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批评史

中国文学批评史

蔡镇楚, 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年代:2005

定价:

书籍简介:

蔡镇楚撰写的这部《中国文学批评史》,系国家教委“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国家课题子项目研究成果之一。全书共十章。该书特点有三:一是博采众家之长,善于独立思考,富有学术个性。二是视野开阔,能够把整个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演进置于广阔的学术文化背景下加以考察。三是全面公允,实事求是,既注重理论创获,又注重实际批评;既注重诗、文,又注重小说、戏曲,评述力求客观公正。作者把文学批评史研究置于一种深厚的学术基础之上,这一基础便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学术文化史和中国诗话史。古代文学是其批评对象,学术文化是其哲学基础,中国诗话是其理论武器,三者的统一为这部中国文学批评史打下了坚实基础,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理性体系与方法体系。

书籍目录:

中国文学批评史教学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文学与文学批评

第二节 中国文学批评

第三节 中国文学批评史

第二章 诸子学与先秦文学批评

第一节 先秦诸子学与文学批评滥觞

第二节 诗言志:文学批评开山之祖

第三节 孔子仁学与文学批评

第四节 墨家思想与文学批评

第五节 孟子人学与文学批评

第六节 道家思想与文学批评

第七节 荀子思想与文学批评

第八节 《周易》与中国文学批评

第三章 经学与两汉文学批评

第一节 两汉文学批评总体特征

第二节 《乐记》与音乐美学批评

第三节 天人合一:董仲舒文学批评

第四节 汉代经学与《诗》学批评

第五节 汉代楚辞学批评

第六节 汉代赋学批评

第七节 真美:王充文学批评

第四章 玄学与魏晋六朝文学批评

第一节 魏晋六朝文学批评总体特征

第二节 魏晋风度与文学批评

第三节 文气说:曹丕文学批评

第四节 诗缘情:陆机文学批评

第五节 挚虞文体批评

第六节 言意之辨:魏晋玄学与文学批评

第七节 文笔之争:南朝文体分类批评

第八节 四声八病:永明声律批评

第九节 体大虑周:刘勰《文心雕龙》

第十节 百代诗话之祖:钟嵘《诗品》

第五章 佛学与唐代文学批评

第一节 唐代文学批评总体特征

第二节 汉魏风骨:陈子昂文学批评

第三节 隋唐佛学与唐代诗学批评

第四节 杜甫与论诗绝句

第五节 古文运动与朝柳文学批评

第六节 新乐府运动与白居易文学批评

第七节 皇甫??、司空图与意象批评

第六章 理学与宋代文学批评

第一节 宋代文学批评总体特征

第二节 北宋文学复古运动与欧阳修文学批评

第三节 宋代诗话与诗学批评

第四节 苏黄诗风与江西派文学批评

第五节 程朱理学与文学批评

第六节 刘辰翁与评点之学

……

第七章 宗唐尊杜:金元文学批评

第八章 心学与明代文学批评

第九章 朴学与清代文学批评

第十章 西学与近代文学批评

附录:主要参考书目

内容摘要:

  本书其学科特征不同于《中国古代文论选》,也不同于《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它注重的是面而不是点,是长河而不是湖泊,是山林而不是树木,是微观考察之后的宏观审宙与总体把握。惟有站在李白的诗歌艺术境界高度,才能写出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恢弘气势与文化精神;惟有站在新世纪学术前沿去宏观审视几千年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历史全貌,才能把握其历史真谛。我们建议教学者不妨作三步走;一是详细审视卷首目录,总体把握其框架结构;二是阅读第一章绪论,系统了解其学科特征与研究动态;三是重点察看每一章的第一节,全面把握各个历史时期文学理论批评的总体特征,而后根据实际需要,重点解读其中的重点篇目与相关内容,其他多数篇目可以采取自学与教授相结合的方法,答疑解惑,教学相长。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中国文学批评史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7101047955
如需购买下载《中国文学批评史》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华书局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中国文学批评史是中华书局于2005.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06.09 的主题关于 文学批评史-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