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湘潭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38.0
该书从四个层面剖析了1945—1949年间学界阵营分合的情况。第一部分探讨抗战胜利之初南北学界的民族大义之争。第二部分则主要考察20世纪40年代学界中人有关大学行政化的讨论,战后学人们为振兴学术所付出的努力与其不得不面临的困境,以及在此过程中南北学界派系纷争的不同特征。第三部分主要探讨学界中人与国民党组织、国民党政权之间的合离。第四部分主要分析学人群体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不同的道路选择。通过对以上四个部分的梳理,本书将要回答的是在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学界中人如何从抗战期间的学术与政治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又是如何逐渐演变成多数学人对政治渐有疏离的演变过程,以及他们如何在学术与政治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从而为学术振兴而努力奋斗的艰难历程。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史
三、研究目标、内容、方法、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 抗战胜利之初的民族大义之争
第一节 各地临时大学补习班的开办
第二节 围绕北平临时大学补习班的分歧
第三节 傅斯年与伪北大的处置问题
第四节 南北临时大学补习班开办过程中的异同
第二章 学术振兴中的困境与派系纷争
第一节 学界中人有关大学行政化的讨论
第二节 学人群体振兴学术的努力与困境
第三节 南派纷争:以抗战胜利前后中央大学校长更替为例
第四节 北平学界各大学之间的派系纷争:以北洋大学北平部与北平师范学院为例
第三章 学界中人与大学校园中的党派纷争
第一节 国民党大学直属区党部的成立与运行
第二节 教授入党的动机与党部退出学校后的政党生态
第三节 三青团与大学校园中的国共斗争
第四节 读书会与大学校园中的马克思主义传播
第四章 学界中人对形势的判断与出路选择
第一节 学界中人对“新中国”的憧憬与向往
第二节 学人眼中的国际形势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第三节 中间路线的幻灭与出路探讨
第四节 在官府与学园间的徘徊以及大局变动前夕的选择
结语
参考文献
《1945-1949年间学界阵营分合研究》探讨的是在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学界中人从抗战期间学术与政治之间形成的良好互动,到战后多数学人对政治渐有疏离的演变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他们围绕民族大义、学术振兴与政治立场等多方面的纷争,而导致阵营出现新的分化与融合。这也就为1949年大局变动前夕,学界中人不同的道路选择,作了另外一个角度的诠释。
从抗日战争胜利到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四年多时间里,是学界阵营急剧分化与融合的一个重要时期。《1945-1949年间学界阵营分合研究》分四部分,剖析了1945-1949年间学界阵营分合的情况,揭示了20世纪40年代学界中人从抗战期间在学术与政治间形成良好互动,逐渐演变成多数学人对政治渐有疏离的过程,再现了他们努力在学术与政治之间寻求平衡点,从而为学术振兴努力奋斗的艰难历程。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1945~1949年间学界阵营分合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811287790 如需购买下载《1945~1949年间学界阵营分合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湘潭 | 出版单位 | 湘潭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3 × 17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1945~1949年间学界阵营分合研究是湘潭大学出版社于2014.1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260.3 的主题关于 文化史-研究-中国-1945~1949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