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

唯物史观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

王让新, 主编

出版社: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36.0

书籍简介:

本书是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运用与发展唯物史观进行研究的初步成果。分别介绍了存在决定论的运动与发展,意识形态论的运用与发展,发展阶段论的运用与发展,矛盾动力论的运用与发展,精神动力论的运用与发展,科技推动论的运用与发展,历史合力论的运用与发展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存在决定论的运用与发展

第一节 认识事物,必须从社会存在实际出发

一、从社会存在实际出发,用动态、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二、从社会存在实际出发,用联系、客观的眼光看待事物

三、从社会存在实际出发,用辩证、全面的眼光看待问题

第二节 从社会存在实际出发,是认清问题的基本依据

一、对社会存在状况的认识和把握,是认清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

二、对社会存在状况的认识和把握,是从事实出发,制定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总依据

三、我国社会存在的现实状况,决定我国革命要分“两步走”

第三节 从社会存在实际出发,决定我们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中国是个大国,又是个小国

二、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三、摸着石头过河,符合国情

第二章 社会形态论的运用与发展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概述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基本内容

二、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路径与特殊形式

第二节 毛泽东对社会形态理论的运用与发展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的中国社会主义形态理论

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更替和转变理论的中国化成果

三、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积极成果

第三节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形态理论的运用与发展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具体运用和发展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继续深化与发展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第三章 意识形态论的运用与发展

第一节 “意识形态”概念的基本内容、本质及其功能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内容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的实质

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功能

第二节 毛泽东的意识形态安全思想及其基本特征

一、毛泽东意识形态思想的主要内容

二、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新时期意识形态理论的运用与发展

一、邓小平意识形态观及其时代价值

二、习近平:毫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第四章 发展阶段论的运用与发展

第一节 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阶段性

一、将共产主义社会划分为两个阶段的天才构想

二、经济落后国家能否跨越“卡夫丁峡谷”的伟大设想

三、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探索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探索具有曲折性

一、社会主义改造论:“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化三改”

二、社会主义划分论:“建立”和“建成”社会主义、“不发达”和“比较发达”社会主义

三、发展阶段混淆论:“大过渡”和“小过渡”

第三节 准确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

一、搞社会主义不能离开现实,超越阶段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

三、准确定位历史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据

第五章 矛盾动力论的运用与发展

第一节 矛盾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

一、认识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首先要承认资本(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矛盾

二、认识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其次要承认人民内部的矛盾具有多样性

三、认识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最后是容不得思想反复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

一、承认矛盾是基础

二、分析矛盾是关键

三、解决矛盾是目的

第三节 矛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支点

一、根据矛盾的属性,用矛盾分析的方法认识社会存在的不同矛盾

二、根据矛盾的形式,用矛盾分析的方法认清社会存在的若干矛盾

三、根据矛盾的特点,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化解社会存在的诸多矛盾

第六章 精神动力论的运用与发展

第一节 精神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精神动力论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二、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三、共产主义是我们的理想和信念,无产阶级正是从这个理想中得到最强烈的斗争动力

第二节 精神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不竭动力

一、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二、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

三、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第三节 以精神为动力托起中国梦

一、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

二、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

三、用崇高的精神凝聚力量,共筑“中国梦”

第七章 科技推动论的运用与发展

第一节 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杠杆

一、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是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

二、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三、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有效路径

第二节 科学技术是立国卫国的可靠保障

一、认识论层面:科学技术可以帮助人类争取自由

二、经济层面:科学技术可以立国兴邦

三、军事层面:科学技术可以强军卫国

第三节 科学技术是富国强国的决定力量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二、科学技术可以推动现代社会的发展进步

三、科学技术能够为实现中国梦注入强劲动力

第八章 创新动力论的运用与发展

第一节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本质特征

一、人类自身的发展离不开创新

二、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创新

三、人与世界的自由全面发展离不开创新

第二节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

二、创新是我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基本保障

三、创新是我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强大动力

第三节 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不竭动力

一、创新作为推动力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和社会进步的表现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创新的动力系统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动力的引导策略

第九章 历史合力论的运用与发展

第一节 历史合力论的内容及其理论逻辑

一、历史合力的历史必然性

二、历史合力中的必然性要通过偶然性开辟发展的道路

第二节 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及其理论创新

一、《论十大关系》的“历史合力”思想

二、《论十大关系》的理论创新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 “合力论”在社会发展模式方面的深化发展

第十章 改革动力论的运用与发展

第一节 以改革为动力破狭隘思想

一、以改革为动力,破政治领域中的狭隘思想

二、以改革为动力,破经济领域中的狭隘思想

三、以改革为动力,破文化领域中的狭隘思想

第二节 以改革为动力植思想之树

一、改革动力思想之树的根基:社会主义基本矛盾

二、改革动力思想之树的主干:经济体制改革

三、改革动力思想之树的分枝:政治体制改革

四、改革动力思想之树的神经系统:昂扬的改革精神

第三节 以改革为动力共筑中国梦

一、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二、改革是促进社会全面变革的有力措施

三、改革是实现中国梦的活力之源

第十一章 人民主体论的运用与发展

第一节 以人民为主体,是群众史观的基本内容

一、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二、人民群众是实践创造的主体

三、人民群众是价值创造的主体

第二节 以人民为主体,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界定人民群众的范畴

二、毛泽东人民主体思想的发展历程

三、毛泽东人民主体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以人民为主体,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之源

一、人民是实现中国梦的认识主体

二、人民是实现中国梦的价值主体

三、人民是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主体

第十二章 人的理论的运用与发展

第一节 马克思人学思想的主题和核心

一、马克思人学思想的主题

二、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核心线索

第二节 毛泽东的人学思想

一、人的本质、人的价值和人的特性

二、人的自由和人的解放

三、人性、人权、人道主义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中的人学思想

一、坚持用具体的、历史的观点研究人

二、注重满足人的全面需要,恢复了长期以来被忽视了的物质利益原则

三、重视人的现代化建设

四、人权理论的运用与发展

第十三章 和平发展论的运用与发展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和平概念的基本内涵

一、阶级斗争与和平

二、和平是阶级斗争消失或缓和的社会状态

第二节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与完善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征及其重大意义

第三节 新时期的和平发展思想

一、倡导“和”的外交理念

二、“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三、“必须坚持和平发展”

后记

内容摘要:

《唯物史观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运用与发展唯物史观进行研究的初步成果。分别介绍了存在决定论的运动与发展,意识形态论的运用与发展,发展阶段论的运用与发展,矛盾动力论的运用与发展,精神动力论的运用与发展,科技推动论的运用与发展,历史合力论的运用与发展等。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唯物史观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64727802
《唯物史观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出版地成都出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6.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7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唯物史观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是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于2014.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61 的主题关于 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