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43.0
本书作者从社会学的视角,对中国社会的人情、面子与权力三者之间的关系做了探讨和分析。作者指出中国社会的运作最主要的核心概念就是“关系”,以及由此延伸出来的人情、面子与权力运作等。关系,不单是研究中国社会问题的工具,乃是所有普通中国人自己明白的生活手段;同样,关系也不是每一个中国人都趋之如骛的生活方式。在这片土地上,每个人都常识般地知道:关系是可以取代制度的;那些压根儿就不知道或不懂社会学的人都能意识到:他的生活面临着严重的问题,他需要建立起他的人脉。作者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做了修订,尤其对“事实再现的文学路径”、“在中“国官僚作风与技术的背后”及“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等几篇论文做了较大的改动;去掉了原书的最后一篇,“土政策的功能分析”以及于2010年春季在北大一篇讲演记录《社会系统、关系运作与权力结构》,则因为它基本上可以反映作者这几年的研究取向和思考理路。
第二版自序
自序
一、研究视角与方法篇
中国人与中国社会研究的反省、批判及出路
儒家的社会建构——中国社会研究的视角与方法论的探讨
心理学本土化之我见——从本土概念向本土研究方法的转化
事实再现的文学路径——建构社会与行为科学中的人文方法
中国人际关系模式
中国人关系网络中的结构平衡模式
社会流动与关系信任——也论关系强度与求职策略
中国人脸面观的同质性与异质性
在中国官僚作风及其技术的背后——偏正结构与脸面运作
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情理社会中的社会交换方式
“土政策”的功能分析——中国地方与组织领导的权力游戏
中国人在社会行为取向上的抉择——中国人社会行为变量的考察
第二版自序
自序
一、研究视角与方法篇
中国人与中国社会研究的反省、批判及出路
儒家的社会建构——中国社会研究的视角与方法论的探讨
心理学本土化之我见——从本土概念向本土研究方法的转化
事实再现的文学路径——建构社会与行为科学中的人文方法
二、关系模式研究篇
中国人际关系模式
中国人关系网络中的结构平衡模式
社会流动与关系信任——也论关系强度与求职策略
三、脸面与人情研究篇
中国人脸面观的同质性与异质性
在中国官僚作风及其技术的背后——偏正结构与脸面运作
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情理社会中的社会交换方式
四、社会运作理论篇
“土政策”的功能分析——中国地方与组织领导的权力游戏
中国人在社会行为取向上的抉择——中国人社会行为变量的考察
个人地位——中国日常社会学理论的建立
社会系统、关系运作与权威结构——在北京大学的讲演
索引
“人情”与“面子”是中国人习以为常或耳熟能详的日常用语,国人自以为懂,细想的人不多,然而它们可以构成对中国人与中国社会的一种解读方式与理论框架。以此概念与框架来反观中国人的社会、经济、政治与日常生活,便可以找到西方社会科学有所疏漏乃至难以解释的中国现象;“权力”作为概念,本具有普世意义,但任何一个深谙此道的中国人都心知肚明地明白其意义远不同于其他社会。那么如何本土性地展现其意义呢?这就需要将权力同人情与面子结合起来研究,构成所谓“权力的再生产”。《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第2版)》从视角、方法论及理沦与经验研究等不同层面,对如何认识中国人的关系与权力进行了深入且独到地探索,并在一些学理问题上同西方社会科学之间构成了对话的关系。《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第2版)》初版于2005年,此次修汀,特别增加了一篇北大讲演稿,通俗而系统地陈述了中国社会文化脉络与中国人关系运作的全景图,以实现中国社会学研究中的“文化自觉”。
“人情”与“面子”是中国人习以为常或耳熟能详的日常用语,国人自以为懂,细想的人不多,然而它们可以构成对中国人与中国社会的一种解读方式与理论框架。以此概念与框架来反观中国人的社会、经济、政治与日常生活,便可以找到西方社会科学有所疏漏乃至难以解释的中国现象;“权力”作为概念,本具有普世意义,但任何一个深谙此道的中国人都心知肚明地明白其意义远不同于其他社会。那么如何本土性地展现其意义呢?这就需要将权力同人情与面子结合起来研究,构成所谓“权力的再生产”。《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第2版)》从视角、方法论及理沦与经验研究等不同层面,对如何认识中国人的关系与权力进行了深入且独到地探索,并在一些学理问题上同西方社会科学之间构成了对话的关系。《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第2版)》初版于2005年,此次修汀,特别增加了一篇北大讲演稿,通俗而系统地陈述了中国社会文化脉络与中国人关系运作的全景图,以实现中国社会学研究中的“文化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