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七颗铜豌豆

日本的七颗铜豌豆

毛丹青, 著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2.0

书籍简介:

本书为游记作品。作者毛丹青对日本的观察来源于日常的生活,好奇心的产生几乎全部可以落实到某一件事情上,或者可以落实到某一个具体的人物身上。正因为如此,揭开日本这个谜的愿望反倒变得不像愿望了,比起得到一个什么正确答案来说,作者更关注的是日常的日本情景和日本人,这些元素究竟是如何使作者产生的好奇心呢?这个谜也许是我自己设定的。

书籍目录:

卷首语

第1颗

蒸不烂

1.会显灵的木牌子

2.导盲犬的眼睛

3.装蹄师的一生

4.北海道大叔的真情

5.若叶庄里的青春

6.日本感人的婚宴贺词

7.一位友人的神秘死亡

8.僧侣与艺伎的妖艳恋情

9.为死者守尸6个小时

10.我课堂上的日本老人

第2颗

煮不熟

1.天草少女之歌

2.直子的微笑

3.左官绢香一天到晚画图圈儿

4.梅田站台下咖啡屋里的微笑

5.日本歌舞伎的师母阿国

6.日本女人的家教观

7.一个日本女大学生叫我惊着了

8.日本人当中的无厘头

9.舞女绮丽的一生

10.日本家庭主妇的绝顶智慧

11.我是如何跟日本女编辑看稿子的

第3颗

捶不扁

1.头老牛的眼泪曾经救了他的命

2.与日本众僧的零距离接触

3.一位中国渔民在日本的传奇故事

4.有精灵的花市与花寺

5.京都无比幸福的两只鸟儿

6.人的肚子就是鱼的天堂

7.樱花树下的猫事

8.日本人的盒饭也是对死者表达的敬意

9.黑猫救麻雀

10.我的日本轮椅学生

第4颗

炒不爆

1.中国小说的日本书名

2.叫人觉得滑稽的日本人

3.日语是世界上最可怜的小语种

4.国际婚变中的语言孤岛

5.有一种文体可以拒绝主语

6.语言是否有呼吸

7.“华流”一词在日本很尴尬

8.日语难道是一碗大酱汤

9.外语疲劳了,好像陷入了泥潭

10.文豪与画家

11.是否被误读了

第5颗

响当当

1.和莫言一起走近川端康成

2.日本僧侣的绝妙生意经

3.东京摆放了许多盒子

4.对东京的不同解读

5.活着的传统能够给人一种心有灵犀的神谕

6.有些感觉唯有你不经意的时候才能获得

7.东京的鸭子靠河水,但乌鸦靠垃圾

8.京都的秋天是否跟盛唐一样

9.他的职业叫“天师”

10.一位日本汉学家与我的交往

第6颗

泡不透

1.日本汉学家面临的绝对困境

2.研究日本人是不是一个大学问

3.樱花真是如此美丽么

4.日本人的宗教感觉

5.中国文学要从汉学家突围

6.中日友好的桥梁不应该是单行线

7.日本人纵火的深层心理

8.收拢汉学家是中国文学走出国门的第一步

9.村上春树过人之处并非他的文学

10.一个日本少年剖腹自杀之谜

第7颗

熏不干

1.日本人的上海病

2.大牌导演山田洋次的中国情绪

3.浮出海面

4.村上春树的铁人相

5.海滩上的尖叫

6.《菊与刀》写的是死了的日本文化

7.日本人正进入“夕阳红”消费时代

8.寿司的样子很像一把日本刀

9.教你如何识别真假舞伎

后记

前言

我把自己看成为一个行走的人,有时就像看别人一样。如果坐下来看别人走,也许会受到一种鼓舞,因为别人的走对自己的不走也许是一种嘲讽。同样的道理,从小喜欢吃豌豆,看到别人吃自己也受鼓舞。有一次看到两位老北京一边喝酒一边吃豌豆,结果豌豆皮堆满了一桌子,弄得两位长者谁也看不见谁了,十分滑稽。但同时也十分叫人振奋。

二十多年前刚到日本的时候,住在乡下,最先看到行走的日本人是一位老太太,我发现她的手指头很粗,胳膊上的筋络十分明显,犹如老树的盘根一样。她一家都是农户,儿孙满堂,这么大岁数了,白天还开拖拉机,在田里开来开去。她的腰很弯,弯得像猫刚刚睡醒以后弓起来的背。可是。就是这么一位日本老太太,每天清晨都要行走!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她从不间断。有一天,台风来了。一大早她一个人又出去了,沿路实在走不动的时候,干脆就地趴下,整个弯曲的身体死死地盖在冰冷的地上。跟台风抗衡,一直等到突袭而来的大风刮走以后,她才慢慢地起身,一个人继续往前走。

后来,我听她的家人说:“老太太每天早上都去寺院拜佛,几十年如一日。有回住了医院,实在去不了。可一到清晨的钟点。她就朝着寺院的方向嘟囔阿弥陀佛,别的什么都不理睬。”

究竟是什么力量让日本乡下的老妇人如此执著呢?尽管那段时间我经常能遇见她,但从未直接打听过,因为毕竟是人家私下的事儿,作为一个局外人,我挺难开口的。到了后来,我才知道她家是种豌豆的农家,看上去一片绿油油的庄稼地,怪我五谷不分,当时也没看出个究竟。

于是,这样一个细节留给我的是一个谜。当然。退一步说。剐使我直接问问她干吗老去拜佛,只要她乐意,其实也无妨大局。说不定日本老太太一见有人跟她聊天也会高兴。但最终。我还是没问她,把对日本人的好奇暂时留下来了。

不用说,好奇是可以留下的,可以留到心里面去。但好奇本身会增长,而且随着旅居日本的年头越来越长,类似这样的情景时有发生,有的令人莫名其妙。有的让人感叹,甚至佩服,当然也有的叫人厌恶!

我对日本的观察来源于日常的生活,好奇心的产生几乎全部可以落实到某一件事情上,或者跟刚才的日本老太太一样,可以落实到某一个具体的人身上。正因为如此,揭开日本这个谜的愿望反倒变得不像愿望了,比起得到一个什么正确答案来说,我更关注的是日常的日本情景和日本人,这些元素究竟是如何使我产生的好奇心呢?这个谜也许是我自己设定的。

打个比方说,有时看日本地图。越看越觉得它像一颗很大的豌豆,北海道是尖儿,九州是尾巴,我所定居的神户一带跟豌豆的肚子一样,处于中心,包括京都、大阪在内,偶尔也跟日本友人说。日本文化的中心之所以在京都的一个重要理由是因为豌豆中间的这颗豆儿最有营养,靠其他豆儿的供给自然得意。听了我这段歪论。不少日本友人竟然捧腹大笑,也不知是赞同,还是反对。

为了编辑这本书,夏天回北京跟责任编辑和美术设计商量。我们一边喝酒一边吃豌豆,冷不丁,编辑告诉我元曲里有个著名的段子专门说豌豆,但说的是铜豌豆,所谓“铜”无非是比喻那些顽固不化的性格。经证实,原来是出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的关汉卿,原话是这样的:“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好一个精彩比喻,连同日本地图的豌豆模样,实在叫我觉得有趣。因为“理论是灰色的,生活才是常青树”,这是我旅日生涯当中最信奉的一句话,而且我相信,具有说服力的日本文化研究往往都是从脚下开始的,细节的描述与记录不可缺少。

这么多年,日本所有的道都府县。我都去过,一路上所见的人和所遇到的事儿很像宫崎骏的动漫电影,全都活灵活现,同时也一直启动着我的所想所思。如果借用“铜豌豆”这个概念也能拿日本说把事儿的话,反倒觉得轻松起来。日本与我的日常是紧密相连的,因为我的生活决定了这样一个格局。与此同时,日常的细节也成了我的视线,诱发思考的第一素材,我愿意珍惜它,也愿意描写它。

后记

其实,为了寻找“铜豌豆”与日本的接点,我专门请教了汉学家佐藤晴彦教授,起先他没有找到,可过后不久。他打电话告诉我找到了一本厚厚的日文书。专门解释“铜豌豆”的语法现象,比如说“响当当”属于三音节形容词之类。听上去都是相当职业的语言研究。无论比喻如何,同样属于汉字文化圈的中国与日本,谁都觉得彼此近乎。哪怕读不出对方的标准音,光看看文字也能疏通个大概。

本书用几篇专门写了村上春树的事儿,回头看,这也许是我对日本文化的另类好奇。有了好奇。‘总把对方看成一个谜,有时能看清。可有时怎么看也看不清。村上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很标准的铜豌豆,不跟别人一样,性格独特,像谜团一样缭绕于文坛之上,很神秘很酷。但更多的时候却免不了遭受日本文人的白眼。以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为代表作,村上春树在中国的知名度相当高,乃至日本的政府官员都说:“谁想了解当代的日本文化,知道两个M就行了!”

他说的意思是“漫画”与“村上”,前者叫Manga,后者叫Murakami,字头赶巧都是“M”。我对村上春树好奇的直接原因并不在日本,而恰恰反过来,先是觉得中国有这么多粉丝令人不可思议,二是书市上常摆他的书,其速度之快。超过其他国家的翻译版本。尽管这样一个局面跟翻译家的努力有关,但比起其他日本文学作品来说。村上之于中国“火”的现象是异常的。

当然,评论村上春树还有另外一个背景,因为我周围的许多日本文人对他不屑一顾。这样一个跨越地域的认知落差刺激了我的好奇心。为此,往后打算写本书的念头都有了。

总之,“行走”的概念是一次次的移动。包括地理上与文化上的行走。置换时空,穿梭于两种文化的内部。忽近忽远,时而看清,时而又看不清。同样的道理,用“铜豌豆”形容别人顽固,也说明了我自个儿的偏执。行走可以“狂”。可以“闲”,但也可以“迷”,“迷”意味思考的开始与行走的继续。

最后,衷心感谢中国青年出版社的责任编辑刘霜女士和美术设计张亚静女士,她们对我的一贯鼓励自当挚友真言,专此铭记。

内容摘要:

  有时看日本地图,越看越觉得它像一颗很大的豌豆,北海道是尖儿,九州是尾巴,神户一带跟豌豆的肚子一样,处于中心。这七颗“铜豌豆”分别介绍了日本的传统文化与有趣的事情,读起来味道绝佳!  本书是作者在日本生活中对日本传统文化的认识与见解。  为了寻找“铜豌豆”与日本的接点,作者专门请教了汉学家佐藤晴彦教授,书中还专门写了村上春树的事儿。【作者简介】  毛丹青,旅日华人作家。北京大学毕业后进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1987年移居习本,从1999年开始双语写作,曾获日本第28届篮海文学奖,其日语作品被多次用于日本大学高考试题,在日本有固定的书友会,获奖著书曾分别由日本放送协会(NHK)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连续朗读播放。毛丹青中日文著作及译书有:《禅与中国》译著(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11月台湾桂冠图书2001年3月)《叹异抄》译著(北京文津出版社1994年4月)《发现日本虫》(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12月)《中国人如何看待落日的日本》合著(日本草思社1998年8月)《日本虫眼纪行》(日本法藏馆1998年12月)《虫眼观日》(日本《朝日新闻》出版局2000年9月)《日本虫子日本人》(广州花城出版社2001年9月)《日本虫眼纪行》(日本文艺春秋社2001年11月)《出家与其弟子》译著(中国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3月)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日本的七颗铜豌豆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0685760
《日本的七颗铜豌豆》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青年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2.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日本的七颗铜豌豆是中国青年出版社于200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931.39 的主题关于 游记-日本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