某人的日记中摘录的,其实并没有找到该日记。另外,还编造了一些文章或笔记,或给人物炮制了一些难以考证的心理活动等。,玛丽莲.梦露和她的最后一位心理医生拉尔夫.格林逊原本是两个毫无干系的人,是命运的捉弄把他们联系在了一起。因此,在这场无关爱情的爱情故事里,不必去探究哪些事情是真的,而哪些又像是真的。至少,我是依照人物原型在真实生活中的性格特征来勾画两位主人公的,并以身临其境的方式写下了这个故事。
只有想象才能通往现实。在故事的最后,或者在人生的最后,我们触及的并非总是每个人的事实。写书的这个人(其实不是我,也不是我的主人公玛丽莲和拉尔夫)看着正在写作的这只手,好似看着一只别人的手,在写下的一字一句中追溯逝去的时光,它留在纸上的痕迹像是镜子里的倒影。
这只手从左到右地写着,写着,直到黑暗的屏幕上出现“无信号”的字样。
我希望所有这些私密的话语、这些看得见的行为、这些经过反向折射而被打碎的人物形象停在一个问号上,停在书中人物渐渐模糊时,这时,作者写作的手才会停下来,像无人看管的孩子的手那样张开。
玛丽莲死后的将近半个世纪里,描绘她短暂一生和猝死之迷的文学作品不胜枚举,有人曾经认为这个题材今后应该无话可说了。但是,米歇尔.施耐德在这部作品中,以独特的视角、全新的手法塑造了玛丽莲.梦露和她的最后一任心理医生拉尔夫.格林逊之间的关系,使得这部描写她死前三十个月时光的故事耳目一新。正如法国媒体认为的那样,这是一部真正的、但又不落俗套的爱情小说,同时又略带悲剧色彩,并且充斥着作者本人对电影艺术的诸多思考。 从1960年1月到1962年8月,这段时间把毫不相干的两个人拉到了一起:一位是好莱坞的性感女星玛丽莲.梦露,另一位是弗洛伊德派心理分析师拉尔夫.格林逊。她需要借助心理治疗才能继续演电影,才能振奋自己的精神,才能不至于自杀。而他也要求自己用爱,用家庭般的温暖,用情感去包围她,就像对待一个孤苦无望的孩子一样。他是最后一个见到活着的梦露的人,同时也是第一个发现她死去的人,人们批评他,认为正是他那不正确的治疗方法杀死了梦露。全书以电影的写作手法,结合精彩的心理分析,将梦露生命中的最后岁月深刻重现,深具震撼力。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梦露的最后岁月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36692831 《梦露的最后岁月》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 |||
出版地 | 重庆 | 出版单位 | 重庆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6.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8000 |
梦露的最后岁月是重庆出版社于2007.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565.45 的主题关于 长篇小说-法国-当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