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斯河上的磨坊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

(英) 爱略特 (Eliot,G.) , 著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45.0

书籍简介:

《弗洛斯河上的磨房》为英国19世纪著名女作家乔治·艾略特的名著。本书描写汤姆和麦吉兄妹二人性格的对比以及麦吉的感情纠葛,表现出放纵不羁的性格与社会规范的矛盾冲突。

书籍目录:

第一部男孩和女孩

第一章道尔考特磨坊门外

第二章道尔考特磨坊的塔利弗先生宣布他对汤姆的计划

第三章瑞里先生对汤姆进学校的意见

第四章巴望着汤姆回来

第五章汤姆回家了

第六章姨父姨母快来了

第七章姨父姨母们来了

第八章塔利弗先生暴露了他性格中软弱的一面

第九章到嘎伦枞林去

第十章麦琪出乎意外地不安分

第十一章麦琪打算逃得无影无踪

第十二章葛莱格夫妇在家里

第十三章塔利弗先生的生活更纠缠不清了

第二部求学时代

第一章汤姆的“头半年”

第二章圣诞节假期

第三章新同学

第四章幼稚的主意

第五章麦琪的第二次访问

第六章恋爱场面

第七章穿过了黄金的门

第三部败落

第一章家里发生的事情

第二章塔利弗太太的家神们

第三章家庭会议

第四章一线快要消失的光芒

第五章汤姆打天下

第六章消除一般入反对拿折刀做礼物的偏见

第七章母鸡运用策略了

第八章破落户家里的阳光

第九章家庭记事录里又多了一项

第四部屈辱的幽谷

第一章波索哀所不知道的新教变迁

第二章荆棘刺进了破裂的窝巢

第三章昔日之音

第五部小麦和稗子

第一章在红苑里

第二章葛莱格姨母知道了保勃的大拇指的宽度

第三章犹豫不决

第四章又一个恋爱场面

第五章一棵裂开的树

第六章辛苦得来的胜利

第七章报仇泄恨的日子

第六部巨大的诱惑

第一章乐园里的二重唱

第二章第一个印象

第三章吐露衷肠

第四章哥哥和妹妹

第五章汤姆打出了天下

第六章说明吸引力的作用

第七章费利浦再度登场

第八章威根姆改变态度

第九章隆重的义卖会

第十章魔法似乎被破掉了

第十一章在小巷中

第十二章家庭聚会

第十三章随波逐流

第十四章觉醒

第七部最后的得救

第一章回到磨坊

第二章圣奥格镇议论纷纷

第三章老相识也会有出人意料的举动

第四章麦琪和露西

第五章最后的斗争

结局

前言

乔治.爱略特是十九世纪英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她继承了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传统,同时又开创了现代小说通常采用的心理分析的创作方法。

乔治.爱略特原名玛丽.安.埃文斯,一八一九年出生于沃里克郡的乡村,父亲是农场的管事。一八二八年到一八三五年,她先后在两所宗教色彩很浓的女子寄宿学校求学,受到很深的宗教熏陶,同时较快地掌握了法、意、德、拉丁等语言。一八三六年,她母亲去世,她只得停学回家料理家务。一八四一年她随父亲迁往考文垂,结识了自由思想家查尔斯.布雷和他的家人,以及他周围的一些志同道合的青年。她和布雷一家经常来往,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布雷的影响下,她开始关心政治和社会问题。布雷的亲戚查尔斯.汉纳尔著的《基督教起源的调查》一书使她对宗教产生了怀疑,她宣布不再上教堂,不再信上帝,与宗教决裂。自然,她并不反对别人虔诚的宗教感情,这在她的作品中有很好的印证。

爱略特在从事创作以前,运用她熟练的语言才能,翻译了几部著作。她参加翻译了青年黑格尔派D.F.施特劳斯的《耶稣传》,以后又译了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斯宾诺莎的《神学政治论纲》和《伦理学》。一八四九年,她失去了父亲,感到莫大的悲痛,身心几乎都垮了。友人们劝她外出旅行。她在欧洲大陆旅行了一年,恢复了健康,心情也平静下来。这时她已成了一位知名人物。《威斯敏斯特评论》请她担任助理编辑,一八五一年,她因此去了伦敦。伦敦给她扩大了活动的圈子,她认识了当时许多有名的知识界人士,其中有斯宾塞、勃朗宁、狄更斯、卡莱尔、萨克雷、达尔文等人。她最接近的是乔治’亨利‘刘易士,一位作家和评论家;他学识渊博,思想敏锐,但家庭生活却不幸福,他的妻子早有外遇,为此夫妻俩已分居多年。爱略特和刘易士志趣相投,很快产生了爱情,以后便公开同居了。虽然刘易士很想离婚,但在当时,这样做必须经过议会的特别法令批准,同时需要一大笔费用,这都是他难以做到的,因此在人们眼中他仍是有妇之夫,他们的行为无法得到旁人的谅解。爱略特的兄姐和她断绝了往来,她的哥哥艾萨克长期不和她通信,直到她去世的那一年才给她写信。在《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汤姆的身上就有艾萨克的影子。这里应该一提的是爱略特对待那些世俗眼光的态度。她在几年后回顾这件事的时候说,“我希望得到了解,凡是不先请求我向他发出邀请的人,我决不会请他来看我的。”

爱略特和刘易士被迫暂时离开英国,去德国居住了一段时期。从一八五六年起,爱略特在刘易士的鼓励下,开始创作小说,写了三部以英国乡村的日常生活和风尚习俗为题材的中篇小说,一八五八年合成一集出版,取名为《教区生活场景》,她用了一个男人的名字做笔名:乔治.爱略特。这使人想起了《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她在出版那本名著的时候,用的就是一个男性化的名字:柯勒.贝尔。这样的现象只能说明当时的英国出版界存在着一种轻视妇女的风气。

这以后的十几年中,她陆续创作了七部长篇小说。

爱略特的创作可以分为两个时期。

前期的小说主要是描写英国农村的生活,普通人的命运。除了《教区生活场景》以外,还有:《亚当.比德》(1859),《弗洛斯河上的磨坊》(1860),《织工马南》(1861)。

属于后期的小说有:《罗慕拉》(1863),《费立克斯.霍尔特》(1866),《米德尔马契》(1871-1872),《丹尼尔.狄隆达》(1876)。它们的特点是题材范围不断扩大,涉及到历史事件、社会现象和政治问题,刻画了上流社会中种种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

此外,爱略特的作品还有诗剧《西班牙的吉卜赛人》,一些叙事诗、散文和评论文章。一八七八年,刘易士去世。她用全部精力完成了他的遗作((生活与意识问题》的最后一卷。一八八○年五月,她和约翰.沃尔特.克劳斯结婚,这是一个美国银行家,他们家的老朋友。但是这段幸福的时间实在过于短暂,这年十二月,她着凉病倒后,竞再也起不来了。她被葬在伦敦海盖特公墓,刘易士的坟墓旁。下葬那天,冷雨寒雪,送行的人里,有她的哥哥艾萨克,艾萨克流着泪,但是,他是否真正理解了他的妹妹呢?

怎样理解爱略特,我觉得,另一位杰出的英国女作家维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对她的评价对我们颇有启发和帮助。在爱略特去世后四十多年,伍尔夫专门写了一篇评论这位先辈的文章。她热情地赞美爱略特说:“她是女性中的骄傲和典范。”“她的发展道路虽说非常缓慢而且坎坷,但却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高尚抱负作为不可抗拒的推动力量。到后来,一切障碍都从她的前进道路上推开了。一切人,她都认识了;一切书,她都读了。她那惊人的理智力量取得了胜利。”“当我们回想起她所敢于承担和业已完成的一切,回想起她曾经怎样不顾一切障碍性别,健康,传统仍然不断追求着更多的知识和自由,直到身体在双重负担的重压下终于筋疲力尽倒下,我们自当献出我们的小小心意,作为桂冠和玫瑰花,安放在她的坟头上。”

伍尔夫非常概括地指出了爱略特作品的一大特点:“她总把同情放在普通人这一边,她也最善于详细描写平凡生活中那些纯朴的快乐和烦恼。”伍尔夫提到了爱略特的前期几部小说,她说它们非常优美,从作品里“我们感受到了只有戛戛独造的大作家们才能给我们带来的那种妙不可言的温暖和轻松。而且,当我们在久违多年之后重温这些作品,它们出乎我们意料之外,仍然进发出那样丰富的活力与热度”。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便是这样一部作品,而且它还被公认为作者前期作品中最优秀的一部。

爱略特一贯反对文学中只对一切非凡事物杰出的人物、非常的事件进行描写。因为在她的观念中,只有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物才是典型的。《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正是作者按照自己这个原则写成的作品。它写的是英国乡村一个磨坊主人一家的事情,背景是偏僻平静的圣奥格镇,全书四十余万字,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没有形象高大的人物。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感情,兄妹之间的感情,少男少女之间的感情,作者都写得那样自然,真实,朴素,流畅。

小说的主线是磨坊主人塔利弗先生的儿子汤姆和女儿麦琪的故事,展现了他们成长的道路,对待命运播弄的不同态度,但是全书的一号人物是麦琪。有许多地方,麦琪的举动就是作者自己的经历,例如麦琪小时候想参加吉卜赛人队伍一事,便是作者童年时的淘气行为,此外,小说中的自然环境和乡村生活都是作者极其熟悉的,因为她在那样的天地里曾经待了二十多年,因此这部小说被认为是爱略特最富有自传性的作品。

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来写麦琪,使之发出熠熠的光彩。这部作品原名就是《麦琪》,可以想见作者对她的女主人公的偏爱,后来是出版商改成了现在的名字。

麦琪是个聪明、热情、果敢、纯真的女孩。她爱好幻想,富于同情心,但比较任性,也容易冲动。她爱她的双亲,爱汤姆,乐于为他们牺牲一切。她对费利浦的感情是真挚的,并没有考虑对方有残疾。她敬佩费利浦的才智,并没有考虑对方是造成他们家庭不幸的威根姆律师的儿子。他们长大以后,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往来。当汤姆发现他们会面的事,逼迫她把手放在父亲的《圣经》上,要她发誓从今以后决不再和费利浦.威根姆私下里谈话和来往,麦琪说“我认为敌视和仇恨是邪恶的”。但同时她又不愿意给父亲带来痛苦,只好违心地服从汤姆。不过我们可以从小说的字里行间觉察到麦琪对于费利浦的感情只是一种像对待兄长、对待至交的感情,而不是爱情。麦琪产生真正的爱情是在她遇到表妹露西的情人斯蒂芬以后。但是出于她总是为别人着想的善良天性,她一次次抗拒着内心的感情。有一天她偶然和斯蒂芬两人出去划船,由于意外,当天没有能赶回家。他们之间并没有发生越轨的行为,可是却引起小镇居民的纷纷议论。斯蒂芬是该镇首富之家的子弟,他获得了人们的谅解,而她受到了指责。世俗的眼光都不了解麦琪,事实是麦琪在内心剧烈斗争的关键时刻,拒绝了斯蒂芬的求婚。她说她“是为了服从心里神圣的呼声、为了忠于所有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崇高的动机而牺牲眼前的享乐”。这样,一个善良无私、有血有肉的麦琪就更加栩栩如生地出现在我们面前。

和麦琪相比,汤姆虽然耿直、勤奋,却生性固执;同时又自视甚高。他禁止妹妹和费利浦交往,麦琪和斯蒂芬在出游的半途中独自归家后,身心疲惫,可汤姆却不听妹妹的解释,把她赶了出去,他对她说:“在我这儿你找不到家……我和你一刀两断。”汤姆依靠自己辛勤的工作,重新买回了父亲失去的产业,这体现了他身上顽强刻苦的一面,可是他对待麦琪的冷酷态度不仅在于他褊狭的人生观,也反映了世俗偏见和虚伪的道德标准对他的影响。我们不妨听一听麦琪有一次当面指责汤姆的话:“你对我总是那么苛刻,那么狠心……尽管我爱你的程度超过了爱世界上任何人……你没有怜悯心;你对自己的缺陷和罪恶一点都没有感觉。”“你从小起一直在骂旁人你总认为自己是对的。这是因为你气量太小了,看否到比你自己的行动、比你自己的微不足道的目的高尚的事物。”这不正是对汤姆性格的最好写照吗?这也是对当时社会道德准则的一种间接批判。

最后,无情的大水来了,麦琪不顾危险划船去救汤姆,汤姆为她的诚心感动t最后两人坐的小船沉没了,兄妹俩在永不分离的拥抱中沉入水中。这样一个悲剧色彩浓厚的结尾是作者为了在最后的时刻,让这对兄妹重新找回纯真无邪的童年时代的美好感情昵,还是暗示了麦琪渴望理想化人生的幻想终究要在残酷现实中破灭?总之,读者也许都会感到这样的结束有点突兀,但是你不得不承认这种结局具有多么强烈的震撼人心的力量。

小说的“结局”部分耐人寻味。“连根拔起来的树木不再在土里生根,”世事大多如此!

流不尽的弗洛斯河水,流不尽的人间恩怨……

译者

内容摘要:

  本书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女作家乔治.爱略特的代表作。小说写的是英国乡村一个磨坊主人一家的事情,背景是偏僻平静的圣奥格镇,全书四十余万字,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没有形象高大的人物。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感情,兄妹之间的感情,少男少女之间的感情,作者都写得那样自然,真实,朴素,流畅。  乔治.爱略特(1819-1880),英国十九世纪著名女作家,《弗洛斯河上的磨房》是她的代表作。  十九世纪中叶的英国小镇圣奥格有一位磨坊主塔利弗,他生性善良而固执,因经营不善而破产,产业全部落入对手威根姆律师的手中,而他心爱的女儿麦琪与哥哥汤姆从小感情深厚,可是同样固执的汤姆却为此事跟妹妹有了隔阂。几年后,刻苦努力的汤姆用攒下的钱买回了父亲生前失去的产业,全家生活有了转机,这时汤姆发现表妹的情人在热烈地追求麦琪。新的变化又在等待他们。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译文名著文库
9787532744794
如需购买下载《弗洛斯河上的磨坊》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上海出版单位上海译文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4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装帧平装
页数 700 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是上海译文出版社于2008.0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561.44 的主题关于 长篇小说-英国-近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