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30.0
本书所属丛书系由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声乐学术组编。出版该丛书是全面提高声乐理论水平,适应声乐教学、创作、表演、研究、鉴赏的需要;是弘扬民族声乐文化,探索建立民族声乐学科理论体系的需要;是为培养声乐人才,提供全方位理论著述的需要;是日益蓬勃发展的声乐文化生活的时代需要。丛书的编撰坚持科学性与系统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继承性与创造性原则。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声乐文化学概论
第一节 声乐文化学研究的理论依据及学术意义
第二节 声乐文化学的理论范畴与研究内容
第三节 声乐文化学的思维模式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 声乐文化的概念梳理
第五节 声乐文化的基本特征
本章思考题
第二章 声乐文化审美论
第一节 声乐文化的审美本质
第二节 声乐文化的审美创造结构
第三节 声乐文化的审美潜意识
第四节 声乐文化的审美消费
第五节 民族声乐审美的文化意蕴
第六节 民族声乐审美的文化特征
第七节 民族声乐文化审美的理论核心
第八节 民族声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本章思考题
第三章 声乐文化创作论
第一节 声乐文化创作的实践系统
第二节 歌唱家一声乐文化创作实践与社会文明的互动
第三节 声乐评论--声乐文化创作实践的动力
本章思考题
第四章 声乐文化传播论
第一节 声乐艺术传播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声乐艺术传播的基本功能
第三节 声乐艺术产品的传播方式
第四节 声乐文化市场的传播导向
本章思考题
第五章 声乐文化教育论
第一节 声乐文化教育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声乐文化教育的研究与展望
第三节 声乐文化教育的系统结构
本章思考题
第六章 声乐文化产业论
第一节 声乐审美消费的从众层次
第二节 声乐审美消费的历史传统
第三节 声乐审美消费的重要途径
第七章 声乐文化社会功能论
第一节 声乐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互动的辩证观
第二节 大众文化市场的繁荣与管理
第三节 关于声乐文化的安全问题
第四节 关于“超级女声”轰动效应的思考
第五节 声乐评论对大众文化的引导作用
本章思考题
第八章 声乐文化比较论
第一节 宏观探微之一:中西文化的差异
第二节 宏观探微之二:西方音乐给中国音乐带来的冲击
第三节 微观探微之一:中西歌剧迥然相异的审美品格
第四节 微观探微之二: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之间的比较
本章思考题
第九章 声乐文化风格论
第一节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风格的传承与发展
第二节 声乐的民族区分与民族声乐体系
第三节 关于“千人一面”争论的文化考量
本章思考题
第十章 声乐文化性别论
第一节 中国歌剧女性角色梳理
第二节 民族歌剧女性主题的文化内涵
本章思考题
第十一章 声乐文化历史论
第一节 民族声乐文化发展与历史
本章思考题
第十二章 声乐文化时尚论
第一节 声乐的流行文化与时代潮流
第二节 流行歌曲的文化内涵
第三节 流行声乐文化--追赶时代风尚的“弄潮儿”
第四节 本能需要与精神价值的巨大落差
本章思考题
第十三章 声乐文化民族意识论
第一节 民族声乐中“几种思潮”的文化思考
第二节 民族声乐文化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
本章思考题
第十四章 声乐文化科学方法论
第一节 声乐文化与科学之间的微妙关系
第二节 科学技术与声乐艺术
本章思考题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声乐文化学是音乐文化学的子学科,是具有较大学术发展潜力的新兴学科。《声乐文化学》试图把进人21世纪的中国声乐艺术研究建立在宽泛和坚实的艺术文化基点之上。
《声乐文化学》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一本声乐文化理论研究的专著。它以宽泛的研究视野,按照声乐文化学概论、声乐文化审美论、声乐文化创作论、声乐文化传播论、声乐文化教育论、声乐文化产业论、声乐文化社会功能论、声乐文化比较论、声乐文化风格论等14个方面展开论述,并刻意强调或把主要的研究内容着眼于声乐艺术本体以外,而文化的视角则是贯穿《声乐文化学》研究的第一要素。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声乐文化学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声乐艺术教育新学科丛书 | ||
9787806679890 《声乐文化学》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 |||
出版地 | 上海 | 出版单位 | 上海音乐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0.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209 | 印数 | 4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