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的政治逻辑

民国的政治逻辑

邓野,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58.0

书籍简介:

本书共收入论文24篇,包括试论五四后期陈独秀世界观的转变、五四时期的工读互助主义及其实践、巴黎和会中国拒约问题研究、一九四四年至一九四六年间国共力量的“平衡”与政争、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研究、东北问题与四平决战、联合政府的谈判与抗战末期的中国政治、论国共重庆谈判的政治性质、蒋介石关于“中国之命运”的命题与国共的两个口号、阎锡山对红军东征的拦截及其多方政治周旋等。这些论文基本发表在或即将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权威核心刊物。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言:自踏入中华民国史这一学术研究领域,至少在主观上始终按照学术的本质从事治学,从不随地而异,因此笔者的作品大都具有原创意义。

书籍目录:

第一辑

五四时期的工读互助主义及其实践

巴黎和会中国拒约问题研究

援鄂战争之史的考察

第二辑

阎锡山对红军东征的拦截及其多方政治周旋

皖南事变之后国共两党的政治较量

《日苏中立条约》在中国的争议及其政治延伸

日苏关系与国共的战略利益——l943年蒋介石制裁中共的策划与取消

蒋介石对方先觉投敌案的裁决

蒋介石关于“中国之命运”的命题与国共的两个口号

第三辑

联合政府的谈判与抗战末期的中国政治

论国共重庆谈判的政治性质

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研究

东北问题与四平决战

南京谈判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终结 1944——1946年间国共力量的“平衡”与政争

第四辑

试论“五四”后期陈独秀世界观的转变

论抗战初期的陈独秀

从《顾维钧回忆录》看顾氏其人

傅作义政治转型过程中的双重性

第五辑

王揖唐的“社会主义”演说和“问题与主义”论战的缘起

向蒋介石铸献九鼎的流产与非议

《毛泽东选集》所收《学习和时局》一文时间与史实的出入

旧金山会议中国代表团组成问题

评《中国现代思想史论》

内容摘要:

政治的着眼点往往不在问题本身,而在问题的联系,尤其着眼于结果。也就是说,政治上采取哪种表述方式,很大程度上直接根据政治的需要,而不是就事论事。因而,相当典型地表现为这样一个问题:科学从属于政治。同时,由于政治又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因此,相关的政治表述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地而异”。
  但是,科学则不同,就性质而论,科学只能着眼于问题本身,只能就事论事,无须顾及其他,也不能从属于其他。一句话,科学是不能随地而异的。
  这里所说的科学,具体指学术。政治与学术,分属两种不同的类别和范畴,因此,两者在性质上都具有各自的独立性。既然性质不同,那么,在一定的条件下,在某个具体的问题上,有的时候两者肯定不能统一。

编辑推荐:

关于民国政治的逻辑,作者解释道: “民国政治的基本特征在于,政治与武力高度统一,政党作为政治集团的同时,又是一个武装集团,武力是政治的出发点和最终依据。这一点构成了民国政治的基本逻辑。”
  围绕“中国之命运”这道命题,中国产生了两个口号:其一,没有国民党就没有中国;其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两个口号的提出,意味着国共在继续保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同时,又进一步澄清了彼此之间的阶级关系。
  国共两党尚未经过战场上的决定性较量,却在政治协商会议上达成了变更国家政体并改组政府的协议,从这个意义上讲,和平革命并不符合武力决定国家权力的民国政治的逻辑。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所爆发出的强烈的不满情绪,从根本上讲,正是民国政治逻辑的反弹与回归。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民国的政治逻辑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9718087
如需购买下载《民国的政治逻辑》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5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3 × 1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民国的政治逻辑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10.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693 的主题关于 政治-研究-中国-民国 的书籍。