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

(匈) 赫勒, 著

出版社: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38.0

书籍简介:

本书作者继承了马克思和卢卡奇的遗产,通过对作为每一社会行动、制度和人的一般社会生活的客观基础的日常生活进行深入研究,展望了一条通过日常生活批判造就自由自觉的个体,通过个体的再生产将人由“自在存在”向“自为存在”和“为我们存在”的提升而改变日常生活结构,实现日常生活的民主化、人道化的新马克思主义的道路。

作者介绍:

阿格妮丝?赫勒(AgnesHeller,1929-),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布达佩斯学派最主要的代表人物,被公认为该学派的发言人。赫勒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的一个中产阶级的犹太人家庭,1947年考入布达佩斯大学学习物理和化学,加入共产党,并很快转入哲学系学习,成为卢卡奇的学生,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1953年赫勒在卢卡奇的直接指导下,获得博士学位,1953年开始在布达佩斯大学哲学系任教,成为卢卡奇的助手。1956年"匈牙利事件"之后,匈牙利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反对修正主义运动,卢卡奇和赫勒等人都受到严厉的批判。赫勒被开除出布达佩斯大学,去一所中学任教。直到60年代初,情况才有所改变。卢卡奇重返哲学界,赫勒在1%3年得到一定程度的平反并在匈牙利科学院从事研究工作。以赫勒为代表的卢卡奇的学生们组织了一个名叫"布达佩斯"的小组,经常在一起讨论异化等理论问题,从青年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青年卢卡奇的《历史和阶级意识》的基本思想出发,致力于“社会主义的人道化”。1971年卢卡奇逝世后,布达佩斯学派主要成员陆续把活动中心转移到国外。1977年,赫勒与丈夫费赫尔到澳大利亚,先后在悉尼和墨尔本的大学任教,1986年转到美国纽约社会研究院政治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生院任教。赫勒至今依旧活跃在国际学术论坛上。

书籍目录:

中译者序言

英文版序言

第一编 特性、个性、社会、类本质

第一章 “日 常生活”的抽象概念

第二章 “个人”:概念解析

一“个人”范畴:(一)特性

二“个人”范畴:(二)个性

第三章 个人和他的世界

一 作为阶级单元的个人

二 团体和个体

三 个人和群伙

四 个体和共同体

五 为我们意识

第二编 日常与非日 常

第四章 日常生活的异质性

一 “总体的人”的对象化

二 日 常思维和非日 常思维

三 日 常生活和社会结构

四 同质化

第五章 从日常到类

一 工作

二 道德

三 宗教

四 政治与法

五 科学、哲学和艺术

第三编日 常生活的组织架构

第六章 “自在的”对象化和“自为的”对象化

一 “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

二 “自为的”类本质对象化

三 “自在与自为

四 “为我们存在

第七章 “自在的”类本质活动

第八章 “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的共同特征

一 重复

二 “规则一特征”和规范性

三 符号系统

四 经济五 情境性

第九章 “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的特殊属性

一 对象世界

二 习惯世界

三 语言

第十章 日常生活的行为与知识的一般图式

一 实用主义

二 可能性

三 模仿

四 类比

五 过分一般化

六 单一性事例的粗略处理

第四编 产生于日 常生活之中的、有助于“自为的”类本质的需要和对象化的根基

第十一章 日 常知识

一 日常思维的内涵

二 日常知识的人本学特征

三 当我们断言“认识某物”时意味着什么

四 日常思维的理论态度的类型

第十二章 日常交往

一 作为社会关系的基础和反映的日 常交往:平等与不平等

二 日常交往的模式

三 日常交往中的定向性情感(爱和恨;依恋)

四 日常空间

五 日常时间

六 日常生活的冲突

七 日常“满足”:它的成分

第十三章 日常生活中的个性

一 个性同日常生活结构的关系

二 作为个体“自为存在”的个性

三 日 常生活的“为我们存在

主要术语译文对照表

内容摘要:

《日常生活》说的一点是,之所以如此强调开展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性,并非我个人的某种学术偏好,而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地位使然。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全面系统地开展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研究,应当是新世纪中国学术界不容忽视的重大学术任务。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日常生活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译丛
9787811292695
如需购买下载《日常生活》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哈尔滨出版单位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3 × 1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日常生活是黑龙江大学出版社于2010.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C913 的主题关于 日常生活社会学-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