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38.0
本书作者继承了马克思和卢卡奇的遗产,通过对作为每一社会行动、制度和人的一般社会生活的客观基础的日常生活进行深入研究,展望了一条通过日常生活批判造就自由自觉的个体,通过个体的再生产将人由“自在存在”向“自为存在”和“为我们存在”的提升而改变日常生活结构,实现日常生活的民主化、人道化的新马克思主义的道路。
中译者序言
英文版序言
第一编 特性、个性、社会、类本质
第一章 “日 常生活”的抽象概念
第二章 “个人”:概念解析
一“个人”范畴:(一)特性
二“个人”范畴:(二)个性
第三章 个人和他的世界
一 作为阶级单元的个人
二 团体和个体
三 个人和群伙
四 个体和共同体
五 为我们意识
第二编 日常与非日 常
第四章 日常生活的异质性
一 “总体的人”的对象化
二 日 常思维和非日 常思维
三 日 常生活和社会结构
四 同质化
第五章 从日常到类
一 工作
二 道德
三 宗教
四 政治与法
五 科学、哲学和艺术
第三编日 常生活的组织架构
第六章 “自在的”对象化和“自为的”对象化
一 “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
二 “自为的”类本质对象化
三 “自在与自为
四 “为我们存在
第七章 “自在的”类本质活动
第八章 “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的共同特征
一 重复
二 “规则一特征”和规范性
三 符号系统
四 经济五 情境性
第九章 “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的特殊属性
一 对象世界
二 习惯世界
三 语言
第十章 日常生活的行为与知识的一般图式
一 实用主义
二 可能性
三 模仿
四 类比
五 过分一般化
六 单一性事例的粗略处理
第四编 产生于日 常生活之中的、有助于“自为的”类本质的需要和对象化的根基
第十一章 日 常知识
一 日常思维的内涵
二 日常知识的人本学特征
三 当我们断言“认识某物”时意味着什么
四 日常思维的理论态度的类型
第十二章 日常交往
一 作为社会关系的基础和反映的日 常交往:平等与不平等
二 日常交往的模式
三 日常交往中的定向性情感(爱和恨;依恋)
四 日常空间
五 日常时间
六 日常生活的冲突
七 日常“满足”:它的成分
第十三章 日常生活中的个性
一 个性同日常生活结构的关系
二 作为个体“自为存在”的个性
三 日 常生活的“为我们存在
主要术语译文对照表
《日常生活》说的一点是,之所以如此强调开展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性,并非我个人的某种学术偏好,而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地位使然。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全面系统地开展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研究,应当是新世纪中国学术界不容忽视的重大学术任务。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日常生活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译丛 | ||
9787811292695 如需购买下载《日常生活》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哈尔滨 | 出版单位 | 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3 × 1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日常生活是黑龙江大学出版社于2010.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C913 的主题关于 日常生活社会学-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