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心灵幽径

踏上心灵幽径

(美) 康菲尔德, 著

出版社: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25.0

书籍简介:

本书作者曾经跟阿姜查学过五年内观禅,认为自己已经能够止息烦恼了。但当他脱离清净的共修环境回到美国后,却发现自己对人际关系存有莫大的恐惧,他开始探讨这个问题,提出将禅修和心理治疗结合起来的主张,将修行重点从心智(mind)的专注力和观照力转到心灵(heart)的情感疗愈能量。他开始身兼禅修老师和心理治疗师两职。此书是作者二十年来的教学心得和治疗经验的总结。书中作者指出我们的精神生活不是只往神圣界爬的直线性进展,而是神圣和世俗上下相贯通的螺旋性循环;精神成熟的特质不在于崇高的意识境界,而在于回归日常生活的心理智慧。

书籍目录:

导读心理治疗有如灵性修行的道路

PARTONE踏上心灵幽径:基本法则

序曲

灵性修行与心理治疗的结合我的亲身经历

第1章

我是否好好爱过

第2章

停止战争

第5章

坐定

第4章

必要的疗愈

第5章

训练小狗:观呼吸

PARTTWO灵性生活的前景与危险

第6章

稻草变黄金

第7章

为魔鬼命名

第8章

困难的问题与固执的访客

第9章

灵性的云霄飞车:拙火与其他副作用

第10章

自我的扩展与消融:暗夜与再生

第11章

寻找佛陀:一盏照亮自己的灯

PARTTHR匪扩大修行的范围

第12章

灵性生活的周期

第13章

神圣之地,没有疆界

第14章

我是谁:无我或真我

第15章

慷慨与慈悲

第16章

你无法独自完成:寻找老师的带领

第17章

心理治疗与禅修

第18章

皇帝的新衣:老师的问题

第19章

业:心是我们的园地

第20章

扩大修行的范围:不分彼此的心

PARTFOUR灵性的成熟

第21章

灵性的成熟

第22章

伟大的乐章

第23章

开悟就是与万物亲密

前言

心理治疗有如灵性修行的道路

本书作者杰克.康菲尔德是当代美国佛教的代表人物。他跟随南传佛教大师阿姜查五年,接受扎实的内观训练,又取得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实际从事心理救助工作。他身兼禅修指导老师和心理治疗师,结合这两个领域的经验而写成本书。

从他的观点来看,这两个领域其实是不可分的,两者的区隔是武断的人为现象。从表面来看,在当代社会中,心理学和宗教灵性确实被划分开来。精神科医师和心理学家从症状与疾病分类的角度看待“异常”【异于平常】的心理状态,常常排斥不同于主流学说的其他可能性;宗教人士、神职人员则以信仰、灵性的追求为最高指导原则,虽然也为信众提供咨商辅导,但毕竟只是为终极的信仰服务,并非以对等的角度看待二者,也不见得真正接纳人性的阴暗面。

我有位朋友是精神科医师,他很坦白地告诉我,他因为没有宗教信仰的亲身经验,有时觉得很难区分宗教妄想与宗教信仰,面对病人的宗教或灵性议题时,常不知如何回应。我还有位身为咨商师的朋友,为其宗教信仰中的敦友提供心理咨商,她也坦承,她的心理咨商绝不能违背信仰的教义。这两位朋友分别诚实说出了武断区隔二者所造成的困扰,对他们而言,这是不得不然,是既成事实。

我参加过基督教和佛教的团体,在探讨深奥教义、崇高目标时,也有许多人提出自身面临的现实问题。老师虽然大多能耐心倾听、谆谆劝告,但很少能针对问题本身作出深入的处理,大多还是以信仰追求的境界掩盖真实人生的困境。我参加过南传佛教的十日内观,老师承认密集禅修常会引发强大的情绪,牵涉到成长过程的经验,甚至与累世业习有关,但我并未看到适当而具体的处理方式,多半仍以内观修行的方法因应;观察几位朋友的实例,并未见到持久的效果。上述在信仰和修行路上的现象,如果能与心理学结合起来,很可能会事半功倍,这是我和许多朋友的亲身经验,应该不至于以偏赅全。

有些人想追求超越境界,又愿意诚实面对人生;既想探索如何成为涵盖身、心、灵的完整全人,又不想受限于僵化教条与主流学说。对这些有心人而言,上述的必然事实与既有现象都成为值得挑战、有待商榷的课题。

我认为杰克.康菲尔德是一位既熟悉、尊重宗教与心理学的主流,又能跳脱教条与学说,优游于现实人生与超越境界,从全人而整体的观念与经验来教导灵性修行与心理探索,将二者好好结合为一体的大师。本书就是他的代表作。

全书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共五章,介绍灵性修行的基本观念与态度,思考人生真正的价值在哪里,我们的时间精力是否投注于自己看重的价值,我们渴望的是爱、接纳、了解,实际的现况却是充满外在与内在的战争,活在各种上瘾和欲望之中。

从自己不满的现况到追求真正的价值,就是灵性修行。但追求真理的道路有许多,我们要如何选择?作者认为必须选择一条与心联结的道路,然后坚定地投入。在过程中,一方面让身、心、灵得到深刻的疗愈,另一方面则要耐心地持续修行,像训练小狗一样平和地重复千百次,以破除多年积习[甚至累世】的机械性反应,得到真正的自由,活出精彩的人生。

第二部分共六章,谈到走上灵性修行道路后会遇到的各种困难与进展,并提出许多面对困难时有用的处理方法与态度,以及如何看待灵性的进展,避免陷入自我膨胀、属灵骄傲的人性陷阱,并介绍修行路上可能出现异于平常经验的身心现象【如狂喜、拙火】,要学习以平衡的态度面对各种经验。

作者在第十、十三章以南传佛教的内观为例,说明灵性修行的过程与目标。书中谈到许多不同层次的境界,虽然有强烈的佛教背景,但作者对各种不同宗教和灵性传承的认识与含融,使读者可以体会作者不自限于某种宗教信仰或教条学说的精神,发现“修行”的路虽然有许多,但“内在历程”与“终极目标”都是一致的。

前两部分着墨的重点为修行的基本精神与实修历程,可说是较强调“灵性修行”的部分,但也可看见“心理探索”的层面贯穿其中。第三部分则是从“心理探索”的层面探讨全人的整体观,虽然讨论的内容仍是“灵性修行”,却是从非常“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待灵性修行。

第三部分共有九章,第十二到十五章及第二十章谈到如何扩大灵性修行的范围,包括扩展到人生的各个不同阶段【从婴儿期到成人期的各阶段都具有灵性的意义,甚地方官开始至人生的每一件亨都不是出于偶然】,扩展到自我追寻的各个层面【认识并接纳阴影、自我的成长、无我的体悟、真我的实现1,扩展到人与人的关系【学习有智慧地慷慨布施、健康的慈悲之道,跳脱病态的相互依赖,进入相互交融的一体感】,乃至扩展到生活的所有部分【家庭、工作、社区、全体人类、所有众生】。

第十六、十八章谈到真正愿意走上这条心理与灵性的修行道路的人,不能自行其是,需要有同伴和向导,特别是需要在这条路上有经验的老师。作者除了分享如何寻找老师,并慎重说明老师可能产生的问题,这些内容也都脱离不了心理层面的议题。第十九章则从心理动机、意图的角度介绍佛教“业”、“报”、“因果”的观念,由此建立为自己负责、从自己影响整个世界的态度。

第十七章直接谈到“心理治疗与禅修”的关系,可说是本书最重要、最特别的一章。事实上,这两者本来就是追求终极意义的探索过程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只是在方法上以不同的形态呈现出来。对作者而言,心理治疗就是一种灵性修行的道路,也是其他修行道路不可忽视的部分。虽然作者强调这种观点是针对西方社会的人,但笔者认为,即使是东方,在现代化的影响下,灵性修行显然也牵涉到许多心理议题,而心理治疗也常需要面对灵性议题。实在有必要结合两者,对有心追求灵性的人,才能得到完满的成果;对有心探索自我的人,也才能得到深入的收获。

第四部分是总结,共有三章,介绍灵性成熟的特质与境界。作者以充满诗意与人生体验的笔触,描写了难以用语言文字说明,却可以追寻、体悟的丰盛与完满人生。

心理学界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提出“超个人心理学”,试图将心理学的境界提升到超越自我的高度、全人而整体的深度,从郡以来,就有各式各样尝试整合心理与灵性的学派与治疗方法,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将东方的智慧与禅修方法,与西方现代心理学的理论与实务相结合。有些人撷取禅修的方法,运用到心理治疗之中,得以改善许多“症状”与“疾病”;也有些人撷取心理治疗的方法,使禅修的内容更为丰富。但能够将心理学、心理治疗提升到与灵性修行对等的地位,切实以整合的观点来看待人性与人生追寻之路的人,实在不多,本书作者杰克.康菲尔德堪称其中的翘楚,而这本代表作也可说是结合心理与灵性的典范之作。但最重要的还是为自己找到一条与心联结的道路,诚实地面对自己,踏实地走在其中,那么,这本书必然能成为你的好友。

内容摘要:

  心理学界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提出“超个人心理学”,从那时起,就有各式各样尝试整合心理治疗与灵性修行的学派与治疗方法,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将东方的智慧与禅修方法,与西方现代心理学的理论与实务相结合。但能够将心理学、心理治疗提升到与灵性修行对等的地位,切实以整合的观点来看待人性与人生追寻之路的人,实在不多,本书作者杰克.康菲尔德堪称其中的翘楚,而这本代表作也可说是结合心理治疗与灵性修行的典范之作。  在书中,作者结合自己多年修行和心理治疗的经验,纠正了人们对灵性修行的误解修行是为了逃避痛苦和困难,或是为了寻求超凡的体验;指出灵性修行与占有或智商无关,而是一种发现爱的能力。当你拥有这种爱,就踏上了专属于你的心灵幽径。  全书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共五章,介绍灵性修行的基本观念与态度,思考人生真正的价值在哪里,我们的时间精力是否投注于自己看重的价值,我们渴望的是爱、接纳、了解,实际的现况却是充满外在与内在的战争,活在各种上瘾和欲望之中。  从自己不满的现况到追求真正的价值,就是灵性修行。但追求真理的道路有许多,我们要如何选择?作者认为必须选择一条与心联结的道路,然后坚定地投入。在过程中,一方面让身、心、灵得到深刻的疗愈,另一方面则要耐心地持续修行,像训练小狗一样平和地重复千百次,以破除多年积习[甚至累世】的机械性反应,得到真正的自由,活出精彩的人生。  第二部分共六章,谈到走上灵性修行道路后会遇到的各种困难与进展,并提出许多面对困难时有用的处理方法与态度,以及如何看待灵性的进展,避免陷入自我膨胀、属灵骄傲的人性陷阱,并介绍修行路上可能出现异于平常经验的身心现象【如狂喜、拙火】,要学习以平衡的态度面对各种经验。  作者在第十、十三章以南传佛教的内观为例,说明灵性修行的过程与目标。书中谈到许多不同层次的境界,虽然有强烈的佛教背景,但作者对各种不同宗教和灵性传承的认识与含融,使读者可以体会作者不自限于某种宗教信仰或教条学说的精神,发现“修行”的路虽然有许多,但“内在历程”与“终极目标”都是一致的。  前两部分着墨的重点为修行的基本精神与实修历程,可说是较强调“灵性修行”的部分,但也可看见“心理探索”的层面贯穿其中。第三部分则是从“心理探索”的层面探讨全人的整体观,虽然讨论的内容仍是“灵性修行”,却是从非常“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待灵性修行。  第三部分共有九章,第十二到十五章及第二十章谈到如何扩大灵性修行的范围,包括扩展到人生的各个不同阶段【从婴儿期到成人期的各阶段都具有灵性的意义,甚地方官开始至人生的每一件亨都不是出于偶然】,扩展到自我追寻的各个层面【认识并接纳阴影、自我的成长、无我的体悟、真我的实现1,扩展到人与人的关系【学习有智慧地慷慨布施、健康的慈悲之道,跳脱病态的相互依赖,进入相互交融的一体感】,乃至扩展到生活的所有部分【家庭、工作、社区、全体人类、所有众生】。  第十六、十八章谈到真正愿意走上这条心理与灵性的修行道路的人,不能自行其是,需要有同伴和向导,特别是需要在这条路上有经验的老师。作者除了分享如何寻找老师,并慎重说明老师可能产生的问题,这些内容也都脱离不了心理层面的议题。第十九章则从心理动机、意图的角度介绍佛教“业”、“报”、“因果”的观念,由此建立为自己负责、从自己影响整个世界的态度。  第十七章直接谈到“心理治疗与禅修”的关系,可说是本书最重要、最特别的一章。事实上,这两者本来就是追求终极意义的探索过程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只是在方法上以不同的形态呈现出来。对作者而言,心理治疗就是一种灵性修行的道路,也是其他修行道路不可忽视的部分。虽然作者强调这种观点是针对西方社会的人,但笔者认为,即使是东方,在现代化的影响下,灵性修行显然也牵涉到许多心理议题,而心理治疗也常需要面对灵性议题。实在有必要结合两者,对有心追求灵性的人,才能得到完满的成果;对有心探索自我的人,也才能得到深入的收获。  第四部分是总结,共有三章,介绍灵性成熟的特质与境界。作者以充满诗意与人生体验的笔触,描写了难以用语言文字说明,却可以追寻、体悟的丰盛与完满人生。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踏上心灵幽径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807091707
如需购买下载《踏上心灵幽径》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深圳出版单位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5000

书籍信息归属:

踏上心灵幽径是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于2009.0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946.5-49 的主题关于 禅宗-人生哲学-通俗读物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