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5
定价:68.0
本书通过大量工程实例,以及作者二十多年施工现场经验积累、研究试验和理论分析,指出了旧的混凝土理论对现代混凝土科学的偏差、不适应性和错误。从配合比、骨料和水泥的使用、纤维使用、抗冻性、裂缝、耐久性、干缩、自愈合、高性能混凝土的使用等多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取得了许多独创的科研成果,特别是对现代混凝土科学理论的研究,取得了一定阶段的开创性的成果。
第1章 混凝土的灵魂--配合比
1.1 过去配合比所依据的理论基础
1.2 旧的配合比理论和现代混凝土的不适应性
1.3 原因和困惑
1.4 对建立现代混凝土配合比理论的思考
参考文献
第2章 重要的原材料--粗骨料
2.1 骨料品种和成因概述
2.2 不同岩石骨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2.3 两个不同看法
参考文献
第3章 核心原材料--水泥
3.1 水泥的各项性能指标对混凝土的影响
3.2 水泥的生产工艺过程简述
3.3 现代水泥生产工艺
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3.4 水泥生产科技正确的发展方向
3.5 结束语
参考文献
第4章 碱骨料反应,你在哪里?
第5章 引气剂是解决抗冻问题的灵丹妙药吗?
5.1 冻融破坏对工程的危害
5.2 目前全世界对提高抗冻性的公认措施和方法--加入引气剂
5.3 冻融破坏的机理简述
5.4 对提高实体工程抗冻能力方法和措施的研究
5.5 引气剂的正确使用方法和范围
5.6 结束语
参考文献
第6章 泌水好还是假凝好?
6.1 泌水产生的原因
6.2 假凝产生的原因
6.3 综合分析
6.4 假凝和泌水的危害
6.5 对假凝和泌水问题的防治方法
参考文献
第7章 纤维,什么时候有用?
7.1 与纤维混凝土的缘分和经历
7.2 试验过程及结论
7.3 原因分析
7.4 结束语
第8章 现代混凝土的癌症--裂缝
8.1 总论
8.1.1 桥梁上的裂缝
8.1.2 房屋上的裂缝
8.1.3 机场跑道上的裂缝
8.1.4 道路上的裂缝
8.1.5 预制构件上的裂缝
8.2 原因分析
8.2.1 现场工程师无法解决的原因有五个
8.2.2 现场工程师难以解决的问题有七个
8.2.3 现场工程师可以解决的问题有十一个
8.3 裂缝的分类
8.3.1 失水裂缝
8.3.2 温度裂缝
8.3.3 干缩裂缝
8.3.4 受力裂缝
8.4 失水裂缝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
8.4.1 失水裂缝产生的原因
8.4.2 失水裂缝的危害
8.4.3 失水裂缝的防治
参考文献
第9章 粉煤灰,真的只有优点吗?
9.1 粉煤灰使用中还没有解决的问题
9.2 总结
参考文献
第10章 外加剂--是药三分毒
10.1 笔者对几种主要外加剂负面作用的认识
10.2 外加剂掺量不当引起的严重质量事故
10.3 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使用外加剂吗?
10.4 外加剂的正确使用方法
10.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11章 耐久性的致命因素--干缩
11.1 干缩裂缝产生的过程
11.2 干缩裂缝的危害
11.3 干缩裂缝产生的原因
11.4 结束语
参考文献
第12章 混凝土的医生--自愈合
12.1 自愈合现象的发现
12.2 原因分析
12.3 实际工程中对自愈合原理的运用
12.4 结束语
第13章 高性能混凝土,真的高性能吗?
13.1 普通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的区别
13.2 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13.3 结束语
第14章 正确的耐久性研究思路在哪里?
14.1 耐久性变差的原因和研究误区
14.2 解决耐久性问题的正确方法
14.3 结束语
参考文献
第15章 现代混凝土的科学基础
15.1 问题的发现
15.2 第二阶段混凝土的概念
15.3 三阶段假说的提出
15.4 原因分析
15.5 三阶段理论对现代混凝土研究的科学意义
15.6 结束语
参考文献
第16章 吐鲁番民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失水裂缝试验研究总结报告
16.1 试验的意义与目的
16.1.1 试验的意义
16.1.2 试验的目的
16.2 试验方案
16.2.1 失水裂缝产生的时间、
大小、形状和性质
16.2.2 失水裂缝的危害
16.2.3 失水裂缝产生的原因
16.2.4 试验方案
16.2.5 组织机构的形成及分工
16.3 试验过程
16.3.1 材料、人员、机械准备
16.3.2 混凝土配合比
16.3.3 过程控制
16.3.4 养护与观察过程
16.3.5 对渗透速度的试验
16.3.6 对水灰比的试验
16.4 试验总结及结论
16.4.1 概论
16.4.2 环境气候影响总结
16.4.3 原材料总结
16.4.4 配合比总结
16.4.5 对添加聚酯纤维的总结
16.4.6 对网状裂缝的总结
16.4.7 对施工工艺的总结
16.4.8 总结论
16.5 对吐鲁番机场混凝土施工的总要求
16.5.1 对施工准备的要求
16.5.2 施工过程控制
参考文献
附录A 似是而非的"比表面积法"理论
附录B 西直门旧桥混凝土破坏原因分析
附录C 关于混凝土碱含量限值的思考
附录D 我国重要混凝土构筑物的失效、破坏、修复与防治
附录E 关于我国当前纤维混凝土研究与 使用中的问题和误区
附录F 关于纤维混凝土应用的讨论
附录G 十年前后同一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数据对比及分析
附件H 雾里看花的高性能混凝土
《现代混凝土科学的问题与研究》读后感
本书通过大量工程实例、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以及作者二十多年施工现场经验积累,指出了旧的混凝土理论对现代混凝土科学的偏差、不适应性和错误。从配合比、骨料和水泥的使用、纤维的使用、抗冻性、裂缝、耐久性、干缩、自愈合、高性能混凝土的使用等多个方面,对旧的混凝土理论和当前在学术界比较权威的结论,进行了补充、纠正,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取得了许多独创的科研成果,特别是对现代混凝土科学理论的研究,取得了一定阶段的开创性的研究成果。本书对纠正当前混凝土界的一些片面性的或者错误的观点,对正确指导混凝土科学研究,提高当前混凝土工程的耐久性,控制和提高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指导大专院校的教学,都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本书可供土建工程方面的技术人员、科技工作者和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现代混凝土科学的问题与研究(第2版)》是给予作者而是多年的工程现场实践,通过无数个工程实例对现代混凝土在施工中的常见技术质量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和非常有效的解决方法,并对现代混凝土的理论问题进行了非常有价值的探索与总结。本书是《现代混凝土科学的问题与研究》的更新版本,内容有更新,分析更全面。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现代混凝土科学的问题与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302398967 如需购买下载《现代混凝土科学的问题与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2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6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19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杨文科, 著
李迁, 著
水中和, 魏小胜, 王栋民, 主编
郑建岚, 罗素蓉, 王国杰, 王雪芳, 著
孙伟, 缪昌文, 著
林祖宏, 著
(美) 梅塔 (Mehta,P.K.) , (美) 蒙特罗 (Monteiro,P.J.M.) , 著
曹源, 著
(美) 科斯马特卡 (Kosmatka,S.G.) , (美) 柯克霍夫 (Kerkhoff,B.) , (美) 帕纳雷斯 (Panarese,W.C.) ,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