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论

法治论

王人博, 程燎原, 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48.0

书籍简介:

本书曾获司法部科研成果一等奖,原版于80年代末,同时于90年代末修订重印,揭示了历史上对法治的思考历程,阐释了社会主义法治所具有的进步性与真实性,论述了法治的实体价值以及形式价值,对法治进行实证分析,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后法制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论述了新中国法制建设遵循的总方向和指导性原则及坚定地走向社会主义法治的必由之路。

作者介绍:

王人博, 著名宪法学家,曾任西南政法大学教授、《现代法学》和《西南政法大学学报》主编,现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政法论坛》主编。代表著作有:《法治论》(与程燎原合著)、《权利论》(与程燎原合著)、《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宪政的中国之道》、《法的中国性》及《孤独的敏感者》等。   程燎原,著名法理学家,曾任西南政法大学教授,现任重庆大学法学院教授。代表著作有:《法治论》、《权利论》、《从法制到法治》、《清末法政人的世界》、《中国法治政体问题初探》等。

书籍目录:

上篇 法治:思考的历程

第一章 古希腊、罗马人的法治观

一、“伟大的对话”:古希腊的人治论与法治论

二、罗马人的“以法为据”

第二章 西欧人对法治的探讨

一、英国的法治主义和法律主治论

二、法国的法治理论

第三章 美国人对法治的理解和设计

第四章 当代中国关于法治与人治问题的论争

一、思想解放与法学萌动

二、法治与人治问题的纷争

三、讨论过后留下的思索

中篇 法治:理论的探索

第五章 法治概念界说

一、法治概念的困惑

二、法治概念方法探寻

三、法治实体价值与形式价值的界定

第六章 法治实体价值探微

一、引子:法治价值入口处的探寻

二、法治实体价值之一:权力的合理位置

三、法治实体价值之二:自由与法律

四、法治实体价值之三:权利与义务

第七章 法治形式价值论说

一、法治形式化原则的起源

二、法治形式化原则之一:普遍性原则

三、法治形式化原则之二:可操作性原则

四、法治形式化原则之三:至上性原则

五、法治形式化原则之四:程序正义原则

六、法治形式化原则之五:法律组织职业化原则

第八章 法治状态剖析

一、法治的观念模式

二、法治的制度框架

三、法治的组织结构

四、法律秩序

五、法治状态的整合模式

下篇 法治:实证的分析

第九章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法治发展模式的追寻

一、法治的胚胎:古希腊、罗马的法制发展

二、从“法”个人走向“法”国家:法国及欧洲大陆国家法治发展模式

三、传统与革命:英国资产阶级法治发展模式

四、“宪法主治”:美国资产阶级法治发展模式

第十章 新中国前三十年法制透视

一、新法制的初步预言

二、1949:新纪元

三、1954:伟大的奠基

四、1957:风云突变

五、1966:走向悲剧

六、1976:“拨乱反正”中的徘徊

第十一章 十年法制:反思的方法与尺度

一、十年法制:反思的方法

二、十年法制:反思的尺度

第十二章 十年法制:法治进行曲

一、十年法制发展的契机

二、十年法制发展的目标:法治

三、十年法制的全方位拓进

第十三章 十年法制:法治发展中的冲突

一、冲突之一:传统法文化与法治发展的冲突

二、冲突之二:传统道德观与法治发展的冲突

三、冲突之三:法的实效与法治发展的冲突

第十四章 余论:中国法治思想的“突破”

一、引言:一个基本的解释框架

二、春秋战国时代的法治思想“突破”

三、中国近代法治思想的“突破”

四、坚守与坚持中国法治思想的“突破”

结束语

附录 苏联人对法治的思考

一、法治国家思想的确立:法制思想的历史性转变

二、“惨痛的历史篇章”

三、苏共的“法治国家思想”

四、苏联法学家对“法治国家思想”的探讨

内容摘要:

二十多年前出版的《法治论》(1989)和《权利论》(《法治论》姊妹篇,原名为《赢得神圣:权利及其救济通论》)两书,是国内最早提出“法治论”和“依法治国论”的名著,堪称法学界的一块耀眼的路标。对两书所阐述的基本观点,作者至今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修正。甚至可以说,作者更加坚持两书所确证的信念和立场。而那些基本观点,即使是在当下,也远未过时。
  此次修订两书,一是订正了讹误之处;二是尽可能将书中所引汉译本著作按当下通行本予以引证和注释,对中国文献的引证和注释,亦依此例处理;三是书名变动,《权利论》一书,第1版书名为《赢得神圣——权利及其救济通论》(1993年),此次修订版,更名为《权利论》;四是《法治论》增加了一章——余论:中国法治思想的“突破”;最后,《权利论》增加了“代第3版后记”。
  《新民说:法治论》主要从汉语文献中阅读了从亚里士多德到西塞罗、卢梭、孟德斯鸠、哈灵顿、洛克、杰弗逊、潘恩等人有关法治的学说;厘清了法治概念,区分了法治的实体价值与形式价值;阐释了法治与权力、法治与自由、法治与权利的关系;勾画了英、美、法等国的不同法治式样;对中国自1949年至1980年代末近40年的法制实践并运用法治作为量度的尺码,确立了中国法治理论的大致框架,是中国法治理论最初的系统研究。
  《权利论》一书,为《法治论》的姊妹篇,将《法治论》里的论题从中释出加以拓展研究,把关涉每个个体的权利问题从“宪法/法律性”视角转换成一种“社会性“的书写路径,着重讨论了社会中的权利问题。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法学、政治学研究者及爱好者

  《新民说:法治论》看点:
  1.本书为国内最早提出“法治论”和“依法治国论”的名著,初版于1989年,再版于1997年,现经过重要修订和增订后,于2014年11月推出最新版。
  2.二十多年后,再次出版两书的最新增订版,一方面在于两书代表了两位作者在那个年代的真实的思考,而且两书分别在1989年和1993年出版,散发出明亮的光芒,因为当时中国新时代的法治进程刚走入黎明阶段,尚是一片幽暗,该书适时而出,成为指引航向的路灯。二十多年已逝,到了中国法治的正午时分,依然一版再版,作为法学入门的读物,它的价值(于法治与权利的启蒙和奠基作用)仍不可小窥。另一方面,对两书所阐述的基本观点,作者至今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修正。甚至可以说,作者更加坚持两书所确证的信念和立场。而那些基本观点,即使是在当下,也远未过时。
  3.八十年代中后期,当时还是青年学者的王人博与程燎原一起,把主要精力投放到了法治问题上。这一选择既缘于他们专业上共有的激情与涌动,也带有对历史与现实的某种反思,而反思的契机则来自于一个景物所形成的心理震颤。在当时他们任职的西南政法大学所在地重庆市,有一个叫沙坪坝公园的地方,公园的一角有一大片墓地,野草丛生中的坟冢和墓碑已经残缺破败,但墓碑上刻写的红字依稀可辨:这里埋葬的不是老人,而是一些十七八岁的孩子,他们是在文革武斗中死去的。这些孩子共享一个名称:“红卫兵”,共有一个归宿便是这“红卫兵墓”。墓碑上都刻有“为捍卫×××的革命路线洒尽最后一滴血”的字样,他们倒下的时候是英雄,死后却成了真正的葬品。他们用自己荒谬的死嘲弄了历史的荒谬。他们躺在那里为了证明一点:中国不仅需要安顿社会的法制,更渴求一个立于法治之基的社会。由此,两位作者以幸存者的身份并带着青春的热情向法治发出吁求,要为一个文明社会的立基而提灯夜寻。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法治论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49559763
如需购买下载《法治论》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桂林出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4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1 × 15装帧精装
页数 508 印数 3000

书籍信息归属:

法治论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4.1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920.0 的主题关于 社会主义法制-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