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绘画美学史

中国绘画美学史

陈传席, 著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65.0

书籍简介:

本书对六朝至近代画论的研究和整理较为系统深入。

作者介绍:

陈传席(1950~ ),江苏睢宁人,生于徐州。当代美术史家。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本书以六朝以来不同历史时期为经,以不同风格的画派和代表性画家为纬,系统地论述了六朝、唐、五代、宋、元、明、清及近现代经典绘画美学思想的内在肌理、艺术旨趣、审美价值和历史贡献,立体呈现了中国古代画论的整体格局和理论嬗变过程,表现了不同时代的艺术特点和精神气质。全书独抒己见,旁征博引,文笔优美,语言流畅,兼具理论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本书使用的是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本。

书籍目录:

自序

引言儒、道思想的重大影响

第一章 六朝绘画美学

一、“传神论”的建立——顾恺之绘画美学

二、“道”和“理”,“以形媚道”和“卧游”——宗炳《画山水序》

附:《画山水序》点校、注释及今译

三、“情”和“致”,“《易》象同体”和“明神降之”——王微《叙画》

附:《叙画》点校、注释及今译

四、六法论——谢赫《古画品录》

附:《古画品录》点校、注释

五、“心师造化”——姚最《续画品》

附:《续画品》点校、注释

六、“格高而思逸”——《山水松石格》

第二章 唐、五代绘画美学

一、“书画之艺,皆须意气而成”——《历代名画记》中的美学

二、“万类由心”——《唐朝名画录》中的美学

三、“图真”和“六要”——荆浩《笔法记》

四、逸品美学观的确立及影响

第三章 宋、元绘画美学

一、宋、元绘画美学特点

二、“三远”——郭熙《林泉高致集》

三、“六要”、“六长”——刘道醇《圣朝名画评》中的美学

四、“气韵非师”——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中的美学

五、“画者,文之极也”——邓椿《画继》中的美学

六、“俗病最大”——关于《山水纯全集》

七、“萧条淡泊”、“闲和严静”——欧阳修的绘画美学

八、“欲寄荒寒无善画”——王安石绘画美学

九、“萧散简远——苏轼的绘画美学

十、“遗物以观物”和“画写物外形”——晁补之绘画美学

十一、“参禅识画”——黄庭坚的绘画美学

十二、“平淡天真”和“高古”——米芾绘画美学

十三、古意论——赵孟頫绘画美学

十四、“逸气说”——倪瓒绘画美学

第四章 明代绘画美学

一、“庶免马首之络——王履绘画美学

二、“真工实能”和“贵适天真——李日华绘画美学

三、“神家、名家、作家、匠家——陈洪绶绘画美学

四、“惟画通禅”和“若有一笔是画也非画——担当绘画美学

附:王世贞论变不足为据

五、南北宗论——董其昌、陈继儒以禅论画

第五章 清代绘画美学

一、反法、守法、法我——清代绘画美学的特点

二、反“法”重“道——遗民派的绘画美学

三、“法自我立——法我派的绘画美学

四、“静、净——恽南田的绘画美学

五、守法、仿古——仿古派“四王”的绘画美学

六、“无今无古——“扬州八怪”的绘画美学

第六章 近现代绘画美学

一、变法、革命、改良、守旧、调合——近代绘画美学之论争

二、变法论——康有为绘画美学

三、革命论——陈独秀、吕徵绘画美学

四、改良论——徐悲鸿绘画美学

五、国粹论——金城、林纾、陈师曾绘画美学

六、调合论和结合论——高剑父、高奇峰、林风眠绘画美学以及傅抱石、潘天寿、邱石冥论画

七、“妙在似与不似之间——齐白石、黄宾虹绘画美学

八、拿来、溶化、驱使、发挥、择取创造“现代的”、“中国的”绘画——鲁迅论画

九、毛泽东的艺术思想

一、缘起

二、中国画论在世界画论中的地位

三、《中国绘画美学史》的作用

四、我对艺术发展的看法

五、发扬阳刚大气的民族绘画

六、谈改变中国画形态的五大理论

内容摘要:

“中国文库”主要收选20世纪以来我国出版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科学文化普及等方面的优秀著作。这些著作,对我国百余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积极的影响,至今仍具有重要价值,是中国读者必读、必备的经典性、工具性名著。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中国绘画美学史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102048536
《中国绘画美学史》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人民美术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4
定价(元)6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1 × 15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中国绘画美学史是人民美术出版社于1998.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J201-092 的主题关于 绘画史-美学史-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