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货币金融史稿

清代货币金融史稿

杨端六, 编著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38.0

书籍简介:

本书是著名经济学金融学家杨端六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内容分为:封建制度下的货币流通,封建主义金融事业的发展与衰微,银钱比价变动及其原因、后果与对策,外国金融势力的侵入,向贵金属货币制度的方向发展,帝国主义侵略中的中国银行七个部分,系统探讨了清代金融货币制度的各种问题。

书籍目录:

第一篇封建制度下的货币流通

第一章制钱

(一)叙述

(二)制钱的重量

(三)制钱的成分

(四)铸钱材料的采购

(五)滇铜的运输

(六)洋铜的采购与运输

(七)铸钱技术及铸钱局的组织

(八)铸钱成本与铸钱余利

(九)私铸与私销

第二章银两

(一)银两在清朝历史发展中所处的地位

(二)银两是封建剥削的工具

(三)具有实物存在的银两

(四)秤量银两的“平”

(五)作为价值符号的银两

第三章咸丰朝的通货膨胀

(一)嘉、道、咸年间清朝财政困难的情形

(二)大钱、铁钱、铅钱的铸发

(三)官票、宝钞的强制发行

第二篇封建主义金融事业的发展及其衰微

第一章典当业

(一)典当业的概况

(二)高利贷资本的典当业

(三)典当业与政府、官僚的关系

第二章票号

(一)票号的概况

(二)票号组织的封建性

(三)票号的营业

(四)票号与官吏、中外商人的关系

(五)票号的作用与钱庄不同

(六)票号的兴盛与衰落

第三章钱庄和银号

(一)钱庄、银号的概况

(二)北京的钱铺

(三)广州的钱商

(四)上海的钱庄

第四章官银钱号

(一)太平天国革命以前的官银钱号

(二)太平天国革命时期的官银钱号

(三)太平天国革命以后的官银钱号

第三篇银钱比价变动及其原因、后果与对策

第一章银钱比较的变动

(一)银与钱的内在关系

(二)银钱比价的变动

(三)银钱比较变动的幅度与趋势

第二章顺治元年到嘉庆十二年(1644~1807)

(一)变动的原因

(二)变动的后果

(三)对策

第三章引人注目的嘉庆十三年到咸丰六年(1808~1856)

(一)银贵钱贱的原因

(二)银贵钱贱的后果

(三)对策

第四章咸丰七年到宣统三年(1857~1911)

(一)银贱钱贵的原因

(二)银贱钱贵的后果

(三)对策

第四篇外国金融势力的侵入

第一章1894年前的外国银行

第二章1895~1911年期间的外国银行

(一)清末来华设立的外国银行

(二)外商银行的侵略活动

(三)汇丰银行

(四)华俄道胜银行

第二章洋钱流入与纹银流出

第五篇向贵金属货币制度的方向发展

第一章外国银元的流入与流通

(一)十九世纪中叶以前的洋钱

(二)十九世纪中叶以后的洋钱

(三)洋钱在中国流通的数量、重量、成色及其紊乱现象

第二章本国银币的铸发

(一)酝酿时期

(二)大量自铸银币的开始

第三章世界金银比价变动对中国币制的影响

(一)世界金银比价的长期稳定与剧烈变动的到来

(二)十七八世纪中国市场的金银比价及黄金进出口情形

(三)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后世界银价变动对中国币制的影响

第六篇帝国主义侵略中的中国货币问题

第一章货币本位问题

(一)对日赔款变为金币外债

(二)庚子赔款与偿金问题

(三)本位问题的争论

(四)清朝当局对本位问题的态度

(五)帝国主义侵略中的划一币制条约

(六)美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与阴谋

(七)整顿币制借款

第二章银币成色与重量的问题

(一)银币成色、重量的紊乱情形

(二)关于成色问题

(三)关于重量问题

(四)银辅币的发行

第三章铜元

(一)叙论

(二)铸造铜元的开始及其发展

(三)铜元的成色、重量与种类

(四)铸造铜元的材料、成本及余利

(五)清政府管理铸造铜元的政策

(六)铜元铸发数

(七)私运与私铸

(八)铜元与银的比价

(九)铜元滥发的恶影响

(十)一厘铜币

第七篇帝国主义侵略中的中国银行业

第一章中国通商银行设立以前有关银行的记载

(一)银行名称的由来

(二)设立银行的建议

第二章中国银行业的兴起

(一)银行业发生的原因

(二)设立银行的动机

(三)中国的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

(四)清末设立的银行

第三章银行券的发行

(一)发行权

(二)兑换制度与准备制度

(三)银行券发行数

(四)发行制度的紊乱

(五)清政府所采取的政策

内容摘要:

  杨端六先生是我国已故著名经济学家。该书系作者长期研究清代货币金融发展史的成果之一,初版于1962年由三联书店出版。该书由“封建制度下的货币流通”、“封建主义金融事业的发展与衰微”、“银钱比价变动及其原因”、“外国金融势力的侵入”等七篇构成,资料翔实、分析透辟,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本书分为七篇。第一、第二篇叙述封建主义的货币金融。第三篇通过银钱比价变动这一特殊问题,研究整个发展过程中的趋势以及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对中国货币制度的影响。第四篇从其他各方面叙述外国金融势力的侵略活动。第五篇叙述中国货币制度发展的途径。第六、第七两篇说明帝国主义侵略下中国货币金融发生的一些问题。作者简介:  杨端六(1885~1966),湖南长沙人。著名经济学家。1903年毕业于湖南省师范学堂。1906年赴日本留学,留日期间加人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期间回国,担任海军陆战队秘书长,后在《长沙日报》担任撰述。1913年3月,到英国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攻读货币银行专业。1920年回国后,在吴淞中国公学兼任经济学、会计学教授,在商务印书馆担任会计主任,对商务印书馆的会计制度进行了改革,被称为中国商业会计学的奠基人。1926年,任巾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社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1930年起任武汉大学教授,曾任经济系主任、法学院院长、教务长、文科研究所经济学部主任。1938年,武汉大学迁往四川乐山,杨端六任迁校委员会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1956年,参加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武汉大学任教授期问,讲授货币与银行、会计学、企业管理等课程。主要著作有《货币与银行》、《清代货币金融史稿》等,发表研究论文160多篇。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清代货币金融史稿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武汉大学百年名典
9787307054639
《清代货币金融史稿》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出版地武汉出版单位武汉大学出版社
版次2版印次1
定价(元)3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清代货币金融史稿是武汉大学出版社于2007.03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822.9 的主题关于 货币史-中国-清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