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艺的政治

影艺的政治

汪朝光, 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30.0

书籍简介:

电影诞生的第二年就来到了中国,在不长的时间里 ,中国电影便建立了与世界电影产业基本同步的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并在世界电影中占据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回顾民国电影的发展历程及其利弊得失,不仅为电影史学术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对当今电影产业的发展与技术艺术的进步亦不无借鉴与启示意义。本书以此为出发点,对民国时期电影研究的学术史作梳理,并重点对民国电影控制与导向、电影市场做了深入的剖析,堪称我国电影史研究的开创之作。

作者介绍:

汪朝光,1958年出生,先后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复旦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自1984年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现为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上海大学历史系特聘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华民国史,尤着力于民国政治史和民国电影史的研究。著有《中华民国史》第4、11卷(中华书局2011年版),《中国近代通史》第6、10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1945-1949:国共政争与中国命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等学术著作,并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电影艺术》等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近百篇。

书籍目录:

民国电影检查之滥觞

——北京政府时期电影检查的酝酿实行

国民政府统一电影检查制度的建立

——教育部、内政部电影检查委员会

电影检查制度的地方实践

——上海市电影检查委员会

美国电影在华境遇的改变

——“不怕死”事件的前后经纬

“革命”语境下的地方电影检查

——以汉口法租界电影检查为例

地方边陲的电影检查

——哈尔滨电影检查

电影检查权的转移

——中央电影检查委员会的建立

电影检查制度的延续与调整

民国电影检查之滥觞

——北京政府时期电影检查的酝酿实行

国民政府统一电影检查制度的建立

——教育部、内政部电影检查委员会

电影检查制度的地方实践

——上海市电影检查委员会

美国电影在华境遇的改变

——“不怕死”事件的前后经纬

“革命”语境下的地方电影检查

——以汉口法租界电影检查为例

地方边陲的电影检查

——哈尔滨电影检查

电影检查权的转移

——中央电影检查委员会的建立

电影检查制度的延续与调整

——抗战时期大后方的电影检查

“新”旧杂陈

——抗战时期沦陷区的电影检查

电影检查体制的复归与消亡

——战后的电影检查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电影作为艺术形式,给观众带来了欣赏的愉悦和无限的欢乐,而又因其表现方式的直观性、形象性、真实性、丰富性,使其对观众有广泛、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力,从而引发对这种影响力的正面或负面的效应评判,乃至最终产生对电影进行不同形式检查的制度实践。本书研究的主题,正是电影检查制度在民国时期的发展历程。与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相对应,电影检查也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其产生背景和表现形式与其他电影大国相比,有同有异,而其最具“特色”的方面,是对电影道德题材表现的关注、对武侠神怪影片的严厉查禁以及对外国“辱华”影片的高度敏感,这些都是与中国的文化传统、社会现实和近代以来的特殊环境密切相关的,值得我们去研究和讨论。

编辑推荐:



  电影作为艺术形式,给观众带来了欣赏的愉悦和无限的欢乐,而又因其表现方式的直观性、形象性、真实性、丰富性,使其对观众有广泛、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力,从而引发对这种影响力的正面或负面的效应评判,乃至最终产生对电影进行不同形式检查的制度实践。本书研究的主题,正是电影检查制度在民国时期的发展历程。与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相对应,电影检查也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其产生背景和表现形式与其他电影大国相比,有同有异,而其最具“特色”的方面,是对电影道德题材表现的关注、对武侠神怪影片的严厉查禁以及对外国“辱华”影片的高度敏感,这些都是与中国的文化传统、社会现实和近代以来的特殊环境密切相关的,值得我们去研究和讨论。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影艺的政治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中华史学丛刊
9787300178356
如需购买下载《影艺的政治》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3 × 1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影艺的政治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13.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J909.2 的主题关于 电影影片-检查-制度-研究-中国-民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