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25.0
本书首先评述经济发展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需要研究的问题。第三章在技术选择模型的统一框架内研究发展战略与自生能力、三位一体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第四章和第五章分构建了两个不同但联系紧密的模型来研究技术选择对知识吸收能力和经济发展的影响。第六章研究政治对技术选择及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七章是本书的结论部分。
1.经济发展理论:文献综述
1.1 前言/1
1.2 新经济增长理论/5
1.3 现代经济发展理论/13
1.4 经济发展理论的新发展:自生能力的角度/25
1.5 小结/36
2.技术选择、制度与经济发展
2.1 前言/38
2.2 发展战略、自生能力与三位一体的经济体制/39
2.3 发展战略与经济收敛/43
2.4 小结/50
3.技术选择、知识吸收能力与经济收敛
3.1 前言/55
3.2 技术选择与知识吸收能力/58
3.3 技术选择与经济收敛/59
3.4 小结/70
4.技术选择、模仿成本与经济收敛
4.1 前言/74
4.2 模型的设定/76
4.3 模型的分析/80
4.4 小结/90
5.贸易自由化、有偏的学习效应与发展中国家的工资不平等
5.1 前言/93
5.2 模型的设定/95
5.3 模型的分析/99
5.4 小结/105
6.最优专利制度、技术进步方向与工资不平等
6.1 前言/106
6.2 模型的设定/108
6.3 模型的分析/111
6.4 专利制度、技术进步方向与工资不平等/116
6.5 小结/117
7.结语
7.1 结论与启示/122
7.2 问题与方向/124
参考文献/126
后记/148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为什么除了东亚极少数的几个国家和地区之外,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并没有能够缩小与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差距?这主要根源于发展中国家错误地推行了赶超战略,鼓励企业引进或者模仿当时的世界前沿技术。《技术选择、工资不平等与经济发展》试图从技术选择的角度切入构建模型来研究发展战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技术选择、工资不平等与经济发展》首先通过简要评述经济发展理论来梳理出其发展脉络,勾勒出人们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的认识的演变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技术选择、工资不平等与经济发展》需要研究的问题。文献分析表明,虽然许多经济发展理论试图解释为什么只有东亚少数几个经济体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的现象,但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框架。林毅夫教授等提出了一个富有创造性的理论,在统一的框架内解释了这一现象。但是,他们的理论并没有很好地模型化。因此,《技术选择、工资不平等与经济发展》的第2章、第3章和第4章想就模型化林毅夫教授等提出的理论作出初步的尝试。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技术选择、工资不平等与经济发展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308070409 《技术选择、工资不平等与经济发展》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 |||
出版地 | 杭州 | 出版单位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5.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3 × 0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240 | 印数 | 2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