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年代:2014
定价:48.0
2012年中国文坛最具影响力的事件之一,就是出生于1963年的两岸三地读书人胡洪侠、马家辉、杨照,将他们在《晶报》文艺版的专栏,整理汇总成“@1963”系列,在两岸三地的出版社同步出版发行。其中,这套书成为大陆三联书店和台湾远流的年度精品书,引发中高端读者关注。本书的文字仍是他们三人在《晶报》上的专栏。编辑体例上延续前面已出版的《对照记@1963》《我们仨@1963》《三生三世@1963》,就同一个话题,每人一篇文,每篇1500字左右,分别谈个人体验。本书的话题变得更有新意、更具热点和公众关注度。作者不再讨论他们小时候的“孔子”“耶稣”“当兵”“看电影“等比较遥远的话题,而是着眼于我国当前最热门的文化旅行领域,将他们对景点、风俗、饮食、美酒、坐火车、乘飞机、购物、买票、住宿等等,与大家密切相关的话题——也正是读者群目前关注的。 三个人,三篇文,对比、对照、对流年。同样的中华文化,两岸三地又有什么细微的区别和相似呢?而20年前、10年前和现在,又有着怎样的变化呢?这种种的区别和相似,如何折射出社会变迁大背景下普通人物的命运呢?三位媒体作家,又是如何以敏锐非凡的眼光,从我们司空见惯的寻常事物中发掘出每件小事背后的文化意义呢?这本书,不仅娓娓道出内容,也启悟您从更多的角度体悟我们的文化和生活。
代前言 三个人的旅行史 愈来愈分不清的“离开”与“回到” 那只是旅行史前史 当生活变成一场旅行1.出走 和阳光有约而出走 然后,乖乖上楼,回去 悄悄地,我去了
代前言 三个人的旅行史 愈来愈分不清的“离开”与“回到” 那只是旅行史前史 当生活变成一场旅行1.出走 和阳光有约而出走 然后,乖乖上楼,回去 悄悄地,我去了桂林2.酒吧 有Art Tatum音乐的酒吧 曼谷异色 狄更斯酒吧里没有狄更斯3.空姐 她蹲在我的座位边…… 飞机上的英语冲突事件簿 我遇到的空姐心情不好4.迷路 一片走不出的迷宫空间 最惊险也最甜蜜的一次迷途 迷途中遇见卡萨诺瓦5.海滩 雪后纯白的海滩 一个炎热的下午,以及一头死猪 你要看见比海更远的地方6.酒店 红睡袍、骆驼烟、大酒店 梁文道总在骂我胡说八道 阿维尼翁郊外的黑狗7.机场 原来我如此不善等待 我与亲爱的德波顿先生 神秘的符号以及凌乱的旅程8.扒手 想象过这样的故事…… 这个扒手好幽默 衡水的拖拉机手和北京的扒手9.误点 最愉快的误点 登机门前的骂人接力赛 我的误点史10.乱流 从空中直往下坠 被神秘的手用力摇晃 酒客11.暴雨 治愈年少伤感的那场暴雨 等待的折磨 忘却:精心的,或惊心的12.民宿 日本式的温暖人情 洗浴时请记得戴口罩! 丽江的,西递的……13.博物馆 简直就像在电影里一样 我的博物馆游逛策略:鸟!兽!散! 去美因茨,和古登堡相遇14.游伴 从旅伴中救回来的旅程 有且只有一位理想游伴 苍天到底负了他15.你最想去的地方是哪里? 卢加诺、黑塞、阿格丽希 在雪地帐篷旁喝伏特加 苏格兰海边,那座荒凉的小岛16.旅行中,最让你震惊或怀念的食物 半夜的新港(Newport)港边 猫和虫 巴黎的海鲜和那不勒斯的披萨17.最奢侈的旅行 梦幻的沿岸航行 把私人飞机借给你,敢用吗? 在别人的日记里重回欧洲18.最贫穷的旅行 “啊,花掉了你两本书的版税!” 金三角之南,傍晚 告别了贫穷,也永别了青春19.旅行时你最喜欢带着哪几本书 带着薄薄的诗集上飞机 谢谢你,下次再读你 喊上张岱,叫上蒲松龄20.你的孩子想要一个人旅行,你会告诉他什么? 山和海都是你一个人的 能够把我也带上吗? 你的“旅行权”,我的“旅行观”21.旅行中最害怕遇到的事 车站里令人发抖的冷风 旅途上的电话铃声 受伤的不是藏书,是心情22.最不堪回首的旅行记忆 初冬最冷的那一天 流动的死亡与折腾 就这样告别拉萨23.旅行中遇到的最精彩的人 “保重,总统先生!” 刚强的媚态 “最可惜一片江山”24.最长的旅行与最短的旅行 难忘的毕尔包之旅 思忆宁静的澳门 潜伏多年的一场旅行25.你会环游世界吗 慢下来,才是旅行 环游世界与重出江湖 想起了和“世界”有关的事26.行程中的“赌” 关于两座赌城的印象 不再有你的份儿 一次不知输赢的“赌书”残局27.难忘的旅行照片 涵碧楼游泳池畔的父女合照 华山上,曾有我和你和她 相机里的虚虚实实28.旅途中的眼泪 女儿流着眼泪说:“耳朵好痛!” 她们曾在我面前哭得凄凉 这一次,我碰巧又流泪了29.旅途购物记 从此不在旅途中买书 旅途购物惨败史 跳蚤市场买的东西不仅仅是东西30.流浪经验 海滩边派出所门口的小灯 断舍离式的愈疗系旅行 和城里人谈谈流浪和盲流31.你最喜欢的旅行方式 条件对了,什么方式都好 躺在床上看电视 为了书的旅行32.消失了的风景 湖面小船上感受到的风景 啥都没有的境外旋涡 书店好,风景旧曾谙
◎30个瞬间,私人故事串起大众话题;50年心路,对照两岸三地沧桑变化。 ◎从乡下泥土路、从湾仔码头、从台北,他们各自出发,走向全世界的各个角落。 ◎50年殊途同归,曾经认为永无可能见面的人,陆续相会了;曾经认为永无可能前往的地方,陆续去过了。 两岸三地开放后,彼此交流已密不可分。但同为中国人,因文化历史、成长环境、教育背景的不同,在思想观念或生活行为上又有什么异同? 台湾杨照、香港马家辉、大陆胡洪侠这三位1963年出生的文化人,在两岸三地的文坛上叱咤风云却惺惺相惜,他们以各自丰富的学养、宽广的视野、流畅的书写,行云流水般写出各自的人文之旅。 三位作者,成长于三种不同的环境中,他们行走的年代、旅伴、心情迥异,对同一话题(如“出走”“艳遇”“酒吧”“迷路”“空姐”“误机”“民宿”“奢侈”“贫穷”“害怕”“不堪回首”“眼泪”“流浪”“购物”等等),自然给出完全不同的人生体验。 对读者来说,不仅有趣味横生的阅读经验,还可透过他们人生之旅的“对照”,感受他们终于在“知天命”之年,走到一起,坐在一起,且情谊融融、心意相通,更令人心生感慨。
30个瞬间,私人故事串起大众话题; 50年心路,对照两岸三地沧桑变化。 从乡下泥土路、从湾仔码头、从台北,他们各自出发,走向全世界的各个角落。 50年殊途同归,曾经认为永无可能见面的人,陆续相会了;曾经认为永无可能前往的地方,陆续去过了。 两岸三地开放后,彼此交流已密不可分。但同为中国人,因文化历史、成长环境、教育背景的不同,在思想观念或生活行为上又有什么异同?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三人行@1963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807696384 如需购买下载《三人行@1963》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4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17 × 24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456 | 印数 | 8000 |
三人行@1963是北京时代华文书局于2014.6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67.1 的主题关于 随笔-作品集-中国-当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