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你心中的光

点亮你心中的光

武志红, 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27.0

书籍简介:

本书是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日常生活及新闻事件。

书籍目录:

活在当下

我们都有一堵超级自恋的墙

远离你自我实现的陷阱

我们都是受虐狂?

我们为什么爱评价?

尊重你的选择,走出自恋幻觉

过火的自信=自卑?

低挫折商是怎么被炼成的

溺爱=过度的阻碍

她好乖,但好可怜

父母不是孩子的答案

他们为什么好吃

非黑即白:三月婴儿的游戏

支配与服从:病态关系的双重奏(上)

支配与服从:病态关系的双重奏(下)

夫妻吵架:隐秘的权力斗争

最远的距离是咫尺天涯

谎言的对立面不是真诚

长江七号:我们共同的梦想

爱的炮灰

吸引力法则:成功的奥秘还是自恋的幻觉?

对我影响最大的6本书

谎言与虚无

师生恋=情感“乱伦”

她们为何爱上奥地利乱伦父?

对奥地利乱伦父的心理分析

愚孝是怎样炼成的对迎合者的心理分析

人善被人欺!为什么?

警惕替死鬼心理

是什么令他们如此嚣张

身体是心灵的镜子

缺乏自我:希拉里败选的根源

萨科齐总统:一个不合时宜的幻觉游戏

埃蒙斯:两让金牌得到了什么好处?

陈冠希:请偷走这部相册吧

姚明:最大优点的另一面是致命缺点

“开心果”肥姐:越快乐,越悲伤

范跑跑:宏大的理由只是自欺的泡泡

地震后,我们为什么愤怒和内疚

失控爱心或源自你的痛苦

前言

经营博客已一年多,逐渐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这篇文章中问我该怎么办的朋友,在其他文章中也会这样做,而那些感谢我帮他们获得了解脱的朋友们,却很少这样做。

为什么会有这个差异呢?

我想,关键在于他们的着眼点不同。

第一种朋友可以说是喜欢到外面去寻找答案,着眼点在自己之外。我充当着貌似心理医生一样的权威人物,所以他们认为我知道答案是什么。

第二种朋友则是喜欢自己去寻找答案,而且着眼点在自己身上。所以,哪怕我的文章再好上许多倍,他们也不会轻易去求我指点。

不仅如此,所谓的办法也常常是一种外在的倚仗。着眼点在外部的人,会更难容忍模糊状态,喜欢一切都是清晰可见的,都是看得见摸得着,该怎么办不该怎么办,清清楚楚,顺着这样一条确定的路就可以抵达终点。他们并不会惧怕麻烦,只是希望有一条明确的路而已。

着眼点在内部的人,会比较能容忍模糊状态,他们更容易关注自己内部的感受,会更关注自己内在的心理变化,而内部的感受常常是模糊的,甚至很难抓住的,但他们会比较有耐心和自己对话,去聆听自己内部的声音。

重大的变化总是和自己内心的变化有关的。因此,着眼于自己内心的人,自然很容易觉察到自己内心的变化,而这种觉察会引起更好的变化,更好的变化一发生,他们自然就解脱了。

但是,急于去外部寻找答案的人,他们对自己内在的变化比较忽略,当他们匆匆忙忙地去做很多事情时,即便内心发生了变化自己也难以觉察到,所以他们内在的变化便会比较缓慢,甚至即便做出无数艰巨的努力,好的变化仍未发生,因为他们和自己内心的距离实在太遥远了。

这两种风格导致了许多有意思的事情发生。我很早就发现,很多人经历了很多事,但他们的内心仍然很空洞,要么幼稚要么僵化,而有少数人并未经历什么事情,但他们的内心世界非常丰富,有时看似单纯,但看人的眼光很是厉害。

前不久,一个朋友问我,为什么她总是看错人,而她的一些朋友看人的眼光却很是毒辣。我并不了解她说的那些朋友的人格特点,但对于她,我感觉,她与自己内心之间有一堵很厚的墙,沟通起来很不容易。

所以,我想对第一种朋友提一个建议:不要急着去问我该怎么办,也不必急着去问别人该怎么办,而应学会去关照自己的内心,一开始先是去认识自己的想法,再慢慢去认识自己的情绪,最后是捕捉自己的感受,一旦你开始能清晰地捕捉到自己的感受时,你就可以比较迅捷地走在自我成长之路上了。

譬如,当某篇文章触动你时,不必去太感叹我文中揭示的道理多么漂亮,甚至还对文章作者产生憧憬之心,而应立即去关照自己的内心,认识自己的想法、判断和感觉。

此外,我也希望读者朋友一开始读我的文章并有感觉时,不要急着问我该怎么做,而无妨把你喜欢的我的文章以及我推荐的书先读一读,然后再去问该怎么办。

不过,那时你一定会发现,很多问题已不必问了,你已在内心中找到了答案。

唯一重要的是点亮你自己心中的光

有朋友看了我的文章,对心理治疗产生了渴望,去了一家医院的心理科,那位“心理医生”跟她谈了一小会儿后,随即给她开了一份精神类药物。

我回信说,你不必吃这份药物。

我不是反精神类药物的,但这种“心理医生”的方式,不是救人,而是来杀人的。

后来,从很多朋友那里听到了类似的故事。

对此,我想对大家说,能“救人”的心理医生固然不错,但最重要的,还是点亮你自己心中的光。

这也是克里希那穆提的说法,他明确地说,唯一重要的是点亮你自己心中的光。

然而,不少医生或专家摆出了一种“我就是光”的姿态来。

这样的自恋的“光”,就是别人的阴影,它或许可以短时间内让你感觉远离了黑暗,但一离开这个医生、专家或大师,回到你自己的世界后,你很容易会感觉又回到了黑暗里。

别人的光就是你的阴影。

这也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名言“他人即地狱”的含义。

如果情绪很激烈很沉重,需要用霹雳手段立即使自己从毁灭性的情绪中暂时走出来,这种源自别人的“光”是OK的,但如果本来自己尚算健康,只是追求个人成长,这种“光”就不必去沾。

跟一个朋友聊天,她说很爱读书,喜欢摘抄一些名句。我提醒她说,重要的不是记住那些美妙的句子,而是当被某句话或某个道理给震撼时,应立即去关照自己的感受,去觉察自己内心的东西。

这是同一个道理。我也建议我的读者朋友们去做这样的事情:不是去记忆我的文章所带来的震撼或沉浸其中,而是去体察你的内心究竟发生了什么。

武志红

内容摘要:

  本书站在一位心理学者的角度,结合了大量现实案例,向我们揭示了如何打破人际间那堵自恋的墙,结束权力与控制的隐密游戏,让自由与支持重新回到家人之间、爱人之间。通过放弃权力与控制,使自恋变成真爱。作者希望不是去记忆其文章所带来的震撼或沉浸其中,而是去体察你的内心究竟发生了什么。  爱了,就渴望与爱人合二为一。  但是,如果这种渴望的意思是:因为我爱你,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你好,所以你要听我的,要按我的逻辑去做事。那么相爱便成了强加,成了消灭彼此的战争。越爱,却越孤独。  造成这场战争,让亲密关系成为咫尺天涯的,是横亘在人与人之间的,那堵自恋的墙。  在本书中,作者武志红从一位心理学者的角度,结合了大量现实案例,向我们揭示了如何打破人际间那堵自恋的墙,结束权力与控制的隐密游戏,让自由与支持重新回到家人之间、爱人之间。通过放弃权力与控制,使自恋变成真爱。【作者简介】  人这一辈子,最难的事情之一就是做一份自己热爱的职业。我算是幸运,找到了心理学,现在深信,这就是我要做的事。这样写的时候,还能感受到自己内心的一点使命感。但走到现在,也是一波三折。先是考大学。我是1992年考上北大的,因为是高考暴发户,成绩不足以被录入北大最热门的两个专业生物化学和无线电电子,最终被拨到心理学系来。当时,信誓旦旦要进北大后转系。不过,读了一个月的心理学书,我就对自己说这才是我真正想学的!接着,到了大二,已看了不少心理学著作,越发喜欢,于是立下志向,做一名最好的心理学者。但2001年研究生毕业时,这个志向已严重动摇了,最后鬼使神差地进入了《广州日报》社,做起了国际新闻。我这人做一行爱一行,国际新闻越做越投入,最终开始梦想成为一名国际问题专家。剩下的就是第三折了。2005年,因为诸多因素,我又回到心理学的道路上来,开始主持《广州日报》的“健康.心理”专栏。虽然做国际新闻的感觉不错,但回到自己理想的道路上的感觉更好!感谢这个专栏,它可以让我无比投入地工作,并享受工作。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点亮你心中的光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心理沫沫茶
9787122049605
如需购买下载《点亮你心中的光》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化学工业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7.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点亮你心中的光是化学工业出版社于2009.0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C912.6-49 的主题关于 日常生活社会学-社会心理学-通俗读物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